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2006

我愛紀錄片—觀Born into Brothels有感


最近JY在網路上發現電影“喜馬拉雅“導演Eric Valli有一新作“The Trail“將在台灣上演。我倆尋遍網路,想找出西雅圖地區的上映時間,就是找不到,不知何時才能欣賞到這部電影。似乎,在商業電影工業發達的美國,要看到外語片或是紀錄片,並不像台灣這麼容易。當初在安亞伯,有個八十多年的老電影院Michigan Theater會上映一些非商業片,還有機會在台灣上映過那些我想看的外語片或是紀錄片後,看到這些電影,所以已經可以偷笑了。現在在文化沙漠的西雅圖,真是不知該怎麼辦?只好租些嚮往已久但還沒看過的外語片和紀錄片回家充實心靈。
我愛看紀錄片,因為它比一般電影多了真實感,也就更為撼動人心。Born into Brothels,是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得主,記錄了八個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裡的小孩學習攝影的故事。紀錄片的導演之一Zana Briski,本在1997年到加爾各答紅燈區拍攝當地妓女的生活,進而認識了這些妓女們的小孩。這些小孩因為出生背景的關係,很少當地的學校願意讓他們入學,而過著被周遭大人打罵虐待、為他們打雜,甚至年紀輕輕就被迫加入賣淫的行列。當Briski在此從事影像記錄的時候,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孩被她的相機所吸引,進而和她建立起友誼。她突發奇想,想知道透過這些小孩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因此開始教這些小孩攝影,而有了Kids with Cameras這個非營利組織。給他們一人一部傻瓜相機,教他們基本攝影技巧。她驚訝地發現,這些小孩拍出許多好照片,有鮮豔的色彩,有趣的構圖,張張照片都在說著故事。藉由學習攝影,也讓這些小孩建立起自信和對人生的希望。Briski雖不是社工人員,但她到處奔走,希望這個世界和他們的家庭能給這些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進入學校求學。藉著孩子們拍出的充滿生命力照片在世界上拍賣,讓孩子們擁有受更多教育的基金,讓他們有翻身的機會,而不用再像她們的奶奶和媽媽一樣,成為妓女。
看了這部電影,真的會被孩子們拍出的照片所感動。他們拍攝的題材,多是取自生活周遭,很有新聞攝影的氣氛。你也會發現,當給予社會底層的孩子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他們的改變,他們所激發的潛力是無可限量的。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社會的不公,但也呈現出希望的訊息。
影片當中有一幕,讓我很有感觸。Briski將孩子們的照片帶到紐約展覽並拍賣。看到穿著高級小禮服的貴婦拿著香檳,穿梭在展出照片的高級藝廊內,是一幅多麼諷刺的畫面啊!也許他們的捐款可讓孩子們受更好的教育,但這樣的畫面是多麼不搭啊!
回頭看看自己所拍的照片,因為興趣和個性的關係,總是拍自然題材的多,人像的少。也許,這部影片會啟發我開始嘗試攝影的新領域,讓影像更接近土地和生活。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做些純科學的研究,到底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實質貢獻呢?比起這些孩子,我們像是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也許,我們應該試著對這個世界,再多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相關訊息,請看“Born into Brothels“。

藝文手札上一篇“ 重新發現綠島小夜曲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