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010

台北?藝術??潛意識???—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IMG_0022
身為老台北,又在公館唸了四年書,這裡竟然還有一座我所不知的小山村—寶藏巖。上週末,這個在我台北地圖上屬於未知的角落,被官方改造成國際藝術村,盛大舉行開幕活動,讓JY與我決定去探探。
IMG_0002
搭了捷運來到公館站,在最近也外觀大改造的水源市場前領取活動相關說明。等會要帶領踩街活動的表演者,不知是打扮成第五元素還是阿凡達裡的外星人,成為大夥的目光焦點。
IMG_0005
公館,已經接近台北盆地的南緣,在新店溪畔有座名為觀音山的小山丘。早在17世紀末,已經有福建漳泉移民在此活動,並在此蓋了名為寶藏巖的廟。二戰結束後,這座展望良好的小山頭成了軍事重地。基於地利之便,隨國民黨來台的軍人與其眷屬,逐漸在這座小丘上建立自己的家園。經過六十年時光後,這裡成了違章建築林立的城市邊緣小山村。由於此地屬於行水區、這些雜亂無章的房舍又是違建,台北市政府在1980年代將此地劃為公園預定地,並展開拆遷計畫。多年下來,這裡不僅是老兵的棲身之所、還吸引了尋求廉價住處的學生與藝術家的家。在居民拒遷和社區營造社團抗議奔走下,這塊區域終被台北市政府訂為歷史聚落,逃過了被拆除的命運,並計畫改造成國際藝術村,於2010年10月2日這天開始試營運。

從水源市場旁的巷子轉進汀州路,往南走在碰到福和橋前右轉進入汀州路三段230巷,沿著這條山麓旁的馬路往上走,就會進入寶藏巖聚落。既然被規劃成國際藝術村,村口處的圍牆上多了一幅聚落地圖。
IMG_0032
寶藏巖古剎像是聚落守護者般座落於村口。如果不往上走,可直通新店溪畔的單車專用道。
IMG_0008
再往前,見到這排台灣常見的綠信箱,就來到聚落區。
IMG_0007
IMG_0020
往前望,典型的台灣老房子佔滿了山頭。
DSCN6538
往裡面走去,沒有規則也無美感可言的房子出現在眼前。
DSCN6539
層層疊疊的住家,由階梯相連。這裡可是台北市的九份?
IMG_0016
往西望,見到的不是海,而是水源快速道路和新店溪。
IMG_0012
但這裡不是九份,當大部分的居民遷走,傾倒的房舍拆除,這裡沒有人氣也沒有靈魂。
DSCN6532
寶藏巖計畫,是聚落與藝術共生。但整座山村,只剩22戶人家。很好奇,要怎麼做到輕聲慢行不打擾居民,又讓大批遊客往來村中狹窄走道、在此舉行藝術活動呢?而那些讓此地號稱台灣調景嶺的國旗和老兵,又到哪裡去了呢?
IMG_0018
如今,”家庭電影院”的白牆前,多了手工餅乾的推車。
DSCN6537
崎嶇難行的走道,加了毫無當地特色的鐵欄杆階梯。
IMG_0011
國際藝術家們在村中角落設置的藝術作品,與聚落的關係在哪?
IMG_0014
在一棟廢墟裡出現的Fortune Cookies,對我來說真是畫龍點睛啊!要知道,所有在美國的中國餐廳在飯後都會送上附有籤詩的餅乾(fortune cookie),但在台灣和中國根本就沒這樣的習慣。在寶藏巖裡胡亂走了一圈後,實在搞不清這些藝術作品與當地的連結在哪,感覺相當突兀。而這Fortune Cookies之於中國菜,就像這個國際藝術村之於台北一樣。
IMG_0023
更讓我驚訝的,是這個活動是趕出來的嗎?許多地方仍在施工,鋼筋外露,連草地都新鋪到拒絕讓人踩踏。而韓國草的草地,也是與當地環境一點關連也沒有啊!
IMG_0035
不知是不是因為是國際藝術村的關係,當天有許多外國人來共襄盛舉。寶藏巖古剎前的表演,是外國人在唱搖滾樂,一旁還有老外在烤肉。感覺起來,這個活動一點也不台北也不寶藏巖,還比較像是台北外國人自high的派對。
DSCN6543
寶藏巖最被人拿來說嘴的,是2006年紐約時報報導來台北就應拜訪101和寶藏巖。我不知道紐約時報選這裡的理由何在,是為了與101做對照嗎?另外一個”國際化”事蹟,是芬蘭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在探訪過寶藏巖後,讓為這裡像是台北人的閣樓和潛意識。走了一圈下來,JY與我滿臉問號。寶藏巖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如何能代表台北人的潛意識?看到大批拿著高檔相機四處煞有其事拍照的人群,更是讓我們想逃開。只能說,現在的寶藏巖,既不藝術、也不台北,更非你我的潛意識。就像照片裡那位大哥的表情一樣,we don’t get it, we are totally lost。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山坡上的校園

標籤:

10 Comments:

At 10/05/2010 11:11:00 下午, Blogger ALOHA said...

的確是滿不倫不類的。
感謝你的報導。

 
At 10/06/2010 02:19: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其實可能只有我們倆覺得怪怪的啦~:P

 
At 10/06/2010 03:14:00 下午, Anonymous 妮基塔 said...

你見著真實,細緻寫下真感,棒。

 
At 10/07/2010 04:58: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謝啦~

 
At 11/02/2010 11:13: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紐約時報報導之時為2006年,當時狀態拆遷狀態尚只有較靠近河邊的居民(但也高達五十戶左右)。當時似乎居民跟藝術工作者之間的生活可以說是比較有所謂的生活感。但今天現在2010所看到的景觀狀態,是剩下12戶原居民的狀態了..所謂共生已經是鳥屁蛋的謊言了。

 
At 11/04/2010 04:01: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原來如此。

 
At 11/29/2010 05:57:00 下午, Blogger Unknown said...

我也來附和一下~

 
At 11/30/2010 01:50: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不知兩個月過去,有沒有什麼改變呢?

 
At 12/04/2010 07:49:00 上午, Blogger Sand said...

的確不是屬於台北的記憶,外國人看台灣總是擅作文章.
整修後雖不致破壞原有聚落型態,但是新添的水泥,鋼條,木扶手,也與舊聚落格格不入.把60歲的老婆婆拉皮成30歲的熟女實在奇怪.
最值得我視線停留的反而是寶藏巖寺本身,雖然現在的外觀是近代重修後留下的(從結構,用料,材質都非如市府所說清朝留下)但是整體設計之美倒有別於傳統的台灣寺廟.

 
At 12/06/2010 03:38:00 下午, Blogger Euphtw said...

我也覺得那座廟修得太新了。這裡的一切,讓人忍不住感歎啊!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