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台北
不知是不是因為快要到回台三週年紀念的關係,最近似乎很熱衷一些事的整理與回顧。這回,要看看三年下來在台北欣賞了哪些展覽。
台北主要的藝術展場,是北美館、故宮和史博館。三年來,除了米勒的畫展人太多擠不進去而向隅外,在這三個場地欣賞了十場的藝術饗宴。初期,我都會買一本導覽手冊紀念。後來因為喜歡的畫往往沒收錄在導覽手冊中,而改買印刷更精美的厚重特集。也因為這些手冊與特集,讓我記得在頭一年看了畢沙羅和法國龐畢度中心特展;第二年賞了梵谷、費城美術館、高更和古希臘雕塑展;今年則去了夏卡爾、莫內、慕夏和畢卡索特展。這實在是台北居的好處,不用出國就可以親臨大師作品。
在台北看展實在有滿肚子的感想。就場地而言,我們最喜歡北美館。挑高的大空間,看起展來很舒服。最差的,是史博館。地方小、動線安排不良,最近這個畢卡索特展尤其悽慘。有語音解說的畫排在一起,或是放在視聽室的出入口,人群不斷從你和畫中間穿梭,打擾了賞畫者的心情。即使我不是學藝術的,都知道這樣的設計不夠專業。另外,就是觀眾素質有待加強。許多人往往從你與畫中間走過,或是直接站在你的前面,完全不在乎旁人正在賞畫。每次去看畫展,都得與這樣的壞心情奮戰。
還好,站在大師作品前所得到的感動,可起驅散不良情緒。一次次與這些畫作近距離接觸,才會發現自己喜歡的作品早已脫離印象派那種美美、強調空氣感的時期了。而每一次的畫展,我都會跟自己玩一個小遊戲,就是這次畫展中最愛的畫是哪一幅。畢卡所這幅畫自己小孩玩卡車的作品,就是前幾名呢!
三年下來也學到了一個小秘訣,那就是不想人擠人的話,就在開展頭幾天去吧!而下一個畫展,會是哪個美術館來的呢?
藝文手札上一篇“捷運閱讀時光“
標籤: 藝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