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oma博物館之旅

來到五號州際公路的交流道口,抬頭看看天空,這種不時飄著雨的天氣,實在不適合北上賞鬱金香,不如到一個不受天氣影響的地方走走吧!就這麼一轉念,我們驅車南下四十分鐘之遙的Tacoma,去拜訪那裡的玻璃博物館。

美國太平洋西北區的玻璃藝術家,一直對Studio Glass Movement有重大的影響與貢獻。從我們到西雅圖市內的各大音樂表演場所,一直可以遇到Dale Chihuly的大型玻璃創作可以一窺端倪。在1992年,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校長Phil Phibbs認為在Tacoma市應該成立一個玻璃博物館(Museum of Glass),而和Dale Chihuly開始推動這個計畫。而這樣的一個博物館,終於在2002年開幕。雖然我不是玻璃藝術的狂熱份子,生活在一個充滿玻璃創作的州,怎能不來這裡探探呢?
在一個陰天的早上來到Tacoma市的Thea Foss Waterway區,馬上吸引旅人目光的,是玻璃博物館那高達90呎的錐形結構物。

由於博物館十點鐘才開門,我們先在它外頭的展示區晃晃。這些橫跨水池之上的38片藍綠色玻璃,是Buster Simpson的作品“Incidence“。它們排列的方式,讓人連想到撲克牌所組成的“House of Cards“。博物館網頁上的介紹,也說這些玻璃的排列方式,也與遠方的雷尼爾山的錐狀火山相呼應。我相信天氣好的時候,這個作品應該可以帶來極大的震撼。無奈天氣不佳,而水池上又有塊“嚴禁投擲銅板“和“電子偵測系統監視中“的牌子,相當煞風景。

另一件大型作品,也在水池之上,是這個名為“Breathe “的大型戶外藝術,是Warren Langley的創作。它在夜晚會發光,相信會非常美麗。在白天,則是一連串的藍色玻璃柱與水中倒影的對話。


在等待博物館開門的時候,我們發現一旁的建築物一樓,有家William Traver Gallery。從外望進去,裡頭擺了好多體積較小的玻璃藝術品。推門進去,我們被滿室的玻璃藝術品所吸引。其中JY與我的最愛,是Jeremy Lepisto的玻璃創作。他將城市等不同影像,燒製在不同的玻璃板上,再將十多片的玻璃薄板,燒成磚塊或積木的大小。而一塊塊蘊含不同影像的玻璃磚,則可以隨藝術家或收藏家的喜好,排列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玻璃燒製過程中形成的泡泡,則像雪花一樣。當至於不同的燈光角度之下,除了欣賞玻璃藝術品本身,還可以看到光線透過玻璃之後的投影,非常有意思。而這家藝廊有個非常親切的小姐名叫Lani,她非常熱心地為看起來就不像買得起這些價值不斐藝術品的我們解說。我們就像來了趟有個人解說的參觀之旅呢!而且一點也沒有逛高級藝廊的壓力。這裡,也有一個小房間裡展示了Chihuly從80年代至今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的創作轉折。所以,十分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到這裡來逛逛。回頭說說Jeremy Lepisto的作品。雖然我從來就不特別愛玻璃製品,但他的作品的想法與意念,我真的好喜歡。雖然價格比起Chihuly動輒美金上萬塊的作品少一個零,還是不是我們負擔的起的,只好拿張明信片當作紀念了。(Images from William Traver Gallery website)

回到博物館本身,我們一人花了美金十塊進去參觀。這個博物館,有個不算大的藝廊,裡面有不同玻璃創作家的作品展出,有些還蠻有趣的,只是不能照相,就請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能夠拍照的地方,是現場吹玻璃表演的Hot Shop。原來,Hot Shop就位於那個巨大的錐狀結構裡。同時有好幾個人正在從事玻璃創作,還有個現場解說的主持人。

這個大金屬錐裡的溫度相當高,抬頭往上看,我們好像位於什麼太空艙裡的感覺。

在這裡,可以同時看到玻璃製作過程中的不同步驟。要讓玻璃變軟好改變形狀,得在高溫的窯裡待一陣子。

之後,便在室溫下由創作者用不同工具來塑型。這裡,這個阿姨用塊布去握玻璃的末端。這麼高的溫度,大家又拿著剛出爐的玻璃晃來晃去,真怕他們被燒到呢!

之後,她用剪刀將玻璃剪了一刀。

就變成像魚尾巴的形狀了。

有時還會用噴槍直接對著玻璃燒。那火焰和玻璃,真的是很耀眼。

而在玻璃博物館和對面法院間的天橋“Bridge of Glass“頂上,也有個不能錯過的作品“Seaform Pavilion“。這一看,也可以猜倒是Chihuly的作品。他似乎很喜歡用玻璃模擬海洋生物的形體呢!雖然今天沒有陽光,但這頭頂上的玻璃藝術,還是讓人讚賞不已,實在是太美了。

在天橋的中間,還有一對也是Chihuly創作的“Crystal Towers“。這讓我想到飲料中放的冰塊,非常的清涼。

另一件Chihuly的作品,則是火車站改建的Tacoma聯邦法院大廳內的“Chihuly at Union Station“。好像有點陰魂不散,但他的作品真的很吸引人。星期六法院沒開,我只好隔著大門的玻璃欣賞這些如花朵一般的玻璃創作。

過了天橋後,是西北地區歷史博物館,就位於照片中這個好像瑞士捲被切成兩半露出剖面的建築物內。由於對美國歷史興趣不大,我們也就沒進去參觀了。

當我們不知玻璃博物館確切位置就上路的時候,曾在Tacoma標示不明的高速公路上小小地迷路了一陣。到了博物館區,發現這裡也有個美術館(Tacoma Art Museum)。美術館外牆掛著墨西哥畫家Frida Kahlo的巨幅海報,似乎有她的特展的樣子。就跟JY說,等逛完玻璃博物館後我一定要去看看。(Image from Tacoma Art Museum website)

買了美金七塊五一張的門票進去,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是這隻巨大的狗,頗有埃及人面獅身像的味道。這是個小巧的美術館,大概半小時就可以逛完。而這裡Frida Kahlo的特展,並不是她的畫,而是其他藝術家為她畫的人像或是攝影。有點小失望,沒看到真蹟。想想,如果真的有她的畫展,大概也不會在這樣的小美術館裡吧!雖然如此,能夠與Frida不期而遇,已經很高興了。她,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女人,也很上相呢!
就這樣,我們渡過了一個沒有在雨中爬山,而是充滿藝術氣息的週末。
華盛頓州手札上一篇“春天的密碼@Nisqually NWR“
標籤: 華盛頓州手札
8 Comments:
我是住Olympia的raven,上次有留研忘了留名字,這篇Tacoma,又讓我想浮出來一下下,我也很喜歡,而且常常去,Tacoma有個sandwish shop,數十年老店呢. 還有呀,下次可以到Olympia 的capital 參觀喔,建築也超讚的!!
我喜歡Seaform Pavilion那一個作品
顏色看起還很鮮豔
很有熱帶海洋的感覺
充分的運用了玻璃透明的質感表現出海水的特色
好喜歡城市影像的作品
很細緻又有創意
當然
Chihuly的作品
也是非常給它讚的啦
五彩繽紛
總是給人很愉快的感覺
很喜欢这篇blog,经过几次tacoma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好去处!下次一定争取找个明媚的天气去博物馆看一看。
那些模拟海洋生物的玻璃,很想LV那里有个酒店的顶上。很漂亮。
我好想去拜師學藝燒玻璃啊!
To Raven,
當天是臨時起意去的,所以也不知道該去哪裡吃飯。下次去的時候,再去找找那家老店吧!
慢慢的,我們的腳步會往外延伸,Olympia是一定會去的。
很高興認識你。
To Hello & Color,
我也很喜歡那個作品,很有海洋生物的感覺,也很陽光,讓我想起浮潛時的景象。
To Mrs. Turtle,
真的很喜歡那一系列“積木“城市影像。大概要等哪一天發了,才買得起囉!
To Miaomiao,
看來Chiluly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當初去拉斯維加斯的時候,還不認識他。
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這裡看看,還蠻值得的。
To Rebecca,
荷蘭有沒有機會讓妳去學學吹玻璃?
太棒了, 五月從 Kalaloch 回家途中一定要來參觀這座玻璃博物館, 家父家母一定會龍心大悅的. 多謝你的資訊啦!
希望你們喜歡囉!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