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暮秋
無法出國旅行的這兩年,北部每個鳥點都多去了好幾次,台北市裡最常去的植物園也不例外。 這一陣子歷史博物館關閉整修,要走近荷花池都得繞經靠藝術教育館這頭的小池。也因為如此,注意到從這頭望向荷花池的角度其實很美,有股莫內花園的氣氛。
腊葉館對面遊客無法涉足的區域,有台灣植物研究之父之稱的早田文蔵紀念碑。最近大量閱讀台灣自然史書籍,對早田文蔵之名早已不陌生。他共計發現了台灣植物599種,其中有多種植物以他的姓命名紀念。這座紀念碑是2017年依照井手薰(總督府、臺北帝大等建築設計者)於1936年所設計的原件(毀於二戰)重建。 來植物園除了看鳥,我最喜歡的區域是欽差行臺後方有渠道相伴的這段路。 因為天氣大好的時候,往往有美妙的光影。 夢幻的水影,總是讓我感到療癒。 淺淺的渠道中有魚兒棲息。 但怎麼出現俗名「鱷魚火箭」的外來種? 當盆地又要迎接夏天的此刻,需要綠意的清涼。
最近綠繡眼的分類重新劃分,台灣的成了獨立種,不再是Japanese White-eye,而改稱斯氏繡眼(Swinhoe's White-eye)。沒出國門,卻現賺一個新種! 早早就抵達台灣渡冬的,是美麗的Narcissus Flycatcher公鳥。 在一旁樹梢發出宏亮叫聲的,則是Daurian Redstart公鳥。
大普鳥Light-vented Bulbul,在植物園這樣的地方更是如魚得水。
Eurasian Moorhen也是植物園的常年住民。
有鳥看鳥,沒鳥賞光影,植物園是怎麼樣也逛不膩的好地方!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關渡平原的冬日訪客“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