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北壁下的健行
我雖然愛山,但不是hardcore的專業登山家,這回來到瑞士山區,才知道阿爾卑斯山有被登山界稱為三大北壁(north face)的困難登頂路線。話說高山朝北的峭壁因為難照射到陽光,往往被冰雪覆蓋。因此要從山峰的北壁登頂,就增添了許多難度。難怪美國有個名為北壁(The North Face)的戶外裝備品牌呢!而阿爾卑斯山脈的三大北壁,分別是馬特洪峰(Matterhorn;4478公尺;瑞義邊境)、艾格(Eiger;3970公尺;瑞士境內)和大喬拉斯(Grandes Jorasses;4208公尺;法義邊境)。三大北壁的坡度都在55到80度之間,而馬特洪北壁的垂直高度為1100公尺,大喬拉斯為1200公尺,艾格北壁則是驚人的1800公尺。三大北壁被人成功首攀就屬艾格峰的1938年最晚,可推測它更是難中之難。我們當然沒能力去爬艾格北壁,但在艾格北壁底下則有一條六公里的健行路線(Eiger Trail,不是沿著鐵路行走的一般路線),可讓一般旅人親近一下這個惡名昭彰的山崖呢! Eiger Trail的兩端分別在少女峰登山鐵路的艾格冰河站(Eigerglestcher;海拔2320公尺)和Alpiglen站(海拔1615公尺),一路都走在艾格北壁下。我們從少女峰頂搭乘JB下山,就在艾格冰河站下車吃午餐,準備之後沿著Eiger Trail走下山。就算沒能走上少女峰,走下山也是一種體驗吧! 艾格冰河站顧名思義,就在艾格峰的冰河前緣處。 在此可以享受在冰河之前的百萬級用餐經驗。奇怪的是,我在少女峰頂沒發高山症,反而是下到艾格冰河站才頭痛欲裂。這頓午餐,讓我食不下嚥,真是枉費美景當前呀! 吃過午餐後頭痛情況稍歇,所以就依照原訂計畫走Eiger Trail去。這條山徑視野一流,右手邊是艾格北壁,前方則是Grindelwald和其後的First山區。 後方,則是早上換車處的Kleine Scheidegg。
Eiger Trai全線大約一個人寬,碎石坡和草坡交雜。 在這險峻之境,還是有生命。
在這裡第一次遇到歐洲的蝴蝶。 牠為這灰與綠的世界帶來鮮豔的色彩。 這裡的景色讓我想起蒙大拿州的冰河國家公園。在這樣的地方健行,常會希望路永遠不要走完。 山徑平緩好走,偶一的上坡路段,彷彿要走上天去。 在歐美健行,常會見到這樣的石堆。 在美國是用來指路,在歐洲看起來似乎只是健行客玩心大發而已。每次看到的時候,都想要在那頂端再加上一顆石頭呢! 不管石堆的意義為何,這個隘口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 這樣的風景,當然是搭火車見不到的。 除了眼前的山谷,也別望了抬頭仰望在陰影中的艾格北壁。 它日日月月鳥瞰著山下的Grindelwald小鎮。 回頭看,剛剛走過的隘口有著健行客點點。 感覺像是從諸神的國度緩步入凡間。 這條山徑比起前一天的First山區,以及早上的少女峰雪原,呈現不同的味道。 雄偉的山景,讓人時時刻刻都心情激動。 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碎石坡。 以及不斷出現的綠草坡。 像是艾格山神送給我們紀念品般的,步道將盡處出現了一朵美麗的小藍花。 走了六公里的下坡路後,終於抵達艾格北壁下的Alpiglen站。在這裡等候從Kleine Scheidegg來的WAB齒軌列車,帶我們回三站後的Grindelwald”基地營”。這一整天的少女峰健行,真是美學收穫滿滿啊!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少女峰前雪原漫步—Jungfraujoch to Mönchsjochhütte“
標籤: 難得小旅行
5 Comments:
穿過幾雙『The North Face』的登山鞋,現在才知道它的意涵,這就是我會成為忠實粉絲的最大原因,你總是做最佳的知性導覽!
瑞士行一路看下來,我已深切的感受到它在向我頻頻招手了!
感謝分享,有你真好!
之前我也不明白為何它要叫這個名字呢!
真的很感激這麼小眾的園地有人欣賞和喜歡。也因為有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可以一直傻傻地記錄下去。
這朵小花也是龍膽... Gentiana ciliata
第一棵是高山薊 Carduus defloratus
然後有一張是類似 Carlina acaulis 的植物?
此行見到許多龍膽和薊,搞得我暈頭轉向的,實在不敢亂認啊!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