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我們需要台灣之光—敦化南北路自行車專用道有感
近年來,台灣社會開始出現追求台灣之光的現象。所謂的台灣之光,是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的各行各業台灣人,可能是賣菜阿嬤,也可能是職棒投手。後來我終於發覺為何我們需要台灣之光,因為台灣讓人覺得驕傲的事實在太少,大部分發生的事都讓人感到挫敗。政府不好好做事,不是忙著貪污和選舉,就是老想要把台灣送給別人。老師不好好教學生,性侵、體罰、佔學生便宜和扯學生後腿的事層出不窮。運動員沒有運動家精神,簽賭、打假球樣樣來。我們,只好指望台灣之光們,讓生活多點光明與希望。
在這個高舉節能減碳大旗的時代,台北市終於出現了一條非河濱的自行車專用車道,地點就在敦化南北路上。一年多前,台北市政府在全長五公里不到的林蔭大道敦化南北路興建了一條號稱以通勤為主的自行車道。敦化南北路是一條擁有兩條行道樹的大馬路。行道樹內側,是四條快車道;外側,則是各兩條慢車道。自行車道,就位於慢車道最外側與人行道交接處,以綠色底與白色單車圖形標示。
我們的政府會開始思考節能減碳和興建自行車道來鼓勵市民騎車通勤,是件值得鼓勵的事。但,這個自行車道的規劃從一開始就狀況連連。敦化南北路雖然有公車專用道,但只在南下的那側。北上的公車們,還是行駛在慢車道上。一個總寬度沒有改變的慢車道,硬要擠出一條自行車專用道(寬度雖不到一公尺),只會製造更多混亂而已。從此以後,公車和所有車輛無法停靠人行道邊,乘客上下車的方向剛好與自行車行進方向垂直,對上下車的人與自行車騎士雙方來說都不安全。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市政府還多興建了水泥護欄來分隔慢車道與自行車道。如此一來,雖然保護了自行車道不被其他車輛侵犯,對上下車的乘客和機車族來說卻更為危險。被罵翻之後,政府只好再花大錢將水泥護欄去除,只以標線來劃分車道(如照片中所示)。
為了解決公車停靠問題,經過公車站的時候,有時單車道會被引導上人行道(如照片中所示,但並非所有都這樣)來避開上下車人群。但這真的解決問題了嗎?我的照片是在週日下午拍的,但在週間上下班尖峰時間,這些地方可會站滿了等車的人啊!這樣還是不安全。
而在台灣這個國民普遍缺乏尊重與守法觀念的國家,一般不騎車的人根本不會鳥這條單車專用道。應該是單車通行的地方,隨時都有機車或汽車停在上面。
如果你是單車騎士遇到這樣該怎麼辦?只好從外側繞過,增加與其他機車或汽車爭道的危險。
遇到體積更大的汽車更是危險。
如果是這張照片的情況,該往哪裡騎?
星期天下午從和平東路口往仁愛路口北行,就不知遇到多少違規佔用自行車道的車。
我們偉大的政府,不是加強取締和改善問題(例如改變單車道設置位置,或是設置計程車停靠處),而是把這條通車一年的自行車道改成只在假日才是單車專用。咦,這條車道當初的設計不是通勤用嗎?怎麼又降級成休閒用了?記得規定改了的那週,記者還去訪問淡江大學某教授。那位教授大人說,單車族屬於少數,我們的政府實在不需要為了少數人來影響其他人的用路權。這是什麼汽車沙文主義?!台北之所以騎單車通勤的人少,在於環境不允許。政策的制訂,如果一切都從開車族的角度出發,永遠不會有一個友善的人行與單車環境。如果依照那位教授的觀點,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原住民屬於少數,所以可以不必考慮他們?
我們的社會,到底有多尊重人和法律呢?節能減碳,也只是說說而已嗎?在擁擠的台北市,如果政策的制訂缺乏專業的參與和貨真價實的出國考察,所有立意再良好的事,也只會淪落到半調子而已。
生活隨想上一篇“也算是個里程碑“
標籤: 生活隨想
4 Comments:
是的,半調子,做做表面功夫,搏版面,取令名---這樣的風氣,無所不在,瀰漫在現今的台灣社會中。
寥若晨星的「台灣之光」典範,何時才能成為台灣的主流價值觀呢?
版主這篇實在是太幽默了,卻又讓人感到可悲,覺得很奇怪,為何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總是被政府一做,就只會變得糟糕,然後接著變得更糟,然後就變得好像不做反而還比較好。
還記得高雄同盟路有一段的腳踏車道一開始居然是鋪磁磚的,可是沒多久磁磚就裂開,到處都是坑坑洞洞,去年再回去的時候,發現已經改成柏油了,政府就是這樣在花人民的血汗錢的。
敦化南路的自行車道是一個完全失敗的、可笑的規劃。根本不該在那裡設自行車道,除非台北市民全都改習慣不開車。當初在施工時,我就這麼覺得。推測是為了消耗預算、中飽私囊吧!看到辦花博花了上百億,中南部縣市因為八八水災橋毀路斷沒有錢修,廣大弱勢族群的孩子沒有錢繳學費、午餐費、健保費。台北市為什麼這麼自私?我們台北市民為什麼這麼自私(選出這樣的政府)?台灣的預算為什麼是這樣分配?難道是因為照顧弱勢族群政府官員就沒辦法中飽私囊?包工程、辦活動可以?
To Treeamy,
好問題啊!不知什麼時候我們可以不再嘆氣?
To Tozilla,
我也很反對地上鋪磁磚。不牢靠不說,還容易打滑。但這就是我們大有為政府做事的方式啊!
To ZZ,
我也很想知道台灣政府的預算是怎麼分配和使用的。難道我們就得一直停留在亂做亂花錢的惡性循環裡?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