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女巫的故鄉泡湯去—北投溫泉博物館

這個週末有寒流來襲,應該是泡湯的好時機,就來記錄一下前一陣子拜訪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吧!

北投溫泉博物館,原為日治時期(1913年)由台北州廳興建設立的公共溫泉浴場。這棟外觀看起來頗具歐風的溫泉浴場,原本傾圮於北投公園內。經1995年北投國小的師生在鄉土教學中所重新發現和當地居民的努力下,不僅修復被定為三級古蹟,也搖身一變成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它剛修復時,我曾經來參觀過,這回帶著JY一起來拜訪日本的湯屋世界。兩層樓的建築,入口設在二樓。無料參觀的博物館,以換鞋玄關來迎接客人。與八年前一樣,溫泉博物館是要穿著拖鞋探訪的。環繞二樓一圈的,是木質地板迴廊。

有那麼一瞬間,彷彿看到穿著和服的藝妓踩著小碎步迎面而來呢!

二樓的主體,是一個當年供人泡完湯休息和用餐的榻榻米大廳。讓我想起過去到北海道玩時,穿著浴衣在這樣的榻榻米大廳跪坐吃由小碟小盤組成的日式傳統晚餐。

這個溫泉浴場的外觀也許歐化,這榻榻米大廳和紙窗門可是散發十足的日本風情。

信步下到一樓。這天,似乎有攝影社團到北投公園外拍,還備有模特兒。紅黑條紋裙配藍色褲襪加高跟鞋,還有背景幾乎上百年的建築,這可是奇幻的組合呢!

溫泉博物館的一樓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層層的窗櫺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只可惜拍不出眼睛看到的立體和深度感。

一樓的主體是溫泉大澡池,當年這是男客才能享受泡湯的地方。

大浴池的兩側,有彩繪玻璃拱窗,在這樣的地方泡湯,應該可以心滿意足地說聲“気持いいですね“吧!

大浴池的一端,陽光從方形推窗灑入。

曬曬太陽泡泡湯,真是人間一樂。

大廳一角,可以倚窗沈思。

窗外,是公園滿眼的綠。


浴池旁的拱型迴廊,可是時光隧道?

連接一二樓的木梯,很有味道。

讓我想起高中也建於日治時代的校舍。

回到二樓,倚欄吹風。

這個湯屋歌舞昇平的時代已經遠去。

只留下這百年建築,繼續見證台灣歷史。
與JY一人一機欣賞自然和建築,回家後可以比對兩個人的影像想法,是個有意思的經驗。總覺得他拍建築比我有point of view和想像力。現在數位相機人手一部,每個景點都可以找到數不完的部落格文章介紹。不管相機或鏡頭高檔於否,有point of view和想像力的照片最能打動我心。想起在美國的時候很喜歡看Project Runway這個選拔新銳服裝設計師的節目。節目主持人、導師和裁判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參賽者的作品是否有point of view,還是有前人的影子或是市面上的泛泛之作。雖然沒有要靠攝影為生,但希望沒事拍兩張的玩票下,有一天也能培養出自己的point of view啊!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新年健行—軍艦岩丹鳳山縱走“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6 Comments:
你拍的照片也很不錯ㄚ! 能兩個人一起互相切磋, 是很美好的經驗哩!我和外子到野外的模式也是如此, 在同樣的場景中, 欣賞不同的觀察角度與趣味.
之前的圖書館介紹, 已讓我對北投非常感興趣, 加上這篇溫泉博物館, 北投對我而言, 愈來愈迷人了!
你要不要向交通部申請個"觀光大使"的身分呢?
談到攝影,不分國籍、種族、宗教、性別、黨派,到處都充斥著一種迷思,那就是器材很重要。看到好照片,99%的人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那是什麼相機/鏡頭拍的;攝影愛好者在路上遇到拿相機的人,也常忍不住去看一下那個人拿的是什麼相機。
我認為,攝影不只是一種操控相機的活動,有靈魂的照片的獨到之處通常在於攝影者是如何觀看這個世界,而不是他用哪牌哪款的相機。
为什么是女巫的故乡啊?
这次的照片都很有point of view,比较下来,我好像也更喜欢JY的,尤其是第一张
能兩個人一起出去拍照,再回來分享不同的取景及觀察角度,真是的是很享受也是很容易進步的方法,我也一直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伴。
說到好相機,聽過一個靠攝影吃飯的朋友說過,「好的器材,只是提高你拍出成功照片的機率,或者能在更多更廣的條件下(ex 光線)拍出成功的作品」。從某些狀況來看,好器材確實是有其優勢的,例如運動及野生動物,但不表示point-and-shoot的相機拍不出好東西,更不表示好器材一定能拍出好東西。
能讓自己對事物有不同的洞察力,才是真的重要的,不然也只能拍出一些漂亮但是沒有故事的相片了。
第一張相片馬上攫住了注意力!! 好照片=)
To Treeamy,
謝謝鼓勵!我想許多couple都愛拍照的,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藉著影像了解另一半的思考,果然是十分美好呢!
北投其實很有觀光本錢,如果不要看亂七八糟的溫泉旅館,真的是很值得一遊的地方。
哈,過獎過獎。他們大概都是選名人來代言吧!
To Aloha,
這麼一說,偶爾有人問我器材,是不是可以當作被肯定拍了些好照片的指標呢?
有時我感到害怕,因為相片洩漏了我對世界的看法,有點暴露自我的感覺。希望人生的歷練可以讓我拍出有靈魂的照片啊!
To Cloudsnow,
那是因為“北投“是原來居住在此原住民對此地的稱呼,意為女巫居住的地方(因為地熱而煙霧繚繞的關係)。是不是讓人對此地充滿幻想呢?
我也覺得JY比較會拍建築,所以選了他的照片當刊頭。對我來說,point of view很重要,不然跟一般的到此一遊照就沒什麼不同了。
To Ross,
你也很幸運呢!哪天貼一篇兩人拍的版本比較來看看吧!
你說得對極了,像JY就是用point-and-shot小相機拍照的。有故事性的照片,才能捉得住人心啊!可是,用了快三年的30D,我最近好想換5DII......
To Litshu,
選這張照片當刊頭的我,算不算有一半功勞?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