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必洛雨林探索中心-2—走入叢林
RDC除了有樹梢步道外,還有許多穿梭叢林間的小徑等著人們去探索。等去山打根吃早餐的伙伴回來會合後,Thomas帶領我們一起沿著這些林間步道找鳥。
再一次「腳踏實地」去體驗熱帶叢林的一切。 小徑的鳥況不錯,一開始出現的是常見鳥種橙腹啄花鳥(Orange-bellied Flowerpecker)。 RDC常見的紅眼鵯(Red-eyed Bulbul)。 黑喉縫葉鶯(Dark-necked Tailorbird)。 沿著啄木鳥大道(Woodpecker Avenue)和八色鶇小徑(Pitta Path)走了一回,沒見到什麼新種,Thomas帶我們轉進翠鳥步道(Kingfisher Trail)試試運氣。一路走到咬鵑塔(Trogon Tower)下方,開始轉運了。 此樹頂高塔既然名為「咬鵑」,是否代表此地有這種熱帶彩色鳥種出沒呢? 果然,此行第三種咬鵑—紫頂咬鵑(Diard’s Trogon)不就無聲地站在步道旁的樹上看著我們嘛! 與之前見過的懷氏咬鵑(Whitehead’s Trogon)和紅腰咬鵑(Scarlet-rumped Trogon)一樣,牠也是身穿紅衣,但多了紫色頭頂和眼圈、黑色圍兜和紅色領巾。
總是猜想咬鵑是種好奇心很重的鳥(或者根本是領域性強),牠們總是默默地觀察我們的一舉一動好久。 與我們對看一陣子後飛走,但很快地又有一隻咬鵑飛到我們的頭頂。一開始以為是同一隻咬鵑,不過仔細一看後發現,這隻咬鵑的紅領巾一路接到嘴後,而非紫頂咬鵑那般只到脖子一半而已。
所以牠是此行的第四種咬鵑—紅枕咬鵑(Red-naped Trogon)!
左顧右盼的牠,剛好可讓我們好好觀察牠的特徵。
咬鵑總愛歪著脖子看人。 因為一次出現兩種咬鵑,讓Thomas龍心大悅。他請我把咬鵑的照片寄給他,笑稱可以掛在身上到山打根街頭叫賣「有人要看咬鵑嗎?看咬鵑跟著我就對了!」。 有了這兩隻新種美鳥的激勵,我們信心大增。而既然這條名為翠鳥步道,又有小澗在旁,會不會有機會與新種翠鳥相遇呢? 叢林之神彷彿聽到我們的心聲,派出了三趾翠鳥(Rufous-backed Kingfisher)出來歡迎我們。三趾翠鳥只有14公分大,是種身型迷你的翠鳥。牠的羽色閃著螢光粉紅,是此行我們所見的第四種翠鳥。 讓這個早晨叢林探索之旅更加完美的,得感謝這對鳳頭犀鳥(Bushy-crested Hornbill)。 本來在京那巴當岸河就與牠們第一次相遇,卻因為船夫的粗心讓我錯失拍照記錄的機會。
這個缺憾,也在RDC獲得彌補。真是太令人興奮了! 在回程前,還遇到一隻黑枕藍鶲(Black-naped Monarch)。 此地雖然規劃像個大公園,但野性十足。枯葉間有石龍子活動,當然也有水蛭出沒。一個不查,就有對血飢渴的水蛭鑽進團員柔吟的袖套之中。 但這點小插曲並不影響這個早上因收穫豐碩而亢奮的心情,連水蜥蜴下水的畫面在我眼中都變得美妙起來。對於剩下的一個下午和早晨的RDC賞鳥機會,也更加期待了。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西必洛雨林探索中心-1—清晨初探“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