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06

大島第三樂章—Mauna Loa


在來到大島之前,從National Geographic旅遊書中得知,這裡有兩座四千公尺以上的高山Mauna Kea(海拔4205公尺)和Mauna Loa(海拔4169公尺)。不管哪一座,都超過我之前到過的高度。況且,因為地處海島,可以從海底追朔這兩座山的根基。所以如果從海床開始算,都超過九千公尺,因此會成為世界第一和第二高峰,比喜馬拉雅山的聖母峰還要高出許多呢!來自三千公尺以上山頭超過百座的台灣,在大學時代於祝山頂觀日出的時候,聽到一句“台灣人要爬玉山!“的話,而在當年與管樂團的夥伴一起爬上了海拔3952公尺的台灣最高峰玉山主峰頂和一旁有氣象站的玉山北峰,成了來到大島之前到過的最高處。愛山的我,大學四年的社團活動都貢獻給大學和台北地區的各管樂團了,很遺憾沒有時間參加學校的登山社。開始研究生活後,也沒時間多爬幾座台灣百岳。現在大島有這樣的機會,怎能不心癢癢呢!
Mauna Kea上設有天文台,有兩座十公尺口徑,由加州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擁有的天文望遠鏡(Keck I & II),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各式望遠鏡,吸引了各國的天文學家到此研究。一般遊客可在海拔2745公尺處的遊客中心參觀,並在天黑後觀星。如果有輛四輪傳動的車,則可以開上山頂欣賞日落和峰頂風光。我們租來的車當然不是四輪傳動的,看來無法自行上山。而從機場拿到的資訊,發現可參加上山賞日落和觀星的行程,但費用高昂,要二百塊美金之譜!只好在山下望著山頂的白色天文台嘆氣。不過,從國家公園拿到的地圖,發現高度只差一點點的Mauna Loa其實是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有兩條可爬上山頂的步道。一條從南面上的(登山口海拔3059公尺),到山頂火山口邊,單程15.3公里,不可能一天爬完;一條從北面上的,起點是海拔3399公尺的Mauna Loa氣象站,到火山口,單程只要6.1公里(如果到山頂,則要10.3公里),是個可以Day Hike的路線。不想花大錢被人載上山,不如靠自己的雙腳上第二高峰吧!
在大島的第三天,一早就是個晴朗的好天氣,果然是個適合爬山的一天。從Hilo出發,沿著從大島中部穿過的200號公路往西開,一路爬升到海拔二千公尺出頭,位於Kea和Loa兩座大山中間鞍部的地方,會遇到往Mauna Loa氣象站的岔路,可沿著這條有鋪柏油,但是依舊顛簸的路,開15英里抵達登山口。這天早上萬里無雲,可以毫無保留地欣賞兩座大山的風采。山勢較為險峻的Kea,首先吸引我們的目光。這張照片是kea山腳下,一些看起來是小的火山噴發口的遺跡。是不是很像星際大戰裡的外星世界?


廣角一點的照片,可以發現這裡有數個這種錐狀的小噴發口,座落在Mauna Kea南麓。這座背後的大山,就是Mauna Kea,可以看到山頂白白的天文台。沒有其他的山當作比例尺,很難相信她真的有四千多公尺高吧!

當我們來到200號公路,看到了Kea,一路都在想,Loa在哪裡?原來,Loa是個基部面積相當大的盾狀火山,山勢平緩,所以雖然就在路的左手邊,卻沒有右手邊的kea般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照片裡的最高點,就是Mauna Loa山巔。

由於就在火山山腳下,這一路上望去,都是火山的黑色熔岩,偶爾可以看到幾棵生命力旺盛的植物生長其中。該不會是外來種吧?

轉進往Mauna Loa氣象站的路,最前面的四英里超級難開,柏油路已經爛到不行,坑洞很多,我們以低速擋前進,中間停下來拍照的時候,發現引擎有點過熱,車子還自行啟動風扇散熱。再來的四英里路好一些。與前面的路相比,最後的七英里則像是天堂。不是風景變美,而是終於開在比較像樣的柏油路上。不管如何,這條上Mauna Loa氣象站的路,一般轎車就可以走,不需四輪傳動的。
Mauna Loa氣象站沒有對外開放,馬路的盡頭有個小小的公用停車處。烈日當頭,我們在此整裝,塗上防曬油,山上的紫外線可不是開玩笑的。

由此去,我們將以每一公里上升一百公尺的速度(其實並不陡),沿著20世紀才形成的火山熔岩爬升。步道開頭,是先沿著一條沒有鋪柏油的石頭馬路前行,之後才接往沒有路徑的步道,直接走在火山熔岩上往上爬。就像之前所說的,美國沒有路徑的步道,都會以堆石頭的方式指路。所以我們得尋找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石頭堆,確定那是人為的,往對的方向走。照片遠處那兩個小小的凸起,就是指路用的石堆。

這是路上一個大石堆的近照。雖然沒什麼特別造型,當然更稱不上藝術,但我卻很喜歡它們給人的感覺。樸實、可靠,跟著它們走就對了啊!

記得高中一年寒假,與同學參加合歡山健行,當時明顯感覺到高山氧氣稀薄,稍微走一小段路就很喘。在祝山頂看日出那次也是。而經過一個夏天騎腳踏車上下班,加上每個週末來回八英里的山區健行,體力明顯變好,在超過海拔3400公尺的地方輕裝爬山,並沒有呼吸困難或心跳加速的問題發生。
中途停下來休息喝水的時候,前景是來時路,而對面是雄偉高聳的Mauna Kea。

大概爬了三公里左右,又接回那條沒有鋪柏油的石子路,不知此處海拔是多少,雖然依舊不喘,頭卻逐漸痛了起來。在這條石子路走了一陣,便看到國家公園的界線告示牌。這一路,完全是火山熔岩地形,寸草不生,只有偶爾一隻蜘蛛爬過,真的是相當缺乏生命力的世界。

坐在路邊休息,適應一下高度,看看可不可以讓頭痛減緩。JY發現路邊的石頭,都閃著美麗的光芒,要我拿出Macro鏡拍下它。

由此去,地貌有點改變,不再是黑色的大塊火山熔岩,而是比較砂質的地形。走了幾步路,頭痛依舊,還開始有噁心的感覺,只好坐在路邊開始嘔吐。吐完後感覺較舒坦,高度的增加讓氣溫下降不少,我倆拿出禦寒衣物、帽子手套戴上,坐在路邊休息。看來,我雖不喘,心跳也正常,但還是有點高度反應。
就在我們坐在路邊休息,適應高度的時候,山上下來了三個重裝的登山客。問他們還有多久到火山口,其中一人回答還要走兩公里左右的平緩上坡。兩公里!那似乎還好,應該再試試往上走,沒看到火山口實在太不甘心了。也很驚訝他竟會回答“公里“而不是“英里“,便問他們是哪裡來的。原來,他們就住在山的另一邊一個叫做火山村的地方,是群火山學家。這些火山學家的休閒活動,是花一個星期從海平面登上Mauna Loa的山頂,再從我們來的地方下山。會回答公里數,是因為覺得我們會比較有概念(大概是看我們像外國人吧!)。真不愧是科學家,會用公制呢!我們說現在已經習慣兩套系統了!真的很不了解,為何美國要堅持使用不是十進位的英制呢?這世界上還用英制和華氏的國家應該不多了吧!得知我有輕微高山症的症狀,建議我吃點阿斯匹林來減輕頭痛。但是我們沒有吃阿斯匹林的習慣,當然不會帶在身上,況且最近上網查知,有高山症不應吃阿斯匹林,因為會有其他的副作用。此時我只想慢慢走到山頂的火山口旁,而不再奢望再走4.2公里的路到Mauna Loa真正的山頂了。

一路與暈眩和頭痛奮戰,慢慢走,終於到達Mauna Loa山頂火山口邊。地圖上沒標此處海拔是多少,但應該已經到四千了(真的好想知道海拔多少,有沒有手錶是附高度計的啊?)。很大的一個火山口,但是淺淺的,所以JY跑進去,來個到此一遊記念。照片右後方的高處,該是Loa真正山頂所在。雖然身體狀況和時間不允許我繼續往前,但能夠在一天之中靠自己的雙腳來到這種高度,欣賞火山口風光,已經夠讓人激動的了!

我們在山頂盤旋了一陣,便啟程往山下走。高山症是可以隨高度下降而解除的。雖然如此,還是頭很痛很暈,每走一陣就得蹲下來休息,或是再吐個幾口。JY是完全沒事,所以下山時相機就交給他了。竟給他拍下我在路邊嘔吐的模樣(照片裡的小人就是我)!

他也拍下一路上奇怪造型的火山熔岩。
我這一路,走走停停(或應該說走走吐吐),可能吐上十次之多!對最後吐到只有苦苦的胃液,真是痛苦。這趟旅行,暈船加上高山症,大概把我下幾年度的嘔吐配額都給用光了吧!
終於回到停車場。我決定躺到後座睡覺去,不然一路顛簸下山,可能又會多吐幾次(事實是,又吐了兩次)!其實小時候的我,就超會暈車的,可能對平衡特別敏感吧!好在隨著年歲增長,已經不太會暈車了,但對於船還是沒有抵抗力呢!

就在我在後座昏睡,JY開著車下山。中途停車,拍下黃昏罩著低雲的Mauna Kea。很喜歡這張照片,低雲之下的一小片樹林,彷彿是海市蜃樓般,加上背後沙漠般的一個個小噴發口,給人一股不真實的感覺。
事後想想,花一天輕裝爬上四千公尺的高山,其實蠻猛的。即使在台灣,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雖然後來身體不適,但可以幾乎爬上世界“第二高峰“,那成就感真的是無以輪比。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Hawaii Vocanoes NP夜觀熔岩入海

4 Comments:

At 11/18/2006 06:23: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上回去阿爾卑司山看了冰河地形,我想下一趟就去夏威夷看看火山地形吧....呵呵。血液中不安定的旅遊基因開始蠢蠢欲動....

 
At 11/19/2006 01:14:00 上午, Blogger Euphtw said...

Hi YC,
那你可以先來西雅圖,到雷尼爾山國家公園就可以看冰河地形,再到夏威夷看火山。冰和火大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哈哈,我們血液中總是有不安分的旅行基因啊!

 
At 11/19/2006 03:37: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是不是體力好的人,比較不會又高山症的症狀。
上次去洛磯山爬山時,阿秀就完全沒有不舒服,我根本在停車場就開始喘了,幾乎是半失神狀態爬上山頂的。

 
At 11/19/2006 05:12: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可能跟體質和一天內上升的高度有關吧!希望下次不會再這樣了。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