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2015

自己的米自己種—田董米收成

IMG_0007 還記得今年春天我寫過一篇文章「今年,我在宜蘭「擁有」一畝田」嗎?一年一作的宜蘭稻米,在三月底插下秧苗,經過四個月的成長茁壯,終於在七月底割稻收成了。身為水田認養者的我,當然不會錯過割稻體驗的活動。這回,還揪了好友Treeamy和小明一起參與。 IMG_0003 在台灣最熱的夏天手工割稻太嚇人,所以活動在傍晚前才開始。照例,先爬上蘭陽溪堤防俯瞰這片宜蘭少數保存尚稱完整的農田。感謝農人之神的眷顧,田董米在蘇迪勒颱風橫掃台灣前就收割,沒讓我們第一次種田就血本無歸啊!而且這天雲層偏厚,不用擔心被太陽曬到倒臥田中。 IMG_9396 賞完景拍完認養人大合照後,一行人來到田邊,領了鐮刀下田準備割稻。 IMG_9394 望著四個月前種下的秧苗已經結滿稻穗,心中的感動無法言喻。 IMG_9409 IMG_9413 Treeamy、小明和我割稻三人組(咦,怎麼不見JY?這傢伙說他負責拍照紀錄就好。),選了田的最右角開始工作。 IMG_9402 鐮刀鋒利,得小心使用才不會傷己傷人。標準姿勢是彎下腰,一手抓住稻穗底部,一手往腳外側下刀。Treeamy和我腕力不強,得以鋸的方式來割稻。不像小明,一刀下去乾淨俐落就是一把稻穗。 IMG_9423 辛苦割了一個小時而欲罷不能。 IMG_9427 看看照片裡清空的區域,發現三個都市人戰力還不錯哩! IMG_9432
接下來的工作,是將割下的稻穗運到田邊。 IMG_9437 一邊反覆做著彎腰拾穗送往田邊,一想想著米勒那幅有名的畫作。 IMG_9453 一個下午眾認養者的成果。 IMG_9467 割完稻的下一項工作,是打穀。 IMG_9452
我也親自體驗了一下。不過現場工作人員和老農一則嫌我們慢,一則擔心危險,大多時候是我們負責遞送稻穗,他們來打穀。 IMG_9478 腳動打穀機後方不斷飛散而下的稻穀。 IMG_9476 四個月的耕種成果。
 2
割完稻打完穀,犒賞我們的是當地的南瓜冰(Treeamy這張的取景真棒)! IMG_9387 接下來,認養者坐上瓜瓜列車,將稻穀送往當地的烘稻場。 IMG_9385 向晚時分行駛於新南田野間的瓜瓜列車。 IMG_0008
這個年代,稻穀不再以陽光曝曬來乾燥,改以機器進行。 IMG_9479 等烘完了稻,還得脫殼和碾米,才是我們食用的白米。 1 在我們進行割稻體驗的一個月後,屬於我認養那0.1分地產量的三分之一米終於宅配到家了(另外三分之二等需要時再送)。見到親身參與過程、又來自我喜愛賞鳥地的生產,我這個米店老闆的孫女真是感動到無法言語啊!台灣人這個以米食為主的民族,終歸得糧食自給自足才健康。當良田產出的不再是飽滿晶瑩的稻米,而是一棟棟異國風「農舍」時,不啻是自取滅亡。在這個存亡關鍵之刻,請以行動支持社會上關心農業與土地的農民與有志之士,並以手中的選票讓那些毀田的無恥政客失業!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到古厝喝咖啡—石牆仔內"

標籤: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