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館的前世今生
反芻完了台灣屋脊之旅,得回過頭來把未竟的基隆一日小旅行完結。 六月初夏的和平島,陽光炙熱,那時沒人知道其實暗示著雨都基隆即將面對缺水危機。那天來到正濱漁港,不是為了2022城市博覽會活動,而是想到終於整修開放的漁會正濱大樓一探。 每次開台二線經過正濱漁港,都會注意到這棟明顯是日治時代產物的老建築。 原來,它的前身是建於1934年的基隆漁港水產館。 趁著2022城市博覽會,終能入內一瞧。 帶有一絲現代主義外觀的它,跟那個時代的官署建築十分類似。而我,最愛這類老建築的圓拱窗。 這天,漁會正濱大樓裡正舉辦「永續資料庫」裝置藝術展。從樓頂俯瞰,可見到漁港建築屋頂多了Teng Yu工作室設計的彩繪「透抽的指引」。 而正濱大樓中庭,則有陳淑強的「潮來潮往」。
材料主要是廢棄漁網的這件作品,有明顯的在地連結。 讓我想到網內無逃脫可能海洋生物正面臨的浩劫。 也許正如AMCO Studio這件作品「明日之境」所描述的,二百年後福爾摩沙海洋歷史博物館如果要舉辦展覽,民眾只剩下標本可看的意境。 不過人類從海洋獲得的,不是只有漁獲。由黃榮智創作的「這是一種鹹鹹的味道」可知,有海的地方就有鹽的產出。而鹽,是生活必需。
我不知道台灣人是否可以自稱「海洋之子」,是否可以與海共存,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但至少從Nicolas Da Fonseca的這件光雕作品「Darklight」的不同面貌,讓我們可以在那個瞬間想望正濱漁港的前世今生。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雲霧迷漫的石棹“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