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舊三貂嶺隧道
二月底的長週末,終於來到傳說中的舊三貂嶺隧道一探。
啟用於1922年的舊三貂嶺隧道長1852公尺,位於三貂嶺與牡丹站間,是宜蘭線鐵路穿越三貂嶺山的隧道。
通車60多年後,在1985年被一旁的新三貂嶺隧道取代,並在沈睡近40年後,於2022年以供步行與單車通行的生態友善隧道面貌重回歷史舞台。要到舊三貂嶺隧道一遊,因有總量管制得先上網預約才得其門而入。
順利預約到後,我們隔天一早抵達牡丹端,從牡丹溪畔開始往隧道南口走去。從低度照明的光線下,可以發現隧道以兩種建材組成,上半為紅磚、下半則是石磚。
原本的鐵軌改成略高於地面的步道,兩側有高矮不一的欄杆保護。
在這樣的地方行走,總會引發各種幻想。
想像會不會在某個瞬間舊鐵路隧道變成時光隧道,將我們帶往過去或未來?
漫步一陣後,遠方傳來光線。
原來在短短的山坳後,還有長110公尺的三爪子隧道相接。
從三爪子隧道回看舊三貂嶺隧道。
成了遊客最愛拍到此一遊倒影的所在。
洞外的河對岸,不時有各種列車經過。
那是平溪與北迴線分家前共道的區域。
大概熱潮已過,等到沒有人的一刻。
出隧道後,還有一小段沿基隆河而築的高架步道。對岸就是準備進入新三貂嶺隧道前的北迴線鐵路。
位於魚寮路與基隆河間的山坡,大葉香樹正在開花。
最後,抵達步道終點可以俯瞰基隆河谷的高台。一趟路走下來,可以發現活化的隧道設計相當用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紅通通的消防設施直接大喇喇地設置於隧道牆邊,完全沒有遮掩或美化,相當破壞畫面。也許是法規規定,很好奇如果是龜毛的日本人會如何處理類似狀況呢?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礦村的小書店“
標籤: 台灣旅行手札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