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中心的驚喜
在烏敏島度過一個收穫豐碩的早上後,我們搭渡船回到本島的樟宜村(Changi Village)。大夥都餓了,Mantamola帶著飢腸轆轆的賞鳥人來到碼頭旁的小販中心(Hawkers)覓食。一聽到小販中心四字,讓我重新提取四分之一世紀前的記憶。當時來到新加坡當交換學生的我,也曾在Host的帶領下在學校對面的小販中心吃過午餐,而認識了這可說是充滿新加坡特色的一項設計。所謂的小販中心,就是在許多新加坡街坊都會出現的熟食區。由眾多族裔攤子集合而成的小販中心,感覺很像台灣百貨公司裡的美食街。唯一的差別,在於小販中心是半露天的,靠天花板上的電風扇來獲得一絲清涼。在這樣的地方吃飯,非常在地。除了介紹生態之外,Mantamola也希望藉食物讓我們認識新加坡,所以點了傳說中的椰漿飯以及沙嗲串來分食,果然很有特色呢! 餐後在Mantamola的帶路下走向樟宜村的大街,本以為要在此等車好前往下一站,沒想到這裡還藏著說不定是今天最大的驚喜—公車站兩旁的樹上有許多鸚鵡出沒!
首先見到的是戈芬氏鳳頭鸚鵡(Tanimbar Corella)。原產於印尼塔寧巴爾群島(Tanimbar Islands)的戈芬氏鳳頭鸚鵡,在新加坡屬於引入種。
根據文獻記載,戈芬氏鳳頭鸚鵡可能是在1980年代被引入新加坡,十年後已可在新加坡許多地方見到牠們的蹤跡。常見地之一,即是樟宜村。喜歡吃果實的牠們,也許因為樟宜村有不少杏仁樹而出沒於此。 與戈芬氏鳳頭鸚鵡一同在樟宜村生活的,還有緋胸鸚鵡(Red-breasted Parakeet)。緋胸鸚鵡在新加坡也是引入種(1943年),現已遍佈全島以及離島。
牠們被發現在樟宜村大路邊的安山樹(Angsana trees)育幼。
雖然這兩鳥種都非原生種,對於來自沒有鸚鵡國度的我們來說,除了增添生涯新鳥種二筆之外,能夠見到從樹洞鑽出一隻色彩繽紛鸚鵡的畫面,實在是太令人難忘了!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漫步烏敏島“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