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0

台北的貓披薩—Alleycat’s

DSCN4405
最近迷上吃窯烤披薩,趁著去華山參加愛在非洲園遊會,順道拜訪了園區中的貓披薩—Alleycat’s。
DSCN4394
台灣越來越多老空間演化出來的文化藝術園區。門口滿是綠意的Alleycat’s,就是酒場空間再利用。
DSCN4386
第一次注意到它,對於愛貓的我來說,當然是因為它的黑貓招牌。發現它也賣窯烤披薩後,就決定進去嚐嚐了。不愧是酒場改建的餐廳,大廳不僅挑高,還可以直接見到它的木製屋頂和橫樑。
DSCN4387
最欣賞的,是日式老建築特有的大片拱形窗戶。
DSCN4388
不知是不是為了對披薩原產國致意,大廳的一面繪上了梵諦岡西斯丁教堂內米開朗基羅最有名的壁畫。
DSCN4389
壁畫旁的紅磚窯。
DSCN4381
我們的座位,在大廳的後面。
DSCN4359
一旁還有架高的夾層,不知是不是當作表演舞台之用?
DSCN4384
高架區也有我愛的拱窗。
DSCN4354
牆壁上和國外的餐廳或咖啡店一樣,放上了藝術家的畫作。仔細一看,這些畫還真provocative。
DSCN4356
我們的高腳座位。這裡感覺很適合下班後與好友小酌同樂。
DSCN4369
今天的重點,後來發現不是披薩。因為這裡的披薩比起天母的那兩家,貴了兩倍不說,還比較油膩。真正讓人回味再三的,是這家店叫Alleycat’s是真的有貓,而且還有四隻。找了半天,只看到躲在角落睡覺的小黑貓,和這隻由年輕店員抱給我們玩的小橘子。
DSCN4373
非常友善的一隻小貓,抱上JY大腿後,就賴著不走了,還發出享受的呼嚕嚕聲音呢!好想把牠拐回家喔!
DSCN4401
一年半前第一次來華山時,對於這座樓梯後的建築很好奇。這回,總算見到廬山真面目了。下次實驗室要迎新或是送舊,可以考慮來此哩!

旅途上的貓上一篇“真會挑地方!

標籤:

5/28/2010

冬遊芝加哥

11
最近在認真安排下個月的旅行,而那個水道縱橫的國度,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芝加哥。其實連結真的只有一點點啦,只在於那條流經芝加哥市區的芝加哥河。
4
在離開安亞伯前,我們最”常”拜訪的大城是距我們住的大學城約四個小時車程的芝加哥。雖然說”常”拜訪,JY四次,我也只不過兩次而已。當需要大城脈動刺激,想逛美術館(Art Institute真是讚啊!)的心蠢蠢欲動之時,即使美國人都說芝加哥不適合冬天拜訪,我們還是會在冷風颼颼、學校放春假(二月底)的時候殺過去。
1
如果對現代建築有興趣的人,芝加哥應該會是個絕佳的探訪地點。被十九世紀末一場大火燒得乾乾淨淨的芝加哥城,是當時建築師大展身手的舞台。城裡除了上圖那座白色水塔是古蹟之外,其餘都是各種造型標新立異的新式大樓。每次看到這兩座長得像玉米的大樓,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想說那些車子會不會像玉米粒般掉下來啊?
7
因為每次來芝加哥的時候都是暮冬,陰沈的天氣讓芝加哥河畔的這些大樓帶給我好大的壓迫感。
3
5
夜晚的氣氛好一點,河畔建築還打上美美的燈。但在風城晚間散步,感覺好冷。
10
這條穿越城中的芝加哥河很有意思,原本它的流向是往東注入密西根湖。但19世紀工業興起,芝加哥市人口的密度也越來越高,所有的城市廢水直接排入河中的結果,是整條河變成一條臭水溝(晚了一百年,我們好像也是這麼對待淡水河的)。由於芝加哥的飲用水取自密西根湖,如此一來芝加哥市民的健康陷入危機。有志之士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決定建立水閘門來改變河水流向。進入二十世紀後,芝加哥河的水不再往東流,而是反向而行,讓乾淨的密西根湖湖水注入來稀釋河水污染問題。芝加哥河另一個有名的地方,在於每年到了聖派翠克節(3月17日)的時候,還會將河水染成應景的綠色來慶祝。在夏天的時候,還能搭乘遊船來趟芝加哥建築之旅。可惜我沒在二月以外的時候來過,無緣見到染綠的河水,也沒搭過遊船。
8
第二次來的時候,還到名校芝加哥大學參觀。跟芝加哥城給人的感覺一樣,這個大學很大氣(而非細緻的大家閨秀),很像土財主發了之後的財力展現。
9
歌德風的校舍,在冬天看起來更歌德了。
6
只是,從芝加哥市區到南邊的芝加哥大學校區,途中會經過非裔美人區。即使在美國生活了多年,穿越這樣的區域還是會讓我感到不自在。據說,所有到芝加哥大學求學的台灣學生,開口的第一句話都是問彼此有沒有被搶過。走在校園裡,也會一路留意緊急電話的位置。壓力這麼大的校園生活,還好當初我沒申請到這家學校。
2
如果是在夏天拜訪芝加哥,大家一定會到密西根湖畔欣賞城市天際線和夜景。可惜我們在冬天來此,天空灰濛濛不說,要在寒風裡等日落也太痛苦了。找了半天,只有這張照片勉強提供做為想像。

還想再去嗎?其實答案是肯定的。當年不夠成熟,時間也不對,很多東西都沒看到。下次,選個夏天去芝加哥吧(但美簽又漲價了)!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記憶中的那條河—Platte River

標籤:

5/27/2010

又要下雨了嗎?

IMG_0031
真的真的很幽默,怎麼最近上班日總是大晴天,週末老下雨?實在很擔心,因為天候因素少出門爬爬照,舉起相機的感覺會跑掉,部落格也會開天窗啊!
IMG_0033
上個月JY導師班學生上山淨山,我也樂得上山晃晃。天氣,當然也是不好的,但魚路古道沿線栗蕨上的小水滴很可愛。
IMG_0029
很想來一段風櫃嘴到擎天崗縱走,何時才能盼到週末的好天氣?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雨滴圓舞曲 @ 竹子湖

標籤:

5/26/2010

想要怎樣的生活?

DSCN4284
最近愛上吃手工窯烤pizza。週末騎著腳踏車在家附近亂繞的時候,發現天母這一帶有兩家這樣的店。一家是芝山岩山腳下、德國人開的Faust Pizza,另一家是在士東路91巷上的Maya Pizza。不知是不是天母外國人較多的關係,在這兩家訂pizza,往往得等上一個小時,週末更是一餅難求。不過等待是值得的,尤其是Faust Pizza的薄餅pizza,真是美味極了。讓我不禁跟JY說,來去磺溪旁找棟小房子,開間有view的手工窯烤pizza屋,生意一定大好!這間幻想的pizza屋,終日放著我們精選的音樂,還兼賣咖啡/茶,以及JY手作的小玩意和盆栽。多角化經營,應該不會倒吧?

閒扯了這麼一大段,其實是要記錄上星期五上完課後,在微明的天色下直奔淡水的一段小旅程。在網路上看到每個星期五中午過後,淡水榕堤旁會出現兩個可愛的小攤位:一個是腳踏車花店茉莉花園,另一是阿怪的手作陶。這兩位獨立藝術家的攤位很對我的味,但擺攤的時間我要上班,一直找不到機會拜訪。趁著星期五下午到北邊的學校上課,離淡水已經近很多的情況下,與太陽賽跑前往一探。
DSCN4288
出了捷運站,沿著河堤往下走,等我們抵達榕堤時,已經看不到腳踏車花店的蹤影,還好阿怪的攤位還在。果然與網路上看到的照片一樣,阿怪的手作陶散發著一股質樸的感覺。厚實的陶器,看起來很適合當花器。我們挑了一根大湯瓢,回家後打算把它變身成一個小盆栽。照片中阿怪正很認真地幫我們包裹湯瓢。
DSCN4297
白報紙包裹的陶器,還特別以一小段麻繩綑綁,很有機的感覺。
DSCN4298
這就是我們挑的大湯瓢,光是這樣看就很有味道。
DSCN4333
JY在挑這根大湯瓢的時候,已在腦中構思盆栽的畫面。他請美姊在裡面種下一棵迷你非洲槿,那條麻繩就把它綁在湯瓢手把上當裝飾。一個可愛的盆栽就這麼誕生了。

一直覺得JY很會做這些小手工藝品,他也一直嚷嚷說要當園藝家,所以才會衍生出前面那一大段幻想。人,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是滿腦子實驗?過得很outdoor?還是活得很文藝?或是,其實這些一點也不互斥?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支氣管

標籤:

5/25/2010

古樂琴聲的夜晚

DSCN4329
問我在古典音樂範疇內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應該非古樂莫屬。古樂泛指巴洛克之前文藝復興時期和中世紀的音樂,比起學院派的古典音樂,庶民多了。這些由吟遊詩人傳唱的音樂,極富旋律性,每次聽到都馬上擄獲我的心,讓我想隨音樂起舞呢!在美國的幾年當中,JY與我陸陸續續收集了近百張的古樂CD,也有了心目中最愛的古樂團體。
DSCN4330
很無奈的是,這樣的音樂類型在台灣和美國屬於非常小眾。不要說CD難買,連音樂會都很難見到。對古樂音樂會的渴望,終於在昨天得到滿足。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Peabody Conservatory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琵琶地古樂團(Peabody Consort)來台演出。最特別的是,團員中有兩位是台灣人(木笛與打擊),還搭配同樣來自台灣的假聲男高音李文智呢!
DSCN4322
昨晚由琵琶地音樂院早期音樂課程主任Mark Cudek領軍的琵琶地古樂團,由文藝復興吉他(感謝Peter本人親自光臨並指正)、西騰琴(cittern)、魯特琴、低音魯特琴(theorbo)、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木笛和打擊組成,表演了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耳熟能詳的曲目(要是我會歌詞,一定會跟著唱),像是我們很喜歡的英國作曲家John Dowland和義大利作曲家Claudio Monteverdi的曲子,還有Sephardic Jews(十五世紀前住在伊比利半島的猶太人)的歌謠。這樣的樂器組成與曲目,想必為台下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中場休息的時候,團員們還特地留在台上,為觀眾介紹這些難得一見的古樂器。
DSCN4324
這就是由四組鋼弦組成的西騰琴。
DSCN4327
這個是文藝復興吉他。比起現代版吉他,小多了。
DSCN4326
左邊這一把,是幾乎一個人高的低音魯特琴,右邊則是古樂裡最常見的魯特琴。我好喜歡它們的聲音。

今晚很驚喜地發現,台灣的音樂家們開始參與古樂的演出。甚至在安可曲的時候,還改編了台灣民謠「六月茉莉」,以古樂風呈現。希望這次的演出,可以為台灣打開古樂市場,滿足我們對古樂的渴望。
DSCN4275
其實這一陣子JY與我的新歡,是由奧地利魯特琴與豎琴演奏家Christina Pluhar於巴黎所創立的古樂團L’Arpeggiata。第一次發現這個團,是在上揚的聲樂音樂區找到照片中上排中間這張L’Arpeggiata與英國國王歌手(King’s Singers)合作的專輯。說真的,幾年接觸古樂音樂下來,家中收藏的古樂曲目已經頗為齊全。而Christina Pluhar和L’Arpeggiata,除了開發與詮釋古樂音樂外,還嘗試與不同團體合作,並在曲目中融入爵士和民謠風。在我們挑剔的耳朵中,這樣的嘗試非常成功,所以在台灣從各種管道收集了L’Arpeggiata的五張專輯(右上角這張博客來還買得到,台灣很難買白色外殼的這家法國唱片公司Alpha的CD)。鼓勵大家到L’Arpeggiata的官網上試聽和看音樂會影片(雖然網站是用法文寫的),一定會很驚豔!現在很懊悔,去年他們到日本演出的時候,應該排除萬難去聽的呀!

延伸閱讀
穿越時空的旅行—迷人的古樂世界

藝文手札上一篇“一起唱歌跳舞吧!

標籤:

5/24/2010

比美國還隨性?

DSCN3766
在回台灣之前,博士後老闆請JY和我吃飯。席間,我跟他說:今後要當個沒有名字的人了。

在美國的學術界,大家都是直呼彼此的名字,對老闆也不例外。當然,第一次見面或通信的時候,還是會畢恭畢敬地的尊稱對方一聲Dr. X或是Prof. X。而他們的第一句話,往往是「Call me XX(而那個XX,有時甚至是暱稱)」,來減少彼此的隔閡。當這句通關密語說出之後,不管年紀大小,都能直呼其名。而在尊師重道的東方,越在學術金字塔頂端的人,往往越少被人這樣稱呼。不管是正教授、副教授、還是助理教授,都被同事和學生稱為某某老師,感覺好正式且拘謹。

其實,我非儒家思想的信徒,也討厭階級觀念。覺得學生與老師之間可以輕鬆相處,但不能沒禮貌。在走廊上鞠躬說聲老師好,或是寫信的時候以敬祝教安來結尾,對我來說是不必要的。但寫email時,開頭沒有註明給某某老師,結尾也沒屬名,就太過隨便了。這要我如何回信和看待這個人呢?原來,我們某些學生沒禮貌的地步,比起美國還誇張?

國、高中現在還有八股的公民與道德課嗎?如果有,到底都在教些什麼?算了,與其依賴之前的教育,還是由我自己來從頭教起。從我實驗室出去的學生,與其研究做得嚇嚇叫,不如讓他們懂得現代社會基本禮貌吧!

菜鳥教授手札上一篇“衝破迷霧

標籤:

5/23/2010

我的情人西雅圖

IMG_0023
台北與西雅圖,都是愛哭的城市。只是,台北似乎一年到頭都在哭(今天就正在大哭),而西雅圖只在冬天哭,夏天她的心情可燦爛呢!

看到Lica回西雅圖開會的文章,再度引起思念的心情。在噗浪寫下了感想,就這麼埋沒覺得太可惜,索性把它記錄在這裡吧!

終於知道對西雅圖的感受了。那是很喜歡的一段生活體驗,但大概這輩子不會定居在那裡(不是不想,而是得很努力很努力排除萬難才行)。所以,西雅圖就像是一個因故無法結合的情人,而台北是媒妁之言(或應該說根本就是指腹為婚更為貼切)的婚姻。而從西雅圖看台北時,則是知道那是親愛的故鄉,即使有些地方不喜歡,爬也要爬回去。所以,從一地想另一地,都是會哭的。在異鄉想故鄉,或是從故鄉看異鄉,就是這樣的心情。
IMG_0032
挖挖外接硬碟裡的西雅圖照片,又被我找到幾張。住在西雅圖的時候,常去downtown北邊的Queen Anne Hill看夜景。一直到離開前,趁著桂賢幫朋友house sitting的時候,才第一次從downtown南邊的Beacon Hill眺望西雅圖天際線。
IMG_0033
和台北一樣,西雅圖是個抬頭就可以望見山的城市,但她比台北多了海的陪伴。
DSCN5340
這棟位於View Ridge最頂點的西班牙式磚房不是我家,
DSCN5344
而是家附近山丘上我很喜歡的一棟房子。
DSCN5393
我們在西雅圖的家,是小得像鴿子籠的兩層鐵皮屋。小歸小,但有公共前後院讓我觀察自然。對那段歲月的記憶,就像這串從派克市場買來的彩色辣椒串一樣,雖不再新鮮,但永不褪色。
IMG_0005
說到派克市場,那真是個永遠逛不膩的地方。最近常在想,天母是個很適合舉行假日農人市集的地方。週末提個菜籃上農人市集買從附近山區摘下的新鮮蔬果和切花不是很棒嗎?但為何就只要跳蚤市場和迷你創意市集而已呢?
IMG_0014
IMG_0015
去了無數次的派克市場,一直到最後一次,才注意到市場屋簷下的彩繪藝術。
DSCN2479
這一扇記憶之窗,一旦開了還真難關上。真想去會會我的老情人呢!

西雅圖手札上一篇“ 如果你要去西雅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