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瀑布。山村趣—三貂嶺瀑布群健行

有天和JY經過台北車站,聽到台鐵廣播某某月台有某某火車進站,幾點幾分要開往某處,兩人心中不禁湧現過去搭火車爬山的歲月。已經好久好久,沒有來一趟這樣的旅行了呢!雖然最近天氣熱,午後又常有雷陣雨,週六早上猶豫一陣後,卻覺得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決定冒著將近華氏一百度的高溫出門,直奔台北車站搭火車爬山去!目標,是平溪線上的三貂嶺瀑布群。

不太常又很久沒搭台灣火車的我們,對於該搭幾點的哪種車,以及該如何買票概念模糊。印象中,三貂嶺是北迴鐵路和平溪支線共用的最後一站。由於是小站,對號列車不會停靠。所以,只要買往宜蘭方向的區間車種就應該不會錯了。看到買票窗口大排長龍,決定去找部自動售票機比較省事。但台北車站除了是台北第一大迷宮之外,自動售票機還分許多種。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買往三貂嶺的售票機,依序按下目的地、兩人、全票以及區間車後,投下對應的銅板(是的,售票機不收紙鈔),售票機吐出我們所需的車票。看看時刻表,十一點四十分有班台北往宜蘭的區間車馬上就要出發了。火速衝下四號月台,依照台鐵人員的指示往車頭方向前進,在車門關上前一分鐘,終於坐上車。
大學和研究所時代最常搭的火車,就是往東北角一帶。雖不是火車迷,幾次下來也熟記沿途的站名。十年過去了,往東部的火車在南港以前,終於全部地下化。甚至,在汐止與南港之間還變成高架。途中,還多出了記憶中不曾有的汐科和百福兩站。時代,真的一直在轉變啊,連百年老店的台鐵也不例外。這班往宜蘭的區間車,坐滿了假日出遊的旅人,國外旅客也不少,整車充滿出遊的興奮與熱鬧。真不知這些外國客是怎麼買到車票的?
大約一個小時後,將蓋滿房子的汐止,以及五、七、八堵拋在腦後,列車停靠位於基隆河與山壁間的三貂嶺站。記憶中,三貂嶺站靠山壁的月台總是濕漉漉得長滿青苔和蕨類。現在的它,果然還是老樣子。

趕忙下了車,因為在此北迴與平溪支線將分道揚鑣。這部區間車將越過基隆河,鑽進黑漆漆的隧道,往牡丹而去。

此時,從平溪回程的火車剛好也來到三貂嶺。

而我們,則沿著平溪線鐵路走往前方位於基隆河畔的三貂嶺小村。先在村裡找個麵攤填飽肚子,再去探詢三貂嶺瀑布群。因為臨時起意出門爬山,這回沒有自備午餐。想要效法我很愛的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每回搭火車拜訪小鎮加爬山,總會順便嚐嚐地方小吃。除了增添旅行的樂趣,還可嘉惠地方經濟。

這一段,是走在鐵道旁的小路上。鐵道旁不知是什麼裝置的盒子,頗有立體派人臉的味道。

三貂嶺村很小,在跨越基隆河的橋頭(刊頭照片就是從這座橋往基隆河上游拍攝)有家迷你小店。過了橋沒多久,平溪線鐵道則再度鑽入山洞中。回到橋頭小店,看店的阿嬤招呼我們坐下。除了煮湯麵給我們吃,還在一旁不斷廣告,希望我們多幫忙介紹客人來此用餐。


用過午餐後,我們跨過鐵路,因為往三貂嶺瀑布群的登山口,就在對面廢校的碩仁國小旁。天氣又熱又濕,才沿著石階往上爬一段,就已經滿身大汗。好在之後的路,是沿著山腰起伏不大又有樹蔭的泥巴小徑,可以靠觀察沿途的生態來忘卻煩熱。這條路線很讓人激賞,因為沒被台北縣政府”建設”成五星級步道。沒有與環境不搭的水泥護欄和大理石台階,而是一路蕨類和豆娘相伴。


最有收穫的影像,是站在彩色蕨葉尖端的豆娘照片。真的是美極了。

不管是帶有孢子的,

還是伴著葉影的蕨葉,都充滿山林的趣味。

一路上,也開滿了野鴨椿的花。

短腹幽蟌

夏日的山野充滿生機,這條山徑上四處飛舞著蝴蝶和豆娘。

走了一小段路後(很可惜,這裡沒有里程數;而台灣的步道書總是只標時間而非距離,十分不科學),來到眺望第一個瀑布—合谷瀑布的觀景台。這也是今天探訪三個瀑布中水量最大的一個。

過了合谷瀑布不久,景觀更加原始,得踩著石頭過溪。

第二次渡溪的地方,則有斷橋遺址。

好在溪水不深,踩著簡便的水泥獨木橋即可過河。

這是一個充滿山林野趣的所在,溪水清澈,游魚處處。

仔細觀察,有許多身穿橫紋的馬口魚。

以及穿直條衫的石斑。有些體型還不小呢!遇到這樣一條維持自然的溪澗和滿溪的游魚,實在是太感動了。

此刻,遠方不斷傳來雷聲。但這個谷地不知是不是地形屏障的關係,倒是一點雨也沒有,我們樂得繼續觀察自然。路旁的彩色蜘蛛,不知捉到什麼蟲,正在大快朵頤。


在蕨叢飛舞的白痣珈蟌,閃著神秘的光芒。

蟬鳴相伴的步道行,是很台灣、很夏天的經驗。

長滿青苔的溪石,頗有魔幻森林的氣氛。

走了好一陣子後,來到三個瀑布中我認為最美的摩天瀑布前。從懸崖直瀉而下的銀絲,配上其後向內凹的大石壁,看起來非常壯觀。

第二和第三瀑布間的步道,則是全段最刺激的部份。因為,要手腳並用囉!首先這段垂直而上的木梯,被山友暱稱為天梯。之後,還有鐵梯和繩索幫助的幾段爬升。只要沒有懼高症,小心抓好繩索,都能安全通過。

在摩天瀑布之上,就是三貂嶺瀑布(又稱枇杷洞瀑布)。與摩天瀑布一樣,水濂後面也是大峭壁。只是這個瀑布的水少多了,但也不失壯麗。

再爬一段手腳並用的步道,就來到山頂。眼前,是一條橫向的水泥步道。往右2.5公里通往106線道,往左6公里則到平溪。手邊的資料,是取道左行走向大華車站搭車回程。我們的運氣不錯,爬完三個瀑布才遇到雨。接下來的這段路,可以空出手來撐雨傘。沿著水泥步道走沒多久,竟出現一條嶄新的柏油路。路的盡頭,是座豪華歐式大門和別墅。難不成這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產業道路”,是為這個別墅而開?裡面還有人在大聲唱卡拉OK。沿著無聊的柏油路走一小段,路的左手邊終於又出現山徑。入口處,標示著往大華,往那邊走準沒錯。順著這條小路下行,快到新寮村前我們遇到一位在山徑上拄著柺杖鬱鬱獨行的老者。和他打聲招呼,老阿公熱情地與我們攀談,問我們從哪裡來。他說自己生於大正五年(也就是1916年),這片山是他所有。哇,93歲的人瑞呢!與他道別後,我們下到新寮村,一個窩在山凹的小村。跨過橋後,又是一條馬路橫亙眼前,該往哪裡走呢?好在遇到一位阿嬤,可以向她問路。她告訴我們向左行,就會碰到歇業中的野人谷遊樂區。翻過遊樂區大門後的小丘,就會抵達大華車站。只是那條山徑滑溜難行,要特別小心。確定方向後,我們繼續往大華車站前進。沒多久,眼前出現一棟看起來很新的別墅。別墅主人看起來正要出門採竹筍的樣子。他見到我們,主動打招呼,問我們是不是來爬山的,要往大華去嗎?他也說那條往大華的百年古道濕滑難行,最好拿根竹棍來幫助行走。他往別墅旁的竹林一指,說這是他家的。說畢取出袋子裡的開山刀爬上竹林,砍下兩段竹子,給JY和我當登山杖。我們驚喜萬分,山村真的充滿人情味。與他邊走邊聊,一起往野人谷大門走去。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別墅主人,說他平常住在士林(算鄰居嘛!)。我們羨慕他的山野生活,他說我們好好努力二十年也會有!往大華的古道,就在野人谷停車場的另一側。與好心的別墅大哥道別後,我們撐著他送的竹棍,繼續前行。果然,大概是因為位於山陰,這條山徑的石階長滿了青苔。不要說今天下雨,即使不下雨也難行。在好心別墅大哥竹杖幫助下,我一路上”只”跌了兩跤就來到基隆河畔。要是沒有這節竹杖,大概會一路跌到山腳下。很神奇的,在路的盡頭的河面上,出現了一座大紅鐵橋。而大華站,就在河對岸。

橋上,也是觀察基隆河壺穴地形的好地方。

過了河再往上爬一小段,平溪線鐵道出現在眼前。大華站,則在左邊不遠處。

印象中的大華車站,大概可以說是全台灣最小最破的車站。屬於無人賣票車站的它,被譽為像是宮崎駿動畫裡的貓公車車站。這回來到大華,怎麼覺得跟四年前不太一樣?站名、前後站的標示以及當年的售票口都消失,屋頂也翻新了。只能從與站前駝著背走過挑菜老婦的合影,找到當年的一絲古意。

這就是我們四年前拍到的大華站。

而現在,在老大華站前多了一條嶄新的月台。站名與前後站的牌子,變成壓克力的。

月台上,是喧鬧的青春。當年,我們也是這麼不知天高地厚得吵嗎?JY研究了一下時刻表,下一班往瑞芳的列車是在半個多小時以後。

那就坐在月台上,看看今天拍的照片等火車好了。我要好好享受一下這條有鐵道、有瀑布、有自然野趣和山村人情味的步道。

終於,如貓公車般亮著燈的列車準時到來。不僅將一身疲憊的旅人,帶回塵囂;上山採山葡萄藤當藥材的老者,也上了車。
在瑞芳,我們趁著等回台北區間車的空檔,到後站老街吃碗美味的芋圓。當回台北的列車出現,早上同車出遊的旅人,再度現身。看來,大家都各自在平溪與宜蘭線上度過美好的一天。
結合火車的健行,實在是太豐富有趣了。書上說,我們今天這一圈是七公里,果然是個適合半日遊的健行路線。而平溪線上,還有好多條路線等著我們去探險呢!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跟著馬偕遊淡水“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3 Comments:
坐在月台看照片的身影好像小女孩哦!
我還是喜歡中海拔以上的步道,暑假,我會在山上遇到你嗎? 哈!
大華站真是古色古香, 換包包了! 好用嗎?
To Treeamy,
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形容我!會有這樣的聯想,是因為帽子,還是姿態呢?
我也想多爬一點過去未曾探訪過的步道。期待在中、高海拔相遇囉!
To Blueyacht,
如果不管新月台,大華站真的蠻可愛的。
至於那個包,已經用一年了。我很喜歡它的造型。這一款,可以放一機三鏡,容量不錯。但單肩背很累。尤其爬這條步道要手腳並用,就很不方便了。看來,爬山還是得用我們那個腰包。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