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25

陽明山「後山」初探—富士坪古道(下)

IMG_0109 抵達草原前一路都走在林下的富士坪古道,可以一路欣賞植物。 IMG_0002 春天雖不是山菊的花季,我還是很喜歡它頗為有型的葉子。 IMG_0003 上到稜線後,發現一棵墨點櫻桃正在開花。 IMG_0017 IMG_0015 白新木薑子有毛的芽真是美。 

 IMG_0039 

石棚土地公與第一草原間的陡坡是蕨類與苔蘚的天下。有土馬騌、 IMG_0144 以及在石上長成一小球的白髮蘚。 IMG_0145 

而葉形很有氣質、

 IMG_0152 

很具姿態的蕨類總是讓我找到藉口停下腳步。

 IMG_0132 

不知為何,這裡的雙扇蕨新葉是金黃色的。

 IMG_0126 IMG_0137 「中分頭」的模樣很可愛。 IMG_0046 大尖池畔有新綠的桑葉麻。 IMG_0048 此刻正是大屯杜鵑的花季。 IMG_0099 懸鉤子的花在灌木叢很醒目。 IMG_0123 通泉草從平地到山上都有它們的蹤影。 IMG_0104 這回新認識的野花,是桃紅色的瓜子金。 IMG_0115 

對我來說,春天一定要賞的野花之一是小蝴蝶般的台北菫菜。 IMG_0035 這天山徑上的鱗翅目,都是白色系。有白毒蛾屬、 IMG_0009 與白尺蛾屬出沒。以認識花草蟲獸來迎接春天,真好。下次,去附近的另一片草原鹿堀坪探探吧!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陽明山「後山」初探—富士坪古道(上)"

標籤:

4/28/2025

陽明山「後山」初探—富士坪古道(上)

IMG_0054 對於生長於亞熱帶島嶼的我來說,從小就對難得見到的草原景觀充滿興趣。在北台灣要與草原相會,不是去擎天崗,就是去東北角的桃源谷。而在擎天崗東邊往萬里、可說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的方向,還有兩處早年有人放牧的草原地形可以一探,其中之一就是富士坪。 IMG_2105 

要前往富士坪,得從萬溪右線產業道路直上,過了風櫃嘴後接北28鄉道再行6.5公里,古道登山口就位於已廢校的大坪國小溪底分校旁。一開始沒注意,傻傻地沿著水泥農路往上。聽到狗吠聲不斷,農夫阿伯才提醒我們已錯過登山口了。重回登山口後,一路沿著山勢陡上,有些路段還有繩索輔助。一直要爬上稜線後,山徑才趨於平緩。 IMG_2106 這一帶也許因為開墾歷史,有不少交錯的山徑。但這天的目標是富士坪草原,方向明確。走了1.5公里後,抵達石棚土地公。山裡有如此簡單純樸的土地公廟,再次提醒這裡過去是先民往來的古道。 IMG_0027 過了石棚土地公後,步道沿著瑪鋉溪上游上行而再度陡峭起來。走得氣喘吁吁的我,注意到腳前石縫有條十分迷你的蛇尾巴,趕緊叫已經走在前方的JY回來觀察。小心翼翼翻開石頭,果然是條蛇!拍下牠上網查,才發現中大獎了,這可是臺灣特有種且瀕危的金絲蛇。屬於黃頷蛇科/游蛇科的牠,是森林底棲的無毒小型蛇。看起來活動力有點弱的牠,希望可以好好活下去啊! IMG_2107 在陰暗的陡坡走了0.6公里後,視線終於逐漸開朗,抵達富士坪第一草原了。 IMG_0045a 雖然號稱「草原」,不知是不是因為放牧的牛少了,矮草原漸漸被灌木叢取代,與網路見到的照片景觀大不同。第一草原的地標大尖池,看起來也更具規模。而背景的大山,是傳說中海拔911公尺的磺嘴山。久聞磺嘴山大名,不過那是生態保護區,得申請才得以進入。 IMG_0053 第一草原上也有不少岔路,國家公園設立的木頭路牌與四周景物,讓我有在英國健行的錯覺。 IMG_2116 神奇的是,明明是春假長週末,這天的富士坪沒有其他健行客,山景由我倆獨享。 IMG_0055 覺得這裡的草原實在範圍太小,那就繼續往第二草原探索過去。 IMG_0056 才剛進入連接兩處的山徑,走在前方的JY就大叫一聲往後退了好幾步。我以為有毒蛇猛獸出現,定睛一看才發現他指著步道說有隻公山羌屍體。 IMG_0062 這天一路山羌如狗吠的叫聲相隨,顯示這裡有牠們的族群出沒。這隻山羌不知被誰攻擊,左側臀部有傷口。不過應該才死不久,還未發出屍臭味,只吸引一大群蒼蠅附著而已。 IMG_0074 快步繞過山羌屍體,繼續沿著山勢上爬。0.6公里後,抵達第二草原。 IMG_0070 第二草原比第一草原更小了,但是個有展望的小山頭。可以俯瞰北海岸的野柳岬、 IMG_0072 以及基隆嶼。這天空氣不好有霧霾,只能霧裡看花。 IMG_0078 吃了行動糧後,再走0.3K公里就會來到第三草原。 IMG_2125 第三草原範圍依舊不大,呈現長條狀。 IMG_2129 爬上高處,回頭看之前從它肩部經過、海拔838公尺的大尖山。可以明顯看到迎、背風面的植被大不同。草原地形容易迷路,尤其是起霧時,三座草原國家公園都有在地上設置防迷地線。 IMG_0079 不用申請就可探索的區域到此為止,再看一眼很有大山氣勢的磺嘴山就回頭下山。下一篇,就來看看沿途的花草吧!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冷水坑初夏"

標籤:

4/25/2025

春季木棉鳥類食堂

IMG_0090 每年四月,是木棉花開的季節。在台北被當成行道樹的它,春天也成了眾鳥兒的食物來源。 IMG_0008 聽說社子國小往淡水河岸的天橋恰可以視線平齊的角度賞鳥,特地在花季前往一探。果然,抵達的時候有一樹的鳥兒,天橋上也聚了一群拍鳥人。成為鳥類食堂的木棉,本土種食客有Taiwan Barbet、

 IMG_0299 

與Swinhoe's White-eye。 IMG_0024 也有日久他鄉是故鄉的外來種鳥類Black-collared Starling、 IMG_0003 與Chestnut-tailed Starling。

 IMG_0270 IMG_0044 而我的目標,是不普遍的冬候鳥White-shouldered Starling。 IMG_0124 IMG_0132 在混群食客中,有隻孤家寡人的母鳥在花間穿梭。 IMG_0179 

雖然我不是特別喜歡椋鳥類的鳥,會在台灣出沒的鳥種還是希望能看到。 IMG_0218 IMG_0234 牠的體型比Chestnut-tailed Starling大一些,且有更為醒目的「白肩」。 IMG_0125 在台北的木棉樹找了牠三年,總算滿足心願。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隧道裡的生命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