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臺北州廳
台北城中的博愛特區,遍佈政府機構和日治時期建築。在空間解嚴後,在特定時間開放民眾參觀。幾年前,曾探訪過總督府(現總統府)和台灣總督官邸(現台北賓館)。最近,趁著臺北州廳(現監察院)落成百年,第一次探訪這棟建築。 這棟出自森山松之助之手的建築,始建於1913年,外觀融合拜占庭式圓頂、巴洛克窗櫺,以及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原本作為臺灣北部地區最高地方行政機關「臺北廳」使用的它,在二戰結束後一度為臺灣省教育處及衛生處共同辦公處所,在臺灣省政府南遷至中興新村後,成為監察院所在至今。 在中華民國五權分立體制下,就屬司法院和監察院的建築最為優美。
穿過破縫山牆式(也就是刻意在三角形山牆的中間破空)的大門入內瞧瞧。
在整棟監察院建築中,我認為最美的就屬挑高十五公尺、由十八根希臘「托斯坎式」圓柱所組成的一樓大廳。
視覺的焦點,是正上方圓頂的琉璃彩繪。這樣的大廳顯得氣勢恢弘,恍如歐洲貴族宅邸。
沿著參觀動線,先往左手邊迴廊走去。非建築專業的我,隱隱覺得監察院一樓除了大廳外,似乎古意不多。許多元素看起來是後來加上的,牆面也修得太新。 探訪監察院,本是為了古蹟建築而來,沒想到這回連議場都開放參觀。議場外,則放著各個近期弊案的調查報告。導覽人員熱心地向我們介紹,說卷宗數最多的乃國民黨黨產案。
議場內有個怪異的屋頂,由梅花圓頂和輕鋼架天花板共同組成,一看就知是現代的產物。然而梅花圓頂就算了,輕鋼架天花板不就跟我的實驗室一樣,這樣的東西適合出現在古蹟中嗎? 那個時代的建築,似乎都會有個不小的中庭。可要趁這次的機會好好欣賞一下它的外牆。
沿著嶄新的紅磚走廊,往一樓大廳走去。 沿著M型樓梯爬上二樓。 從樓梯回望一樓大廳。
很好奇扶手的漆是原來的模樣嗎?總覺得它的顏色與亮度顯得有點廉價。
這裡也有礙眼的輕鋼架天花板,破壞了樓梯典雅的氣質。 百年建築維護不易,但身為國定古蹟的監察院,不是該更細膩地保存原貌嗎? 大廳二樓,為愛奧尼克式風格。
仿羅馬萬神殿的格框形式圓頂,在西方頗為常見。二樓迴廊擺放著許多人的婚紗照,才知道原來俗稱打老虎院的監察院還開放拍婚紗呢!JY打趣道,不管是這次的活動或是拍婚紗,監察院給人的感覺是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從二樓可以窺見屋頂內部木桁架結構,以及俗稱「貓道」的檢修通道。
那個時代才會有的壁爐設計。 JY的臺北州廳印象。他說外觀太複雜,最後只好隨便亂撇。有畫畫天分的人,連隨便亂撇也好看啊!
台灣幾棟森山松之助所設計的建築,除了台北州廳外,我們陸續探訪過台北水道喞筒室(現自來水博物館)、台灣總督官邸、總督府和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我心目中的第一名,非台灣總督官邸莫屬。有意追蹤森山松之助建築蹤跡的朋友,可要把握機會,監察院開放參觀只有一個月喔!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速寫人生"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