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Chihuly的腳步—Museum of Glass @ Tacoma

有貴客光臨Taffy B&B,客人的要求當主人的當然要盡力滿足。朋友長期是我部落格的忠實擁護者,見了我好幾回介紹玻璃大師Dale Chihuly的作品,很想親眼瞧瞧。能夠一次見到許多Chihuly作品的地方,就是我們去年此時曾經拜訪過的、位於西雅圖南方城市Tacoma的玻璃博物館了。

來到玻璃博物館,視覺焦點首先會是Arthur Erickson設計的錐狀建築。這個錐狀建築裡面,就是博物館的Hot Shop,也就是遊客可以參觀玻璃藝術家們現場吹製作品的舞台。以拍射中的JY當比例尺,可以見證它的尺度。

難得這天下午放晴,在藍天白雲下欣賞建築和玻璃之美,就是有不一樣的氣勢。

與錐狀建築主體相呼應的,是Buster Simpson在2002的創作Incidence。這個由38片4X8呎玻璃板組成的作品,被置於水池之上。光影變化也成了作品的一部份。

錐狀大煙囪也來入畫。

畫面中的太陽不是真的,而是玻璃反射。

可以從此眺望悠閒的港邊,讓人看了心情舒暢。

玻璃博物館的重頭戲,是室外的Chihuly Bridge of Glass。一座橫跨高速公路上的人行天橋,串連華盛頓大學Tacoma校區和玻璃博物館。它,是Chihuly給故鄉的禮物。橋上有三件他的作品。首先,是兩根Crystal Towers。藍天下的藍水晶,帶給人視覺的清涼。


塔下的架子,恰巧成為大煙囪的畫框。

第二件作品,是Venetian Wall。這片牆,集合了Chihuly三個系列的創作,包括 Venetians、Ikebana和Putti。這裡只放上這面牆的一小部份而已。對於我來說,它帶給我的感動沒有另外兩件作品深。

最後一件作品,是位於天花板的Seaform Pavilion。這件色彩鮮豔的作品,是我的最愛。上回來的時候已經拍了不少,但每見一回就要讚嘆一次。

花門票錢十塊進去參觀的玻璃博物館,除了可以拍照的Hot Shop和紀念品店之外,其餘場地包括大廳都禁止攝影。這回館內的特展,是Lino Tagliapietra in Retrospect: A Modern Renaissance in Italian Glass和Dante Marioni: Form, Color, Pattern。我很喜歡Lino Tagliapietra充滿流動感的創作。尤其是其中一件大型作品,像是許多彩色岡多拉(威尼斯運河上的小船)漂浮在半空中,最深得我心。非常推薦喜愛玻璃藝術的朋有把握機會前往參觀。
在Hot Shop外,有面掛滿各國玻璃國旗的圓牆。仔細尋找,有我們台灣的國旗在其中呢!可惜,這也是無法拍照。
我們到的時候,Hot Shop內的藝術家正在合力創作一件大型作品。

經過幾回又燒又烤後,全身穿戴隔熱服裝的工作人員將成品小心取出,搬往後場冷卻。

能夠毫無限制拍照的,還有博物館的禮品店。這三個看似正要飛上藍天的彩色氣球,是Eli Hansen的作品。


另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波蘭藝術家Anna Skibska的創作。去年來玻璃博物館的時候,館內正在展出她與這兩張照片同一系列的大型作品。那細細的玻璃骨架,似乎吹彈可破。如果願意花美金三位數的代價,你我也可以從禮品店帶一個小型的作品回家繼續欣賞。

比我寫意多了的JY,很愛捕捉層層疊疊的畫面。

住在這麼一個重視玻璃藝術的州,似乎久而久之被環境所薰陶,逐漸培養出欣賞玻璃創作的興趣了呢!
華盛頓州手札上一篇“2008 Skagit Valley鬱金香節—雨中花田“
標籤: 華盛頓州手札
5 Comments:
以後有機會到西雅圖
一定要來這裡參觀哪
玻璃真的是很有趣的藝術
千變萬化的魅力
真是凡人無法擋~~
在Hot Shop外,有面掛滿各國玻璃國旗的圓牆。仔細尋找,有我們台灣的國旗在其中呢!可惜,這也是無法拍照。
-->是嗎? 售票小姐跟我說大廳可以拍,所以我照了好幾張呢! :)
To Mrs. Turtle,
如果很愛玻璃藝術和Chihuly的話,那就一定不能錯過這個城市啊!實在想不到,我們竟然與大師這麼接近呢!
To Elsa,
ㄟ∼
我去了兩次,售票人員都說連大廳都不能拍耶!怪怪......
哈囉
在找TACOMA的資料時,看到您的部落格,照片拍的真好~~請問您願意提供一張TACOMA照片,讓我們的內部月刊使用嗎?使用費約480台幣一張...(我知道粉少錢:~)我們有一專欄介紹世界的博物館.....
請問您會願意分享一張照片嗎?
belotus@gmail.com
嘉慧
哇,這可是第一次有人願意付費使用我的照片呢!真是受寵若驚。我再用email跟您連絡。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