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鎮之旅—洋樓篇
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鹿港,除了漢人移民所留下的古蹟外,也有近代日治時期「新建」的洋樓。 其中之一,是拆除萬春宮後、於1928年建成的公會堂。 兩側為洗石子外牆迴廊的公會堂,當年的功能為民眾聚會場所。 戰後一度成了KMT鹿港黨部之用,好在現在恢復原本目的,成了藝文活動的所在。 而鹿港洋樓代表,首推1919年由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辜家所建的辜顯榮宅邸。 擁有馬薩式屋頂的恢弘洋樓,在1973年後捐出,成了展示當地文物的鹿港民俗文物館。
洋樓的外型很有森山松之助作品,如台灣總督官邸、總督府、與台北、台中、台南州廳的味道。 探訪鹿港古蹟一天後,在庭院陽傘下喝杯咖啡很不錯。 洋樓後方,另有一二進一院的古風樓。 其保有鹿港傳統街屋的建築特色。
想想也只有大戶人家,可以過著東西合璧的生活。
套句現代流行話語,此謂「有錢人的想像力」? 繞一圈回到洋樓中,若不說破,很有到歐洲旅行的感覺。 這個中庭,讓我想起在義大利走探的歲月。
鹿港一日遊,彷彿是台灣三百多年來的縮影。
想起最近大量閱讀西方人筆下的近代台灣面貌,清國派駐台灣的官員大多貪污無能、漢人為了生存社會往往呈現無政府狀態,對照明治維新後統治台灣的日本,絕對是天壤之別。曾協助日軍進入台北城的辜顯榮歷史定位該如何評斷,就看從什麼角度切入了。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鹿港小鎮之旅—大廟小廟篇“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