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舊城散步—從艋舺到御成町
真的很愛走路,不管是在異鄉或是自己居住的城市。去年秋天,趁著去艋舺剝皮寮看畫展的機會,順道探訪這裡的老房子。 剝皮寮街區早在二百年前的清朝時代就開始發展。這個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的名字,據說是當時自福州運來的杉木會在此剝去樹皮再販賣而得名。一條融合閩南與巴洛克式紅磚建築的街道是台北除迪化街外難得保留的老街,並於2009年修復開放參觀。 自從JY開始築他的畫畫夢後,我跟著他在台北各處欣賞畫展。這回,速寫台北社團在剝皮寮舉行年度展覽,我們也特地前來捧場。 這回畫展的主題是「家」。在老街屋裡展出再適合不過。 而剝皮寮本身也是極適合畫畫的地方,當天有不少畫友就當場寫生起來。 既然來到艋舺,當然得趁此機會探訪這一帶的古蹟。當然,走路前得先填飽肚子,所以先到龍山寺前的香佳旗魚米粉湯吃了一碗米粉湯,又意猶未盡到一旁的36圓仔店喝碗紅豆湯當飯後甜點。肚子裝滿湯湯水水後,正式出發散步。首先,從和平西路三段轉西園路,來去看一眼艋舺林宅。這棟四層的洋樓建於1932年,為富商林細保所有,當時可是艋舺第一高樓。
為了因應街道形狀,這棟磚造建築形狀特殊。西元2000年這棟建築被定為市定古蹟,據說之後星巴克將會進駐,活化老屋使用。 告別林宅後,我們沿著滿是佛具店的西園路北行,來到貴陽街交叉口。這裡有座信仰王爺、建於1856年的青山宮,以及建於1930年代、擁有美麗立面的朝北醫院。到訪的時候,朝北醫院呈現廢墟狀。不知已被指定為古蹟的它,將來的命運為何? 沿著貴陽街往東,來到了清水巖祖師廟前。清水祖師為福建安溪人的守護神,這座建於1787年的廟宇擁有一座被店家包圍的小小廟埕,後殿在1940年招受祝融毀損而尚未修復。比起熙來攘往的三峽祖師廟,艋舺的這一座顯得清幽。
繼續沿著貴陽街東行,發現位於狹窄老街屋裡的「當地小茶館」。 決定在此喝杯茶歇歇腳再繼續上路。
下一站,是西寧南路上的日式佛教建築法華寺。無奈被許多建築包夾的它已古意全失,只好繼續來到中華路上。這裡,也曾有座日本寺院—西本願寺。在靠近西門町的中華路上,曾經有過恢弘的西本願寺建築群。但在戰後,大多建築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西本願寺只留基座遺跡。唯一剩下的當年寺廟住持宿舍(稱為輪番所),以茶屋角色重新出發。在被規劃成公園的這裡,大概因為曾有縱貫鐵路經過(現已地下化),而在外牆設立了介紹台灣各火車站的石碑。這些日治時代的車站建築,有的早被拆除,有的依舊屹立,我們也陸續探訪了不少。 揮別西本願寺後,經過了紅樓、中山堂和撫臺街洋樓,來到北門和台北郵局。台北建城於1884年,當年的台北城由五個城門串連起的城牆圍繞。132年來經過清朝、日治和國民政府的政權更迭,台北城的城牆早已拆得一片不剩,五座城門也只剩下四座—北門(又稱為承恩門)、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後面的三座,還被國民黨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擅自修建成北方宮殿式樣,完全喪失古蹟的味道。而唯一保留閩南傳統建築原貌的北門,在沒文化政府的忽視下竟長期被台北聯外橋樑忠孝橋引橋像是掐脖子般給前後包夾。七年前來此記錄北門影像時,南側的匝道已被拆除,讓我們第一次清楚見到這座百年城門的模樣。而今年春節期間,箝制北門的另一側高架橋也被拆除,這座古樸的城門才終於重見天日。去年秋天經過這裡的時候,當然還不是這般模樣。為了讓這段歷史散步更加完整,而把拆除北門高架橋後的影像一併收錄在這裡。 拍攝的這天,JY與我搭車到北門捷運站,第一次從北側瞻仰北門風華。也因為從這頭往南望,才有機會讓建於1930年的台北郵局一同入鏡來。之前網路上已討論多時,但當自己親自站在這裡的時候還是得再次加入感慨,畫面中三棟分別建於中華民國政府、清朝與日治時期的建築美學為何會差這麼多?實在很難不歸因國民政府時代實用主義至上、混亂當活力是導致市容醜陋的主因啊! 另一棟令人期待可以修復開放的,是一旁的鐵道部廳舍。高中三年天天搭公車經過這裡,總會讚嘆這座建於1919年都鐸式建築之美。日漸破敗的它(嗯,台鐵不意外),不知何時起被圍籬包起進行修復。來拍北門的這天,它周圍的圍籬已拆除大半,記憶中的歐式建築再度露了出來。期待明年成為鐵道部博物館後重新開放的日子早日到來。
回到去年秋天的台北舊城散步之旅。那天在北門轉忠孝西路東行,跟打老虎院打聲招呼後轉沿中山北路北行。在滿樂門左轉長安西路,最後經台北市衛生局舊址右轉沿捷運往北抵達中山站。到此,大概走了四公里左右,可見台北舊城真的不大。要繼續沿著赤峰街走到雙連站嗎?上個月才走過一回。那就從這裡鑽入地底,搭捷運回北邊的家吧!秋天(雖然這天不太涼),真是適合走路的季節。趁此更認識自己的城市一點,無價。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田中間的小木屋—晴耕雨讀小書院"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