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聚落洋樓群
人稱「有水頭富,無水頭厝」,來到水頭聚落當然不能只看得月樓與鳳毛麟趾,來探探這裡的洋樓群吧! 重視教育的華人,當環境變好後就會興學透過教育讓子弟得以在社會上更上一層樓。在得月樓正前方,就是旅居印尼的水頭黃氏宗親於1931年集資籌建的金水國小。既然資金來自南洋,建築造型也屬「番仔樓」設計,立面山牆上有著十足西方風味的花鳥與天使裝飾。 只有一層樓的金水國小,為回字形格局,校園正中為一講堂。 不知現在教室內的課桌椅是否為當年的元件,它們的造型就像歐美影集裡舊時代的模樣。
我喜歡園拱造型的門窗,總覺得這樣多了一絲優雅,不知為何現代建築似乎不再使用此元素了。 在金水國小與得月樓間,還有一棟粉紅色外牆的建築,那是建於1934年的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它是水頭聚落最大的洋樓,氣派的外觀讓我想到西方貴族宅邸。
爬上二樓,可俯瞰金水國小。
現在的它,是風獅爺文物坊。 穿過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來到一旁的僑鄉文化館。這棟閩洋民居,最早是清乾隆年間由黃俊所建,後來轉手黃廷瓢,於1936年增建護龍洋樓。 僑鄉文化館的外牆上同樣裝飾著馬約利卡瓷磚。「馬約利卡」彩繪瓷磚原產於西班牙,之後傳入西歐,並隨著海權擴張引入眾殖民地,或於明治維新時傳入日本。在1920-35年間,成了台閩地區新建建築蔚為流行的外牆裝飾。在金門,時時可在老屋發現它們美麗的身影。 從二樓回望黃輝煌洋樓。 僑鄉文化館以及金門許多洋樓的窗戶都有照片中的特色雨遮,它們的造型總是讓我想起威尼斯。 跟金水國小一樣,這棟洋樓的山牆也有花鳥裝飾。 再往東走,來到建於1935年的黃乃甫番仔樓。從門扁「紫雲衍派」可知這一帶多是黃氏族人的居所。
隨意走一圈,可以發現金門的老建築保存比台灣好得多,讓來金門目標之一為收集水彩題材的JY可以好好發揮一番。
索性把他畫水頭洋樓群的幾張作品一併收錄在這篇吧!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來去百年古厝民宿住幾晚—鳳毛麟趾"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