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橄欖樹‧永遠的橄欖樹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其中一本是關於地理,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世界上的國家。還沒上國中的我,被書中充滿異國情調的照片所吸引,尤其是那些有著神秘古文明的國家。著迷程度的顯現方式,除了是下定決心把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首都背起來之外,沒事還把姑姑的絲巾偷偷拿來蒙在臉上,想像自己是沙漠部族的公主(原來這麼小就喜歡民族風啊?)。所以,當上了國中有了地理這一科目後,平常非常討厭死背東西的我,反而很感興趣,把它當作認識世界的管道。

當國中生活被升學壓力壓到喘不過氣的時候,期中考完去逛書店成了我的最大娛樂。架上一本名為「撒哈拉的故事」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個喚做三毛的女子竟然過著我幻想中的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流浪呢!在那個出國不易的年代,她不僅嫁了個西班牙老公,還浪跡天涯。她的適時出現,讓我對考試和升學找到合理的理由。如果學會了英文、考完了這些考試,就能像三毛一樣靠自己的腳步去看世界。她的書,也就這麼一本又一本地上了我的書架。三毛,無庸置疑地成了我國中時期的偶像。三毛的作品伴著我度過幾年苦悶的青少年歲月,直到1991年各家媒體報著她疑似自殺身亡的消息。一轉眼,20年過去了,我也流浪了一小圈回到台灣。知道皇冠藝文中心正在舉行三毛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特展的時候,怎能不去憑弔一下兒時偶像呢?

位於皇冠藝文中心一樓的特展展區不大,展出內容包括三毛的相簿、個人物品、書畫作品、手稿和收藏。

一個作品暢銷、生平又充滿特色的作家,一定會吸引學者或非學者的研究或好奇挖掘。對我來說,她是一則兒時的夢,不需探究虛實,分析得太清楚也就不美了。

三毛除了自傳色彩濃厚的文字作品外,還填詞和寫劇本。這張音樂作品,JY也有收藏。我跟JY說,小時候讀了三毛後,把她當偶像。他笑著問我,是嫁給西班牙人這個部分嗎?我說這從來沒想過,倒是想學西班牙文,好跟三毛一樣暢遊南美洲。

對我來說,最喜歡的文字作品就是「撒哈拉的故事」。三毛以生動的筆觸,描寫她在沙漠裡結婚和白手起家的故事。書中提到荷西送給她的結婚禮物,是一副在沙漠裡撿到、讓她愛得發狂的駱駝頭骨。這麼多年過去,終於親眼見到了。

書中也提到在墳場遇到一位刻石老人,她買下這些如幽靈送給她的創作布置沙漠裡的小屋。真的想不到會有站在這石雕作品前的一天啊!

另外一本我也很愛的作品,是「我的寶貝」。書中以搭配照片的方式,介紹她浪跡天涯所收集到的玩意。那些充滿民族風的首飾,深深打動我心。照片中,就是她在沙漠時期每年的結婚紀念手環。

這本書被我一看再看,看到每樣物品的故事都能倒背如流。這對來自南美拉巴斯的雙魚別針,我就很愛。看到實物後,發現比我想像的大多了。

另一個我也很想擁有的,是來自清邁的銀項鍊。是三毛拜託去泰國旅遊的媽媽幫她買的。記得小時候,士林夜市有個攤子也有賣,但年紀輕輕的我怎麼可能買這樣的東西來掛?兩年前回到台灣,再訪士林夜市的時候,還暗地裡希望找到那個攤子,好實現兒時的夢想。事隔多年,士林夜市早已人事全非。那個攤子當然已經找不到了,就算找到,應該早就沒賣了吧!

會認識俄羅斯娃娃,也是來自這本書。三毛旅居加納利群島的時候,與荷西在一家店裡發現這些俄羅斯娃娃。當時失業的他們,不敢花錢買一組二十三個的。等到荷西去世,三毛再回到店裡想買,早就沒有賣了。實在讓人不勝欷噓。

重讀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我曾與三毛流浪過同一座城市—西雅圖。她在西雅圖認識的以色列朋友送了她一幅「西雅圖之冬」的貼畫。照片加油彩的創作,是哪個西雅圖角落呢?

在三毛填詞的歌曲中,我最愛的就是「橄欖樹」了。她的朋友在以色列的一家餐廳,聽到「橄欖樹」這首歌,感動之餘帶回了照片中這隻孔雀來送她。也許因為這首歌、這首詞加上這個故事,潛意識裡讓我把「橄欖樹」與「流浪」和「夢想」畫上了連結。也許三毛已離我們而去二十年,但她在年少時期我心田裡種下的那棵「橄欖樹」,已經成長茁壯了呢!
延伸閱讀:
Mi casa es su casa—清泉時光
三毛與馬蓋仙
藝文手札上一篇“Both Sides, Now“
標籤: 藝文手札
3 Comments:
我對三毛唯一的接觸就是她翻譯的那套娃娃看天下漫畫....
真的是某個年紀的人的共同記憶啊
To Aloha,
說也奇怪,我沒看過娃娃看天下耶~
To 阿芳,
真的是老了......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