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中的樂音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在美國的時候,我們最愛看的頻道就是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也就是公視。很多關於西洋藝術的知識,來自溫蒂修女(Sister Wendy Beckett)的節目。在她淺顯易懂的話語帶領下,外行人也可一窺藝術的堂奧。一幅幅西方繪畫,距離也不再遙遠。所以到世界上任一大城旅行,美術館是必排的行程。站在這些百年古畫前,除了觀察美的展現和學習大師的構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欣賞的角度。這回,JY自訂了兩個賞畫主題:一是古畫中的樂器,二為古畫中的動物。先來看看古樂器吧!

從流傳下來的樂譜中,我們大約可以知道歷史上每個時期的流行音樂為何。而演奏這些音樂樂器的外觀,則可以從同時期的繪畫中探得端倪。JY與我是巴洛克之前古樂的愛好者,能夠從畫中見到古樂器的長相,實在是很興奮。

在拍回來的畫當中,最常出現的樂器就屬魯特琴(lute)了。魯特琴的聲音比吉他鬆一點,是古樂裡經常使用的樂器,我很喜歡它的音響。

再來這張畫中,則可見到揚琴、豎琴和木管樂器的蹤影。聽了幾場世界音樂演出後,發現發源自中東的揚琴流傳範圍遍佈世界各地呢!

另外,就是古小提琴。

演奏方法和外觀已經跟現代小提琴相去不遠。

最後,則是風笛。它也是古樂和世界音樂中常見的樂器。
從古畫去研究各種事物的歷史,看來真是有趣的一種方式哩!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尋找維梅爾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標籤: 難得小旅行
4 Comments:
真有趣,我也喜歡觀察樂器:)
我喜歡風笛的聲音....
看你的blog真的是一種享受!拍得真好!解說得也好!盯著MONITOR竟像是身處那古畫前了呢!
To 聚水藏風,
有志一同啊!
To JH,
嗯,很有味道的樂器。
To 小虎咖啡,
說得我要臉紅了,很高興引起共鳴啊!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