11/30/2011

有雁來鴻

DSCN0095
上個月赴宜蘭賞鳥,一路從南邊的五十二甲溼地、蘭陽溪口、新南美福到北邊的下埔溼地。回程的時候,決定捨雪隧而改走濱海公路。都來到這裡了,怎能不順道去探探久違的田寮洋?繞遠路的好處,是可以與意料外的鳥相遇。此刻的田寮洋谷地裡,正好來了三隻稀有的過境鳥—鴻雁呢!
IMG_0340
在去年於荷蘭鄉間與灰雁相遇後,許久不曾與這類大鳥碰面了。而鴻雁,是我們第一次在台灣見到的大型雁鴨科鳥類。
IMG_0348
這兩大一小的鴻雁,不知是不是一家人?我們沿著田間小徑走進田寮洋耕作區的時候,牠們正在休息。
IMG_0381
IMG_0386
不甚怕人的牠們,大方地讓我們觀察。離開美國後,好久沒這麼靠近野生大鳥了。
IMG_0399
冬季休耕放了水的稻田,映照著鴻雁美麗的倒影。
IMG_0431
等到我們繞了一圈回來,三隻鴻雁已經起身開始進食。
IMG_0421
沒被採收的稻穗,成了旅途上的美食。
IMG_0463
在一年兩度的漫漫遷徙過程中,還好有同類相伴。
IMG_0480
不知牠們對台灣米的評價如何?
IMG_0450
看牠們的模樣,應該還合口味吧!
IMG_0401
在台灣,賞鳥不算是大眾活動。但每當有稀有鳥種降臨的時候,還是會引起拍鳥客的追逐。在幸運與牠們相遇後一週,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為了捕捉牠們飛翔的畫面,而有趕鳥的惡劣行徑。更何況有消息指出,這三隻鳥的健康狀況不佳,被台灣人如此對待,實在讓人氣憤不已。一個月過去了,不知牠們下落如何?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野鳥與鐵鳥

標籤:

11/28/2011

Once in a Blue Moon—台灣山毛櫸之秋

IMG_0038
位於南國的亞熱帶島嶼上,要體驗金黃秋之饗宴,只有上山一途。其中,最難得一見的是台灣特有種—台灣山毛櫸的秋色。說這樣的景色千載難逢也不為過,因為台灣山毛櫸只位於海拔二千公尺左右的北台灣深山之中,每年變色只在十一月初短短的幾個星期之間。路途太過遙遠和天氣因素,都影響人們親臨台灣山毛櫸秋宴的機會。其中稍微容易一點的行程,是太平山翠峰湖畔的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短短的3.8公里路程,高低起伏不大,就能讓人進入秋之台灣山毛櫸的夢幻場景。
IMG_0058
即使如此,要一切條件都配合,才有可能見到最美的秋色。台灣山毛櫸所在的迎風坡非常容易起霧,讓陽光下的金色山坡出現機率大幅降低,早上十點以後更是難。從台北出發,最快也得花上三小時車程才會抵達步道頭。所以,最好是先訂到翠峰山莊或太平山莊,在山上度過一夜後,趕在起霧前直奔台灣山毛櫸所在的小山頭。問題是,翠峰山莊或太平山莊的訂房也很困難,週間開放二個月前訂房,週末則是一個月前,而且都是以秒殺的方式被搶訂一空啊!
IMG_0055
十一月初,JY和我還是沒搶到翠峰山莊,氣候也不佳,但我們還是上了山,索性來個霧裡看葉吧!這個已經不算秘境的國家步道,在我們八月來的時候幾乎渺無人煙。十一月,則是熱鬧如菜市場,大家全都為了這秋之饗宴而來。
IMG_0043
我們清晨六點半從台北出發,九點半來到步道頭,開始走時頂上還見得到藍天。等到來到可眺望山毛櫸稜線的最後一里路時,雲霧準時而起,再度將這珍寶般的景色漸漸藏了起來。
IMG_0063
步道沿著稜線而築,而山毛櫸全都長在迎風坡的懸崖上,要欣賞山毛櫸的顏色大多是往下望。當山頭被雲霧籠罩,難度就升高了。
IMG_0070
跟楓葉或橡樹葉不同,台灣山毛櫸的葉子不以葉形取勝。雖然今年是霧裡賞秋葉,能親臨台灣山林的秋宴還是讓人滿心感動。
IMG_0026
除了台灣山毛櫸外,一路上也有不少楓紅。
IMG_0080
在這樣一個雲霧飄渺的天裡,它們為黑白的山林帶來些許彩度。
IMG_0084
南國之秋,自有一股韻味。
IMG_0122
回到太平山莊一帶,昔日林場的鐵道遺跡,讓這秋色多了點人文氣息。

今年秋天溫度降幅不大,氣候又不穩定,讓這一期一會的台灣山毛櫸秋色若隱若現的,更增添它的神秘魅力。在此先跟她訂下明年的約定,期待她下回可向我們敞開懷抱哩!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也有Baklava!

標籤:

11/25/2011

Bellini or Spritz

DSCN8659
在唸博士班的時候,當有postdoc候選人來實驗室應徵工作的時候,老闆往往會要我們帶應徵者外出用午餐。有一次,我們選了一家在Main Street上的中餐館。來自台灣的我和實驗室中來自中國的postdoc和助理,很自然地幫大家點起菜來。老闆的秘書跟著來吃飯,卻堅持要自己點一份那種迎合美國人口味的套餐,因為她只敢吃自己熟悉的食物。讓我不禁好奇,是因為成長於海島之上,讓台灣人大多勇於嚐鮮,也常將觸角往外延伸,樂於探索世界嗎?而在我認識的美國中西部人當中,沒到過加州的大有人在,更別說出國了。這是因為生活於幅員廣闊的北美大陸,讓他們覺得認識自己的國家就夠了而日趨保守嗎?

而我,越來越喜歡從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各元素組合而成的旅行方式。除了看看異國特殊的風景外,往往還會安排在當地聽場音樂會,買瓶香水來留住異地的氣味,而品嚐當地特產也是旅行的方式之一。在威尼斯地區,則有兩種深具特色的調酒Bellini和Spritz。會知道Bellini,其實還是在美國的時候。那時,JY和我很喜歡去一家連鎖義大利餐廳「橄欖花園」。每次去,都會點一杯Bellini冰茶,也就是有桃子味的茶飲。而Bellini的故鄉,就在威尼斯。在水都,Bellini是以義大利北方盛行的氣泡白酒Prosecco 為底,再以桃子泥調味而成。而Spritz,也是以Prosecco 為底,再佐以Aperol苦酒,最後以橄欖或柳橙點綴。這兩款調酒,都很適合在潟湖區的炎炎夏日享用。我們在彩色島Burano用中餐的時候,就一人點了一杯來嚐鮮。照片右邊的是Bellini,左邊則是Spritz。酸酸甜甜的,果真是清涼消暑。問我偏好哪一款,我還是會選Bellini。不管如何,它們從此成了我記憶中的威尼斯滋味。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彩色小島—Burano

標籤:

11/24/2011

台北也有Baklava!

IMG_0543
回台灣後,有天在旅遊頻道上看到源自於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和西南亞地區的甜點Baklava(果仁蜜餅)的介紹,突然發覺已經有好久沒吃到這種可口的點心了。

印象中第一次認識Baklava,忘了是JY實驗室來自印度還是伊拉克的助理帶了一盒來請大家吃。酥皮、核桃加上糖漿交織出甜蜜又富層次的口感,讓我從此愛上了這味甜點。之後每次去中東或希臘餐廳,飯後一定要點它來嚐嚐。那天的電視節目,喚醒了藏在深處的味覺記憶,讓我決定上網搜尋台北是否有賣Baklava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在仁愛路附近的希臘餐廳,打電話過去問卻發現餐廳已歇業。這段日子以來,只好繼續在腦中流口水,期待他日再相逢。
IMG_0535
終於,兩週前在一次公館漫步的時候,在溫州街裡誤打誤撞發現了一家中東餐廳—沙巴巴。心中抱著一線希望湊上前去研究菜單,有賣Baklava耶!因為如此,JY與我決定入內用晚餐,餐後當然是點了Baklava來滿足我想念已久的味覺記憶。除了酥皮稍微潮了點外,沙巴巴賣的Baklava還蠻像記憶中的滋味。這家餐廳,賣的熱茶還裝在小茶壺裡送上桌,努力營造中東風情。

我稱不上美食愛好者,旅行的時候也不會特別找旅遊書推薦的餐廳去朝聖。但各地的特色甜點,讓我的旅程多了一抹不同的色彩。也因為Baklava喚起的記憶,讓我好奇在遠方、當年介紹我認識這味甜點的印度與伊拉克朋友是否別來無恙?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獅身人面的考驗

標籤:

11/23/2011

彩色小島—Burano

IMG_0119
天無三日晴的台北冬季,讓人不禁懷念起地中海的陽光來。
DSCN8680
在威尼斯所在的潟湖中,撒落著星羅棋布的小島。我們在一個高溫三十多度的豔陽夏日午後,踏上了其中一座小島—Burano。
IMG_0118
Burano位於潟湖北方,從威尼斯本島北側的Fondamente Nuove碼頭可搭渡輪前往。
IMG_0123
過去,這是一座以蕾絲編織聞名的小島;現在,大部分了旅人都是為了欣賞她繽紛的漁村建築而來。
IMG_0135
漫步島上,水道旁盡是色彩鮮豔的兩或三層樓房舍。用色大膽灑脫,卻又出乎意料地和諧。
IMG_0144
一棟房子用兩種顏色的也有。
IMG_0117
而相鄰的房舍,絕不會重複用色。
DSCN8684
像是童書裡的插畫活生生出現在眼前。
IMG_0132
但這是一座活生生的村子,門簾後面傳來週日午後的足球轉播聲。
DSCN8666
陽光炙熱,鮮豔的色彩溢滿視網膜。
DSCN8667
要是把台北灰暗醜陋的老公寓也漆上這些顏色,會不會讓這座城市可愛一點?
DSCN8665
我想,Burano是天使忘了帶走顏料的小島吧!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鳥瞰威尼斯

標籤:

11/21/2011

鳥瞰威尼斯

IMG_0002
位於亞得里亞海上的威尼斯,由大大小小的島組成像是兩隻交握的手。在其間行走很有趣味,在那之前,先登高辨識方位吧!

一大早,趁著排隊人潮不多,先登上聖馬可廣場的鐘塔望遠。不知是不是因為威尼斯遊客太多,我們在這裡登上的兩座塔都設有電梯來抒解人潮。現代化的設備,不一會就將我們送上高98.5公尺的塔頂。
IMG_0007
站在塔頂往西望,底下的矩形空間,就是傳說中的聖馬可廣場。
IMG_0010
矩陣般的露天咖啡座椅,此刻尚未被遊客填滿。
IMG_0040
不同家的顏色不同,涇渭分明。
IMG_0025
往東望,則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和總督府。
DSCN8758
始建於11世紀的聖馬可大教堂與我們之前探訪過的教堂很不一樣,那五顆洋蔥頭狀的圓頂,讓它多了點東方的氣息。
IMG_0003
往北望,是建於15世紀末的Torre dell’Orologio。在它的上方有一隻有翼的獅子。由於威尼斯共和國的守護聖徒為聖馬可,而聖馬可的代表是翼獅,因此牠成為威尼斯共和國的標誌。在翼獅的前腳下開著一本書,刻著拉丁文”Pax tibi, Marce, Evangelista meus.”,意為” Peace be upon you, O Mark, my Evangelist.”
IMG_0006
在Torre dell’Orologio上還有一座精美的天文鐘。
IMG_0013
往南望,是位於Dorsoduro區、建於1630年的巴洛克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和其前方的海關Dogana di Mare。
DSCN8737
從鐘塔上往南望,還有San Giorgio Maggiore島和其上的教堂。當威尼斯又開始新的一天,大運河上往來船隻頻繁。
IMG_0011
往西北望,可見連接威尼斯與義大利本土的海上鐵路。我們就是坐著歐洲之星從那裡進入威尼斯。
IMG_0012
搭著豪華郵輪探訪威尼斯也可以,但不會是JY與我喜歡的旅行方式。
DSCN8743
寸土寸金的威尼斯,蓋滿了密密麻麻的房子。與義大利大部分城市一樣,它們也是棕色系的。
IMG_0036
威尼斯的居民要享有個人空間,只有往上發展。上到鐘塔頂,才會發現這些屋頂露台。
IMG_0032
往更北的地方望過去,則是我們也會踏上足跡的彩色離島Burano。島上的鐘塔呈現令人擔心的歪斜角度。義大利,還真是斜塔的故鄉啊!

逢塔必爬的我們在威尼斯上了兩座塔,就以這座當作第一部曲吧!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聖馬可廣場的晨與晚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