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尋瀑(下)
探訪完小隱潭瀑布後,我們回頭往後山公園走去。 在王陽明銅像旁,與這隻頗有青銅器風的「馬」重逢。想起小時候有張自己騎在它上面的到此一遊照呢! 不過在一旁草地上覓食的Malayan Night Heron,兒時可就不常見了。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讓俗稱「大笨鳥」的牠現在可以遍佈整個台北市呢? 來陽明山一定會遇見的鳥,非Taiwan Blue Magpie莫屬。牠在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公園一角、也就是園區內的迷你小瀑布旁不知撿到什麼遊客留下的食物,在有水樹洞裡浸一下吞食。 繼續往光復樓方向走去,發現野牡丹開了。 小溝澗旁的水鴨腳秋海棠嬌豔動人。 不管是顏色還是質感,都為滿山的綠增添變化。 有水的地方就有台灣山林常見的鼎脈蜻蜓。 穿過很有公園風的這區後,來到地標花鐘旁。繼續沿著中興路往此行下一個目標:大屯瀑布而去。我理解這一帶自日治時期就是民眾遊憩之地,成為國家公園更是1985年之後的事,園區內有不少在那之前就生活於此的人家。但是,花鐘旁的車道邊有隨意搭起的攤販棚架真的是合法的嗎?更不要說這幾個月重回這裡走動,想要查詢景點與植物資訊時,發現國家公園的官網這類的訊息不是沒有、就是照片毫無解析度可言。這個離臺北市最近的國家公園管理處,真的有好好在做事嗎?沿著車道前行三百公尺,即來到進入大屯瀑布的步道入口。順著山腰步道往前走,就會抵達大屯瀑布。磺溪在這座狹窄陡峭的山谷切割出一連串的瀑布,我們首先見到的上層。比起瀑布,更吸引我的是眼前這座看起來很有歷史的石橋。它是1928年為了解決台北飲用水不足而打造的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草山水道系統引水用的第一水管橋。 沿著溪畔步道,可以抵達橋上。這裡因為是溪谷,瀑布兩側的步道都相當陰暗潮濕,許多步道都呈現滑動毀損未修的狀態。我們沿著對岸的步道往上走一小段,到山壁上刻有「青春嶺」三字的地方回頭下行。 一路陡下,一旁就是大屯瀑布群的隆隆水聲。然而可以眺望溪谷的岔路不時被封鎖線圍起,告示寫著有崩塌危險勿近。這裡顯然是個老牌景點,但呈現步道不修的放棄狀態實在讓人不解。陽明山國家公園,你到底在幹什麼?
小心翼翼走過歪斜步道下抵湖山路二段,這條可以出北投的路可說是陽明山的後門。兒時印象的牌樓還在,想起上一次靠雙腳走過這裡,是高中的行軍活動。
回家前,順道在下游此行的第三座、行義路旁的情人瀑布旁停車拍照。
既然這天是尋瀑行程,同場加映陽明山區的其他瀑布影像吧!這一座,是山仔后往擎天岡半路上的絹絲瀑布。
在磺溪更下游,離我家最近、也被我視為「秘密基地」的翠峰瀑布。
仰德大道邊的白雲瀑布。 最後,是自從發生落石傷亡意外就被國家公園封閉無法靠近的聖人瀑布。陽明山區的瀑布還不止於此,此刻只能等待疫情緩解後再去踏尋了。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草山尋瀑(上)“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