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Valley of the Wolves
一直以來都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為何而寫部落格?如果以紀錄的角度來看,私人日記大可不必公開。如果為了讓遠方的親友知道我的近況,我們早已回到台灣。如果為了找靈魂伴侶,我也已經有JY了。如果為了賺錢,我的部落格從沒沾染過商業色彩,況且我另有正職。這個問題,在昨夜有了答案。
在家裡裝了有線數位電視後,最常看的節目除了美國影集外,就是國家地理頻道的高畫質節目了。而昨晚,看到了一個讓JY與我激動不已的生態節目—In the Valley of the Wolves,一個紀錄黃石公園Lamar Valley中狼群興衰的影片。在北美的廣闊大地中,灰狼原位於食物鏈的頂端,幾可號稱草原之王。但隨著移民的進入,狼群逐漸被消滅殆盡,成了瀕臨絕種的動物,連全美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也找不到一匹狼。 直到1995年,美國政府從加拿大取得幾對灰狼,將牠們重新引進黃石地區,期待能重建黃石的灰狼族群。而其中被野放在Druid Peak一帶的狼群,就是本節目的主角。幾年繁衍下來,Druid族日漸強大,成了Lamar Valley的一方之霸。牠們的勢力範圍,也成了其他狼族覬覦的對象。昨晚的節目,紀錄了Druid族在2004年因為領頭的母狼被對手攻擊致死,領頭的公狼也老死,而被Slough Creek族入侵領地,導致Druid族只剩四隻逃往他處。之後幾經更迭,Slough Creek族也被他族攻擊,再加上小狼染病致死而勢力大減,讓Druid族再度奪回既有領地的故事。
影片中的畫面和地名,不斷挑動著我的記憶。JY與我,不就是在2008年五月底的畢業旅行中,來到這裡見到這些狼嗎?當時的我還寫下了Slough Creek尋狼健行記一文呢!我們連上黃石國家公園的網站,發現園方每年都持續追蹤紀錄這些狼的活動,並做成報告放在網頁上供人下載。找到2008年的報告,裡面的一段文字讓我們激動不已:
After using a different site in 2007, the Slough Creek pack returned to their 2005 and 2006 den site. This site, on an open slope west of Slough Creek, is highly visible to visitors and wolves were seen in the area almost dail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season. Two pups were first seen in late May coming out of their natal den, but soon one of those pups disappeared. The adults and one surviving pup were seen almost daily in the den area through mid- July.
而我當年的紀錄是:
這回,距離真的太遙遠了,我的400 mm鏡頭只能拍出狼窩的位置,就是照片中那兩棵白色的枯樹下。從老伯的單筒,我們可以看見好幾隻毛色偏黑的狼正在搖尾巴。如果你有機會來到Slough Creek的泥巴路口,往西望,小溪對岸的草坡上尋找這兩棵白色aspen樹,就會發現狼的祕密基地囉!在這麼風光優美的地方建立巢穴,真會挑地方。
原來,我們在2008年就是看到了Slough Creek族和牠們的巢位哩!所以,部落格就像是外接硬碟,幫我儲存生活與旅行的記憶。我部落格文章與「狼之谷」影片的呼應,在如今灰色無比的生活中提醒著我,曾經,曾經有那麼一段日子,我們也在那無垠的天空下,與草原中的王者共存大山大水之境。那段畫面,不再遙遠或事不關己,而是屬於自己經歷過的體驗。為了這偶爾的激動,就算發文頻率降低,還是會努力繼續下去吧!
生活隨想上一篇“最愛的季節“
標籤: 生活隨想
5 Comments:
帶有豐富感情的自然知識,和人文關懷,這是我最愛妳這裡的原因(還有很美的照片)!!
希望妳不會停下來。
赞!:D
驀然回首,初衷依然。
為自己留下記錄,有知音更好。
一切回歸原點,就無羈絆了。
真為你開心。
是啊
莫忘初衷
To Ming,
很高興你喜歡!我會繼續努力。
To Marooned_SMJ,
這機緣很讓人興奮吧!
To Treeamy,
哈,有知音真的會更好!
To 阿芳,
應該沒忘啦~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