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

上個月從公視新聞中,發現關渡自然公園正在舉行第四屆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6月1日—9月27日)。趁著也同樣關心台灣環境的桂賢來訪,我們一同探訪了久違的關渡自然公園。

回台灣後,這是我們第一次踏入關渡濕地。除了欣賞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各國作品外,當然也要觀察這裡的自然。細雨綿綿的水池裡,小莕菜顯得嬌弱可人。

台灣萍蓬草,則依舊挺立。

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車前,有點像迷你鳶尾花。

今年的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是以「濕地環境與文化」為主題。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們以濕地裡找到的素材當場創作。我們順著步道,一一探詢這些試圖融入地景,不僅可當作藝術品欣賞,又能提供生物利用的作品。第一個迎接我們的,是來自荷蘭的Merijn Vrij 所創作的Flock of Birds。這個由竹子、蘆葦與稻草做成的作品,是否讓人有鳥兒飛行的想像?而關渡濕地,正是許多留鳥和候鳥的家呢!

水池裡的兩個大球,則是印度藝術家Ashish Ghosh的作品Warning of the Globe。

以樹葉做成的球,象徵我們居住的地球。我們是要一顆沈入水中的水泥地球,還是充滿生機與植物的世界呢?我們探訪的這天,剛好可以和藝術家面對面接觸,並在他們的帶領下DIY。這一站的活動,是在公園裡撿到的枯葉上寫下自己對環境的期許。我們不約而同的希望,濕地永不開發!

我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韓國藝術家林俸伎的呼吸。

他在水面上搭起了小橋通往以樹枝和竹子築成的”鳥巢”。

人們可以走入其中。

我覺得這件作品充滿詩意。

想像自己是隻雛鳥,在鳥巢裡探看天空,以及廣闊的大千世界。

步道邊的攤位,則提供竹枝和木塊,讓人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JY學著攤位上的展示,做出這個”雪花”。

我倆並一同創作出這個彼此相扣的”魚”。這個以麻繩綑綁竹條的過程,讓我想起小學做燈籠的回憶。

接下來,則是來自美國的Roy Staab的Energy Center。這個作品,讓我聯想到一隻大蜘蛛。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作品,是台灣藝術家李朝倉的鳥居。照片中的人,即是藝術家本人。他的素材很有趣,所有的布料都是舊衣,再配上竹子和稻草所搭成的一棟小屋。

這天因為有自然裝置藝術季的活動,我們還可以進入平常不開放的”心濕地”區。入口處,一隻鐵鳥迎接旅人。

濕地裡,有美國藝術家Karen McCoy所創作的作品Space for Contemplating Carrying Capacity: The Taiwan Tangle。她在水邊以竹子搭蓋出一個象徵台灣的小亭。站在亭子裡往天空看,配上這天的天氣,感覺就像台灣被籠罩在一片烏煙瘴氣中。如何重現美麗之島的面貌,就靠這塊土地上子民的智慧了。

到訪的遊客,也在竹葉上寫下對環境的期望,投入亭下的水中。大家的希望,成了這件作品的一部份。

來到濕地,當然也要賞鳥。這天在園中水池裡,發現一隻正在孵蛋的小鸊鷉。現在她的小鳥應該已經孵出來了,該找個時間再去看看。

這天賞鳥名單上的新種,是黃小鷺。我就知道關渡濕地賞鳥不會讓人失望。

生性害羞的牠,在濕地的另一側釣魚,遠離人群。

關渡濕地是台北的寶藏,現在住得離它近了,應該多來走走。看到大度路上的工程,實在擔心這片動物的樂土是否已經受到人類以開發之名的威脅?就像我那時在葉子上寫下的心願,希望wetland forever啊!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碧海藍天“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4 Comments:
終於看到那天的照片了,一直期待著呢!那天聊得很愉快,也謝謝妳和JY那天帶我去關渡自然公園,跟著你們走,我看到了不少鳥,學到了不少鳥類的名字呢!下次回台灣,再跟你們一起去踏青!
不好意思,這次撐得有點久才選好照片。很想找個好天氣再去關渡,也許下次可以騎單車去。
每次和妳聊天都很愉快,期待下一次的聚會。
親愛的版主 您好:
日前於網站搜尋到您前來關渡自然公園遊玩的體驗文章,感謝您對關渡自然公園的認同,您的分享,是給團隊最大的鼓勵及支持‧
本團隊將連結您的文章,至本園的部落格關渡路55號做分享串連,一同讓大眾了解濕地生態與美好活動體驗,若有相關改善建議,期望您不吝指教,使園區之各項服務及品質能更加完善及美好。
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另外報告您一個好消息,本園區在11/7、11/8日有第11屆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當天是免費入園,歡迎您闔家再度蒞臨!
敬祝 平安順心
關渡55號 / 黃鼠狼 版主
官方網站:http://www.gd-park.org.tw
官方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55park
謝謝連結。說來真巧,我今天也剛貼上一篇關於關渡小水牛的文章喔!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