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堤防賞鳥記
回頭整理這篇的時候,再次慶幸自己做了帶長鏡頭旅行的決定,因為在荷蘭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就是運河裡的水鳥。
話說我們荷蘭之旅的起點,是鹿特丹市郊的小孩堤防。只要有水,就有機會見到水鳥。看到水面的鳥影,可比見到世界文化遺產小孩堤防的風車群還要興奮。在小孩堤防運河上首先迎接我們的,是賞鳥名單上的新種—冠鸊鷉(Great-crested Grebe)。
看那超炫的”髮型”,就可知道牠名字的由來。
在台灣,牠可是稀有的過境鳥。
夏季,還能見到身穿花花衣的冠鸊鷉寶寶。
冠鸊鷉屬於早熟性鳥類,也就是一孵化就會游泳,亦步亦趨地跟著成鳥。
稍與成鳥分離,就會發出”哭聲”。這可是標準的”哭餓”嗎?
就像條件反射一樣,成鳥聽到”哭聲”也會做出回應。
「媽媽,我再也不要跟妳分離!」
我躲在蘆葦叢裡,近距離觀察冠鸊鷉一家。可惜,沒見到成鳥將小鳥背負在背上那著名的畫面。
這隻可是稍微大一點的冠鸊鷉幼鳥嗎?
另外一個新種,是飛行姿態優雅無比的燕鷗(Common Tern)。
牠們凌空停滯在靠岸邊的河面上,專心盯著獵物準備打獵。
這兩種美麗的鳥,可說是荷蘭送給我們的最佳見面禮。
走在小孩堤防的河岸步道上,時時可見鸕鶿在風車葉上曬翅膀的畫面。
雖然鸕鶿已是老朋友了,這樣的場景可不是到處都有的。
這裡還有仙風道骨般的大鳥蒼鷺。在台灣屬於冬候鳥的牠們,上星期在關渡已經見到牠的蹤影。
天空,偶有Greylag Goose編隊飛過。野生雁鵝飛越天際的景象,可說是我離開北國後最最想念的畫面。住在安亞伯的那幾年,這樣的鏡頭提醒著我秋天的到來。
今年,我又會與隨著鋒面南下的哪種候鳥相遇呢?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繼續看鳥“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