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濕地公園賞鳥趣(下)
溼地公園的鳥況相當不錯,我們在午餐前後分別走了一圈,希望能多與鳥朋友打照面。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第二次探訪其中一座賞鳥小屋時,近距離見到了大勺鷸和這個我愛的畫面。
溼地公園裡的陸鳥族群,以香港常見留鳥為主。一走進步道,馬上被我暱稱香港區鳥的紅耳鵯包圍。
牠們相依偎的模樣相當可愛。
另外,也首見中國南方留鳥白喉紅臀鵯。
三人行,會不會太擠了點?
黑臉噪鶥,也是中國南方常見留鳥,亦是本日新種之一。
台灣屬於籠中逸鳥的鵲鴝,在香港則是常見鳥種。
照片中的這隻西伯利亞石䳭(很像台灣冬候鳥黑喉鴝),花了我們好一陣子才辨識出來。牠在香港屬於過境鳥或冬候鳥,也是此行新種之一。
每次辨識鷚科的鳥都很頭痛,這隻樹鷚榮登此行新種名單,牠在香港也是過境鳥或冬候鳥。
褐頭鷦鶯
和綠繡眼則是台灣海峽兩岸都可見的鳥種。
接下來是水鳥的部份。這隻池鷺,像是溼地公園員工般盡職地出現在步道旁。
各種野鴨優游於水澤之間。
拿起望遠鏡仔細辨識,興奮地發現我找了一整季的白眉鴨(畫面正中)。
那對白眉真是醒目。
這裡的黑面琵鷺也不少。
反嘴鴴(在香港稱做反嘴鷸)和牠美妙的倒影。
這趟香港賞鳥行,可能是到目前為止見到最多鸕鶿的地方。
鸕鶿飛行照。
捕到大魚的蒼鷺。牠在岸邊踱了好一會步,才好不容易把到口的食物調整好下肚的方向。
除了鳥兒外,溼地公園還有個人氣明星「貝貝」。這隻小灣鱷當然不是原生種,而是在2003年11月於香港新界西北邊的山貝河被人發現。貝貝不會說話,無法告訴我她身世為何。合理的推斷,應該是當成寵物而被非法進口,之後被放生或從籠中逃逸。被捕後,她被命名為貝貝,落腳溼地公園。
在這個不斷讓我想起關渡的溼地公園裡賞鳥,收穫豐碩。比起關渡,香港溼地公園的規劃更為完善。步道帶領人們進入各種地形,賞鳥小屋和賞鳥牆也設置在恰到好處的地方,裡面還架設有單筒望遠鏡呢!來到這裡,不會抱怨賞鳥小屋離鳥太遠或被樹擋住而看不到鳥。如果要讓民眾認識溼地和鳥,就不該以防小偷的心態來阻止遊客與鳥相見不是嗎?而這點,就是關渡最讓我感到可惜的地方。雖然我有關渡的全年通行證,每次想到去都見不到什麼鳥,就讓我們減了興致。所以,如果有機會到香港,又想找個交通便利的入門賞鳥點,溼地公園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香港濕地公園賞鳥趣(上)“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4 Comments:
我上個月到泰國位於中部的濕地,有空時你應該去看看。令我大開眼界!
聽起來很誘人,我們也在考慮冬天到馬來西亞賞鳥呢!
最後看到鱷魚
嚇了一跳
其實她可是鎮守濕地大門呢!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