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淡水八里踏騎
台北的河濱單車道平坦好騎,適合不想爬坡單練距離的我。這回,本想騎騎尚未探訪過的大漢溪段(底端有三峽和鶯歌老街耶!),但才出門就烏雲密佈,決定改往北騎,一旦下雨可迅速跳上捷運返航。
照例,從磺溪接雙溪、基隆河到淡水河。這條河濱單車道,跨越台北和新北兩個行政區,可以很明顯發現主事者的認真程度。台北段,一路通暢,直到與新北市交界的關渡宮。出了關渡防潮堤後跨過磨溝溪,單車道就這麼莫名其妙消失。不是跨越知行路騎一小段馬路,就是騎上滿是行人的人行道。50公尺後,單車道才再度出現在左手邊。因為一旁是公廁和停車場,這段單車道非常擁擠,得小心騎乘。好不容易出了關渡後,總算可以傍著淡水河北騎。接下來這段路,景色優美,但還是有三個令人頭痛的地方。第一個是在竹圍附近,單車道會莫名其妙終止,得牽車走上一個小碎石坡,才會再度接回單車道。第二個,則是紅樹林捷運站周圍。在這裡,單車道繞著站體而行,路窄不說,還有多個90度轉彎,非常危險。最後一個,則是進淡水前有個軍營。軍營前的單車道竟然未鋪柏油而是石子路,十分顛頗難騎。不是要擺出天龍人的姿態,但淡水單車道在新北市段的這三個問題,幾年下來從不見改善,擺明規劃者和維護者根本就不騎車,不然怎會這樣呢? 抵達淡水捷運站之前,發現左手邊有個「新」的景點—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索性鎖了車進去瞧瞧。 當淡水還是清朝國土時,對外開放為通商口岸。1894年英國商人Francis Cass向淡水居民紀化三永久承租此地土地闢為倉庫,從事茶葉外銷生意。到了1897年,殼牌公司買下嘉士洋行倉庫並增建油槽,經營台灣煤油買賣。二戰時,美軍轟炸導致油槽失火而逐漸沒落。戰後,此地成為國有財產。在1997年政府開始推動「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打算拆除倉庫建築。在地方文史工作者搶救之下,於200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並在2001年成為淡水社區大學的所在,2011年對外開放參觀。
現在,這些百年紅磚倉庫成了古董市集和藝廊。 往淡水河方向走去,倉庫旁的小水道、剩餘破敗的水上人家房舍和觀音山互相遙望。 原本令人擔心的烏雲忽然散去,雲淡風輕了起來。 讓人心情舒暢的山河交會處。 像是為此處下註腳般出現的釣客。
難得一葉輕艇划過河面。釣客、輕艇和渡船,此刻淡水度假風情十足。 出了嘉士洋行倉庫後,繼續向北騎。得趁著遊人大量湧進前,遠離老街。但河面上的騷動,讓我們忍不住停下。是一大群黑尾鷗呢! 也許以前很少在冬季探訪淡水,竟不知淡水河口也是冬候鳥黑尾鷗聚集處。 觀音山前的天地一沙鷗。 這天只打算騎車運動,所以沒帶長鏡頭出門。勉強用廣角鏡拍鳥,紀錄這天意外的新種。 偶爾低飛過面前,在那一瞬間似乎與鷗同飛呢!
騎過不知所云的「金色水岸」(是金色沒錯啦,在不適合種植草地的水岸,草都枯黃了)、渡船頭、全台景色最美的星巴克咖啡、榕堤、滬尾漁港和紅毛城後,就暫時向淡水老街道別。還沒騎過癮的兩人,決定續行漁人碼頭。這裡的單車道,依舊貼著河面而行,但人少多了。偶爾,會見到荒煙漫草中的紅磚房。也許,住在這麼一座百年磚房內很辛苦,總會希望翻修成嶄新的水泥房舍。但對於我來說,它的美,沒有任何現代建築比得上。現在,同意我觀點的,恐怕只剩下貓兒了吧! 沿著中正路騎一段後,即來到淡水河出海口的漁人碼頭。過去搭車搭船來過,騎車探訪它倒是頭一遭。 烏雲,如影隨形。 時間已到中午,找家有無敵景觀的餐廳用餐吧! 真想住在可以望山看海的地方,不禁想起有同樣條件的西雅圖。 回程的時候,無可避免地遇上了人潮,只好改騎中正路。改道的好處,是又讓我們發現了得忌利士洋行。身為通商口岸,淡水洋行多。有著如教堂般美麗屋頂的得忌利士洋行,現在也成了小型博物館。
回到渡船頭,JY提議搭船渡河,換騎淡水河左岸。最喜歡走不一樣的路回程的我,當然贊成。為自己和愛駒買了票,上了往八里的渡輪。 開闊的河面讓人彷彿航行於大海上。 八里和觀音山,越來越近。 左岸,天氣晴朗。這一岸的單車道,有許多棕櫚樹。映著藍天白雲,更具度假風情。 從關渡大橋再度過了河,重回擁擠的關渡和早上騎過的路。這一趟,來回約45公里,輕鬆好騎又風景優美,是值得推薦的台北單車路線。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宜蘭小旅行—路上的風景"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3 Comments:
45公里是很遠的距離啊
騎來不會腿痠?
看得我都想骑车了,等到天气晴朗了, 我也骑车去。
To 顏正芳,
還好啦,只要平常有騎車習慣的話。而且邊騎邊玩,也就沒那麼累了。
To Cloudsnow,
西雅圖的春天應該快來了吧,期待妳的照片喔!有機會來台灣玩的話,可以一起來騎騎這一段。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