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20

蓋在硫磺坑口的養老院?—陽明山中山樓

IMG_0081跟白雲瀑布打過招呼後,我們繼續沿著仰德大道上行。600公尺後,來到陽金公路90度大轉彎之處、日治時期為草山林間學校,戰後成了老國代開會選總統的陽明山中山樓前。 IMG_0120 隨著冷戰的結束,號稱民主燈塔、實質專制的中華民國也無法抵擋20世紀末席捲全球的民主化潮流。1996年總統改為公民直選後,只剩下修憲功能的國民大會在2005年正式告終,不再有國代來去的中山樓改由國立臺灣圖書館管轄,向一般民眾敞開大門,可參加定時導覽入內參觀。雖然對政治遺跡興趣不大,從小不知經過這裡幾次的我們,決定來去一探究竟。從大門往更高處的中山樓所在,還得繼續走與磺溪平行的600公尺車道。河對岸,有建於1957年的松柏村。在中山樓興建之前,中國國民黨在此設立名為「陽明山莊」、培訓幹部用的革命實踐研究院。松柏村,就是眷屬宿舍區。 IMG_0079 一路上爬,一棟北方宮殿風圓形建築出現在眼前,那是建於1961年的青邨圓講堂。在那個黨、國、軍不分的年代,這裡是國防部陽明山莊視聽教室。現在,看起來像荒煙蔓草中的廢墟。 IMG_0116 過了圓講堂不遠,1965年由建築師修澤蘭設計的單檐歇山頂中國宮殿式建築中山樓以一種違和之姿現身。會在陽明山上蓋一座「宮殿」,是時任總統的蔣介石為了紀念孫文百歲誕辰並發揚中華文化,且國家需要一棟具舉行大型會議與接待外賓功能的場所而下令興建。老蔣喜歡在台灣各處風景優美的地方蓋行館是眾所皆知之事,位在盆地北郊的陽明山氣候涼爽的確是夏日辦公處的首選。但陽明山位處火山地形,中山樓更是選址於硫磺坑口上。風水再好,在這裡蓋大樓其實相當不智。不僅建材容易腐蝕,不時飄來的硫磺味更是讓人聞得頭昏腦脹啊! IMG_0087 落成後,位於一樓長60公尺、寬28公尺,高9.5公尺的600坪中華文化堂,成了國民大會的議場所在。導覽的第一站,就是這個我民主意識萌芽的小時候,憤怒地從電視上看到那些掛著點滴與尿袋的老國代以拍手方式「選舉」新任總統的地方。這些老國代,是1947年在中國選出的第一屆。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遷居台灣。為了象徵中華民國政府猶有中國主權,這些民意代表從此無法改選,任期無限延長,被人笑稱萬年國會。直到1990年「野百合學運」後,任期長達43年9個月的老國代才領著豐厚的退職金下台一鞠躬,國會全面改選。任何腦筋正常的人,面對上述現象可以不憤怒嗎? IMG_0088 參觀完已從歷史舞台落幕的中華文化堂後,我們繼續在中山樓內探索。當年用途之一是「祝壽」的建築,內外充滿象徵吉祥的福祿壽元素。這些紅的綠的建築語彙,實在不是我的菜。 IMG_0091 沿著階梯,下一站是三樓的國宴廳。據說因為位處硫磺坑口,當年用餐的銀器得不時更換哩!失去國宴用途的巨大空間,如今處處漏水。 IMG_0096 同處三樓的圓廳,是過去招待來賓品茗之處。 IMG_3643 看起來冰冷難坐的座椅,擁有華麗的貝母裝飾。 IMG_0100 圓廳外,有蔣介石題字的中山樓匾額。 IMG_0097 往外望,可見紗帽山。 IMG_0101 繼續沿著宮廷風階梯回到一樓。 IMG_0102 來到過去蔣介石私人辦公室以及與將領進行早餐會報的西廂房,舉行高級軍事會議的會議廳,和接見國內外貴賓的會客廳參觀。雖然乍看之下算是維持得不錯,還是無法掩蓋人去樓空的孤寂。

 IMG_0114 

探索完中山樓,我們沿著樓前階梯,下到同為修澤蘭設計的青邨國建館一帶。 IMG_0109 階梯下的圖騰裝飾,是整個中山樓我最喜歡的地方。 IMG_0110 建於1959年青邨國建館為U字型合院,過去為國防部陽明山莊圖書館。現在,破敗如廢墟。 IMG_3662 在陰冷天參觀中山樓,這裡給我魔界的想像。彷彿不趁著天黑前離開,就會遇見入夜後在此開趴的神怪。 IMG_3663 下山時走另一側的車道,來到建於1956年的介壽堂。顧名思義,這是為了慶祝老蔣七十大壽而建,當年做為舉行軍事會議與接待外賓之用。最特別的,是介壽堂前牛奶色的溫泉日月池。 IMG_0119 以及前方空地上的八卦升旗台。仔細看,升旗台座上的是國民黨徽而非光芒沒頂到邊的國徽,再次見證黨國不分的歲月。 IMG_3665 揭開中山樓神秘面紗後,不禁莞爾把建築蓋在硫磺坑口的國民大會,是預知萬年國會的發生、硫磺氣有益養老嗎?這樣的設計,實在是太幽默了。也更加證明民主化與轉型正義的重要,若沒有時代青年們的衝撞,現在我們也許還繼續活在北韓一般的世界裡。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路邊撿到一個瀑布—白雲瀑布"

標籤: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