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磺溪非正式數鳥行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公民科學活動,為由美國鳥類學家Frank Chapman創立於1900年的聖誕節數鳥(Christmas Bird Count)。有鑒於西方傳統在聖誕節比賽無差別獵鳥導致生態傷害,Chapman提出以數鳥代替。百年下來,這些一年一度由民眾記錄的鳥種數目,讓科學家可以獲得棲地生態長期下來變化的資料。台灣由於沒有放聖誕節,這項活動改在新年舉行。今年新年假期,我也在離家五百公尺的磺溪進行非正式數鳥行,從天母西路一路走到捷運淡水線,全長1.7公里。 這條從火山流下的小溪,在天母西路與捷運淡水線間採生態工法「整治」,雖已非河流原始樣貌,至少不像克強橋下游三面光的狀態。
高高的堤防阻絕了附近居民親水的機會,只能沿著堤防上的步道散步。
一月初,有芒花搖曳。 這天的目標,是記錄沿途所見鳥種。過去經驗告訴我,冬季的磺溪可與三種鶺鴒相遇。果然,在使館區前水域首先發現White Wagtail。
紅腳黃屁屁的是Gray Wagtail。 黑腳黃眉毛的則是Eastern Yellow Wagtail。 另一種也愛搖尾巴的,是長年居民、鷸鴴科水鳥Common Sandpiper。
一路向南,也時時注意兩岸草叢。Plain Prinia愛在這樣的地方鑽進鑽出。
鳥人都會有的習慣,是每年見到南下過冬的老朋友出現才感安心。而磺溪的冬季訪客,是Brown Shrike。
有小猛禽渾號的牠們,不算太怕人。 雌鳥跟幼鳥的腹部有鱗狀斑紋。 Light-vented Bulbul不僅來我家陽台夜棲, 也有成群在磺溪出沒。
正在想怎麼還沒見到Nutmeg Mannikin,就遇見一小群飛來溪畔洗澡。
有河的地方,就有領域性極強的Black Drongo。這隻與我對看的,怎麼讓人有貓的想像? 也許因為是從火山流出的緣故,溪中魚不多,對鷺科鳥種的吸引力較小。這天只見Cattle Egret和Little Egret而已。 過了克強橋後,溪畔的樹變多。遇見一對午休中的Chinese Turtle-Dove。
Gray Treepie高踞枝頭。
Black Bulbul則在結果的樹上大快朵頤。 最後,是在河畔帶狀公園高喊「只要我長大」的Malayan Night-Heron。 親鳥在地上覓食。這種在小時候完全沒見過的鳥,近年來完全攻佔台北。顯然牠的體型以及行為模式很適合城市生活。不小心將車停在巢下,隔天再來的時候可會見到一台屎車呢!除了上述15種鳥外,這天還見到神出鬼沒的White-breasted Waterhen、Common Kingfisher、以及日久他鄉是故鄉的Javan Myna和Common Myna。小小一條盆地邊緣、周邊滿是住宅區的小溪,還真是生機無窮。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一年一度的烏來賞鳥行“
標籤: 與動物相遇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