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回想

最近在書店翻到一系列由在學學生或校友介紹美國大學的書,裡面熟悉的影像讓我不禁想念起母校來。翻著翻著,突然發覺這樣的書,其實充滿個人色彩。負責我母校那個人的觀點,與我認為值得一提的不見得相同。這個地方不只是書上的一座美國大學城,而是我貨真價實生活過的地方。自從有這個部落格之後,我陸陸續續以回憶錄的方式,探詢記憶深處的安亞伯與母校印象。一直很後悔,在安亞伯的幾年裡面沒有好好紀錄母校的美麗。就算有,也以記實為主。去年回去訪友,還是形色匆匆,只能把握有限的時間將一些漏網之魚”收集”起來而已。

拉著HH陪我來趟午後的校園散步,起點是學生活動中心Michigan Union。其實大部分時間在醫學院出沒的我,很少涉足中校區。晃到這裡來的時候,偶爾會去落成於1919年的Michigan Union吃午餐,感受一下大學生的青春活力。

在Michigan Union後方,有個名為"Endover"的黑色立方體。它,是1965年畢業班和校友Tony Rosenthal送給學校的紀念品。看似巨大笨重的立方體,其實可以輕輕推動。似乎在提醒學子們,別被眼睛看到的世界所蒙蔽。

Michigan Union的對面,是文學、科學與藝術學院所在的Angell Hall。建於1924年的Angell Hall,古典風格看起來非常雄偉,擺明著知識殿堂的氣派。在火星大接近的那一年,JY和我曾在深夜到其屋頂的天文台觀星呢!

Angell Hall的後方,就屬中校區的心臟地帶了。其中心處,有一個設置在地上的大M。這個銅製的大M,是1953年畢業班送給當年校長Harlan Hatcher的禮物。與台大傅園一樣,U-M的學生也流傳著如果踏在大M之上,第一個期中考會被當掉的校園傳說。所以,不管有沒有考試,經過這裡的時候大家都會避免踏上大M。

過了大M之後往南走去,一個美麗的拱門會出現在眼前。它是建於1904年的Engineering Arch。現在,工學院早已搬到北校區去了,原址屬於West Hall的一部份。

出了Engineering Arch往西走,就會來到全U-M最美麗的角落—法學院。

幾年前曾撰文介紹過法學院,這回本來想進入法學院閱覽室拍照的,無奈休館不得其門而入。

一直很羨慕法學院的學生,可以在這如哈利波特電影場景般的地方上課。

台灣的畢業季節將至,而母校早已舉行過畢業典禮。在這裡的一切當然有甘有苦,但回憶起來盡是甜美。
安亞伯手札上一篇“修倫河暮春風情“
標籤: 安亞伯手札
5 Comments:
很有英國學院的調調呢!! 和U Chicago的校園有類似的風格
嗯,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我照片一直拍得不好。
原來,我拍照時腳從不站交叉步。哈!
To Litshu,
會像U of Chicago嗎?改天來貼貼它的照片比較一下。我個人覺得U of Chicago比較硬邦邦。
To Diego,
不只如此,有時還得蹲著拍、跪著拍、趴著拍......
您說得是,難怪我拍的照片一直不長進!
上次我在一所小學裡,看見一座水泥製的大象滑梯,想說也學攝影高手們從花叢裡看大象。
所以我就想趴下來從野花堆裡拍大象滑梯。
可是野花是沿著小水溝長的,想趴下來腳就會深入水溝。
所以我就站在水溝旁看了半天,最後決定放棄。
因為,旁邊許多做運動的阿公阿嬤正眼睜睜地盯著我看。
有時也是很讓人困擾的。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