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006

平溪支線之旅




不知為什麼,我對於坐火車旅行一直很嚮往。可能是小時候容易暈車,坐火車比較不會暈;而且坐火車代表出遠門,可以到以前沒去過的地方。對於搭火車旅行的第一個記憶,來自於六歲時與爺爺和爸爸到花蓮玩,看著這個龐然大物帶著自己穿過山洞,到一個可以看見山與海的地方,還可以吃有滷蛋和排骨的火車便當的印象。雖然超級會暈車的我,還是在這次旅行暈火車(吐了),但是從此愛上火車旅行。雖然沒有坐過火車環島,但是阿里山小火車、三條支線鐵道、北迴線,甚至是淡水線,我通通坐過。雖然沒參加過火車社,但也沿著西部海線,探訪過幾個老木造小火車站。
在溫帶國家,氣候乾燥,總是懷念台灣溼溼的天氣,特別是山裡山嵐飄渺,露水滴在蕨類植物上的情景,覺得這是屬於台灣的景象。而這樣的印象,又在平溪支線特別深刻,沿河而築的鐵路、滴水的山壁、溼溼的車站,讓人懷念不已。因此去年回台灣,特地來了一趟平溪支線之旅。
我們第一站來到平溪支線的底站—菁桐,一個有著美麗名字的小鎮。這裡有個名聞全國的百年木造小火車站,深藏小巷中,小巧古樸,頗有日本北海道火車站的味道。木製的剪票閘門和售票口,讓人遙想過去的時光。火車站的屋頂長滿青苔,可見此處雨量之豐、溼氣之重。平溪鐵道早年為了礦業而建,煤礦沒落之後,人口外移,逐漸蛻變為一條以觀光為主的鐵路,連火車也從當初的藍殼平快車廂,變成外有彩繪、內有冷氣的復興號車廂。其實,我比較懷念那老車廂,覺得它比較符合這條鐵路的味道。沿著車站對面石階而上,可到一個煤礦廢墟。礦坑出口早已封閉,周遭建築許多不見了屋頂,景象一片荒涼。有一組比我們早到的人馬在此拍片,不知是拍電視還是電影。
續往平溪,天燈的故鄉。平溪比菁桐大的多,臨河而建。這裡的火車站甚沒特色,來此要看的是台灣最老的郵筒和火車從“天“而過的景觀。火車從“天“而過是因為平溪建在河岸山坡上,鐵路又比房子建的更高,因此形成此一特殊景觀。這裡許多商家販賣各式天燈,當時適逢我與JY找postdoc工作之時,實在很想買一個,寫下我們庸俗的心願上與天聽,但因天色甚早而作罷,只買個陶製天燈風鈴做紀念。


再往十分,這個有鐵道從市街中穿過的小鎮,曾是某汽車廣告取景之處。我們先到河邊欣賞基隆河特殊的壺穴地形,和眼鏡洞瀑布,再回鎮上吃小吃當午餐。十分雖小,卻有個大火車站,有兩個月台呢!平溪線是單線鐵路,上行與下行火車可在此會車。也因為如此,列車到此得交換路牌,以取得下一段的通行權。此一設計可以確保單線鐵路的行車安全。全台鐵路多已雙線化,因此此一景觀已不多見。我們有幸看到路牌交換,算是意外收獲。

我們在此坐上火車,往瑞芳而去,好欣賞基隆河上游沿岸風光。先經過像宮崎峻卡通中貓公車車站的大華車站,此一車站大概是全台最簡陋的了吧,但是夜晚在此等車,說不定會遇到龍貓呢!再往下到北迴鐵路分叉處的三貂角車站,臨山壁而建的月台,就如記憶中一樣永遠在滴水,非常有情調。在此,往宜蘭和花東的火車會過橋進隧道,往東北角海岸而去。我們則繼續經有煤礦遺跡的侯硐車站抵達瑞芳。
我想支線鐵路好玩之處,是給人一種純樸之感,可以在此捕捉逝去的時光。加上山水之景,那在三條僅存的支線鐵路之中,平溪線可以說是最有特色的一條。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太魯閣之旅—白楊步道篇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