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015

光之殿堂—公東聖堂

IMG_0247 在歐洲旅行,探訪過不少教堂。不是基督教徒的我們,是為了教堂的歷史、建築或裡面埋葬的人物而去。而最被感動的一次經驗,沒想到卻是在自己國家裡、位於一間技職學校中、至今不到百年的小教堂—公東聖堂。 IMG_0223 之前說過,身為科學家的我人生所追求的是單純的真善美。難以解釋又不合邏輯的東西不會輕信,有目的的行善難說服我,對於介於人與神間的神職人員角色更感困惑。然而,卻屢屢被隻身離鄉背井(甚至過世後也葬在歷久他鄉是故鄉的國外),為外國人奉獻一生傳教士的故事所打動。也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眼前這座瑞士建築師達興登(Justus Dahinden)所設計的小聖堂就更感興趣了。 IMG_8139 當得知一般旅人也能登記參觀聖堂,莫不興奮不已。這天,跟著一群不知各懷著什麼理由前來的參觀者一同步入聖堂,聽取導覽人員的簡介。 IMG_8130 雖早就從「公東的教堂」一書得知聖堂模樣,一進入這神聖的空間中還是激動不已。這座聖堂,果然很不傳統呀! IMG_0258 不對稱的內部空間,目光焦點是遠端的祭台與牆上的基督像。 IMG_0191 與一般天主教堂裡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不同,公東聖堂裡的基督僅以十字呈現,背後並無十字架,象徵祂已復活。雙手開向望著祂的人們,似乎說著「歡迎來到我的殿堂」。鐵鑄的基督頭上戴著荊棘,造型很具現代感,甚至給我外星人的想像。 IMG_8155 與基督像不在同一直線上的,是鐵鑄的祭台。 IMG_0188 祭台正中央,是象徵贖罪的羔羊,造型同樣充滿現代感。 IMG_0189 讓祭台有自然採光的訣竅,在於頂上的這排氣窗。 IMG_0215
聖堂本體,同樣以自然採光。我喜歡這樣的設計,似乎在聖堂中祈禱的聲音可透過這開口通往外界。 IMG_0262 聖堂裡另一個視覺焦點,是那一整面的彩繪玻璃。 IMG_0233 那是由Albert Wilder設計的十四面苦路(Stations of the Cross)圖。 IMG_0183 這十四面彩繪玻璃,對教徒而言是述說著耶穌人生最後一刻的故事。對這個空間來說,則是引入美妙的光影變化。
 IMG_0201
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投射在聖堂內的光線真是美極了。 IMG_0198
可說是給追逐光影眼睛的饗宴也不為過。 IMG_0257 趁著人潮逐漸散去,我終於能夠靠近這十四幅彩繪玻璃。這四幅是第一到四處苦路,分別象徵比拉多審判基督(左)、基督背負十字架(上)、基督第一次被十字架壓倒(左下)和基督遇見母親(右下)。
 IMG_0256
接下來是五到七處苦路圖,分別是外方人西滿幫基督背十字架(左上)、聖婦為基督拭容(左下)和基督第二次被十字架壓倒(右)。 IMG_0255 八到十處苦路圖,背十字架的基督勸慰悲痛的婦女們(左上)、基督第三次被十字架壓倒(右上)和基督被剝奪衣服(下)。
 IMG_0254
最後是十一到十四處苦路圖,空白的第十一面乃因1965年時遇颱風而損壞、基督死於十字架上(左下)、聖母擁抱基督屍體(右下)和基督被埋葬(右上)。發現它們可不同於傳統寫實取向的苦路圖,而是充滿抽象甚至插畫感。非常可惜的是,當年無人記錄第十一面苦路的設計而無法修復。JY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題材,可以試著寫一個關於這面缺失苦路彩繪玻璃的小說哩! IMG_0196 這座隱身東海岸的教堂,它背後的故事與建築同樣精彩。不管是傳教士、教眾、建築師、攝影家或一般大眾,相信它帶給我們的就是真、善、美!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東海岸的建築瑰寶—公東的教堂"

標籤: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