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9

京都河川飛び石全記錄

IMG_0001 雖然最近發現自己以完全無法想像的方式被迫「參與」了這次的總統大選,沒打算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寫什麼心得文,還是來京都水域散散步吧! IMG_0112 話說11年前回到台灣,以騎單車的方式重新認識故鄉水路,終於搞清楚哪一條河叫什麼名字。雖然河濱單車道日益完備,台北的水域還是不算太容易親近。水泥堤防與護岸高築不說,河水也依舊混濁惡臭。這回的京都夏之旅,親身體驗古都河川水之清澈、河流就是市民生活一部分後,著實讓人羨慕不已。 IMG_0108 流經京都市區的鴨川,上游在出町柳以北分為高野川與賀茂川兩條。京都市政府為了穩定河床,在其上設置了五處「飛び石」。這些造型各異的飛び石,在河川水位低時也能做為行人橫渡之用。最出名的,就是高野川與賀茂川匯流處、鴨川三角洲的飛び石(刊頭照片)。兩年前的初秋,我首次在此體驗跳石樂趣。這回,為了方便JY每天晨跑,我特地訂了河原町附近步行可至鴨川的旅館。趁著跑步,把這五處飛び石全都探訪一遍。
 IMG_0103
從南往北,第一處飛び石位於二条大橋與丸太町橋之間。 IMG_0105 這裡的飛び石形狀,以千鳥、 IMG_0111 與舟形為主。
 IMG_0115
配上流水,果然很有行舟之感。 IMG_0113 飛び石之間的跨距其實不短,但即使沒踩穩掉到水裡,反正是夏天嘛! IMG_0118 回望這處飛び石全貌。
 5
下一站,是荒神橋旁。 7 這裡的飛び石是亀與矩形。 IMG_0293 出町柳的飛び石,就在賀茂大橋與糺の森間。飛び石的造型,以亀與千鳥為主。 4
接下來先去東側的高野川探探。在蓼倉橋與高野橋間,有第四處飛び石。這裡也是亀與矩形,但數目比荒神橋的少一點。
 3
最遠的,是西側賀茂川上,北大路橋與北山大橋間(府立植物園旁)的飛び石。此處的飛び石形狀為三角形與菱形。 6 不管是居民通勤,還是旅人玩心,這些河川上的飛び石,可說是京都的特色風景啊!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吉祥物是一隻虎—京都國立博物館

標籤:

12/30/2019

吉祥物是一隻虎—京都國立博物館

IMG_0086 每次來京都,搭巴士去清水寺的路上,都會見到這棟如西方宮殿的建築。它,是開館於1897年的京都國立博物館。一直很想找機會進去參觀,這回不趕時間的京都夏之旅,總算實現這個願望。 IMG_0098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轉而擁抱西方現代化文明,而導致傳統文化的流失。為了保護古藝術與傳統工藝,日本在東京、京都與奈良設立了國立博物館。京都的這一家,當然以展示自家平安至江戸時期的文化藝術品為主。買了門票、通過安檢,首先進入博物館的庭園區。一角,可見到國家重要文化財、建於1895年的正門。 IMG_0018 雖是展示傳統藝術為主的博物館,由片山東熊設計的建築卻採取19世紀的西式風格。 IMG_0100 主體為紅磚,配上冰河藍色的鐵花窗,氣質沈穩。 IMG_0092 因為是西式設計,搭配的庭園不是傳統日式風格。 IMG_0097 現更名為明治古都館的本館,到訪時正閉館整修中。 IMG_0088 本館前方的亮點,是法國雕刻家Auguste Rodin的名作「The Thinker」。 IMG_0010
一直很想去巴黎逛美術館,沒想到先在京都與「沈思者」相遇。 IMG_0012 是想家?還是思索人類的未來該往哪裡去呢? IMG_0009 這回都已經來到京都國立博物館了,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本館啊! IMG_0022 還好一旁的平成知新館依舊開放中,得以與日本各媒材的傳統藝術品近距離接觸。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樓的巨大佛像群,可以感受其莊嚴的力量。這些展品,當然全都禁止攝影。可是就是有不識字的中國觀光客,拿著手機拍個不停,讓人惱怒。 IMG_0025
最後,很幸運地遇見博物館大使「虎形琳丿丞」(暱稱トラりん)。這隻有個臭臉的灰色老虎,形象取自18世紀名畫家尾形光琳的畫作「竹虎圖」。根據官網介紹,誕生於十月十日的トラりん,是隻淘氣、好奇心旺盛的老虎。想起我們臺灣博物館的吉祥物也是隻名為「虎寶」的老虎,不知牠倆有沒有結拜一下呢?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老屋活用的佳話—アサヒビール大山崎山荘美術館

標籤:

12/27/2019

老屋活用的佳話—アサヒビール大山崎山荘美術館

1 話說在每一次到日本旅行前,總會試著安排多樣化的行程,否則天天看神社與佛寺還是會膩的。剛好,書房的京都區中,收藏著一本日本插畫家中村雪所著的「京日和」,裡面特別介紹了京都地區的洋樓建築。和風洋樓一直是我的興趣,總是在台灣四處探索,否則不會拍下那張造成「2號雲之亂」的總統府照片。研究一番後,選擇來大山崎山荘美術館探探。在天王山小小健行後,終於來到アサヒビール大山崎山荘美術館的開館時間。我們從館區後方的小徑下山,往美術館的正門走去。 IMG_0015
大山崎山荘,原本是關西實業家加賀正太郎的別墅,最早於1912年開始興建。 沿著車道往主屋的方向走,會先遇見當年的車庫。現在,則成了旅人休息室。 IMG_0083
來此之前,我十分好奇為何大老闆的別墅最後會變成啤酒公司經營的美術館呢?原來,加賀正太郎曾成立過一家威士忌公司,因此跟アサヒビール的初代社長山本為三郎頗有交情。在加賀先生與夫人過世後,山莊幾經轉手而日漸破敗。跟台灣一樣,只想「發大財」的人建議將之拆除都更蓋公寓。然而當地人士認為山莊極具歷史意義,而發起保存運動。最後,アサヒビール順應民意與政府合作進行山莊修復工作,並在1996年以美術館的角色開放參觀。 IMG_0020 穿過主屋大門後,綠意環繞的主屋「霽景樓」逐漸顯現。 IMG_0023a 由加賀正太郎親手設計的山莊,採用英國都鐸風格,感覺非常夢幻。 IMG_0028 可從正門買票入內參觀。 IMG_0032 霽景樓旁,有座小巧的蓮花池。 IMG_0031 這是向畫「睡蓮」出名的Claude Monet致敬之意嗎? IMG_0056
我尤其喜歡池塘旁的拱窗與池塘裡的飛石設計。 IMG_0047a 就是因為這一景,吸引我來大山崎山荘參觀。 IMG_9971
兩層樓的主屋,當年是加賀家的生活空間。裡面,也是處處藏著建築巧思。後方,則以溫室風的通道連接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山手館「夢之箱」。它們現在都是山本為三郎藝術與民藝品收藏的展示空間。可惜,全都禁止攝影。照片背景中的瞭望塔「棲霞樓」,則沒開放參觀。 IMG_0050 主屋前方,則以十足現代感的通道連接另一棟安藤忠雄設計的半地下建築「地中寶石箱」。 IMG_0069
圓柱形的建築中,展示著Claude Monet、Amedeo Modigliani與Joan Miró西方藝術家的名作。在這小巧靜謐的空間裡,與這些作品相遇,實在是大山崎山荘的另一項驚喜。 IMG_0044 參觀完室內空間後,我們到主屋二樓的cafe坐坐。 IMG_0052 在可一路遠眺到奈良的露台上喝個上午茶。 IMG_0054 可惜啤酒商經營的cafe甜點中看不中吃,不過想像一下有錢人家的生活也是不錯。 IMG_0064
最後,到山莊的庭院走走。 IMG_0065 這裡最深得我心的景,是流水之上的茶屋。 IMG_0076
讓人感到心靈的平靜。 IMG_0080 從庭院草坪回望主屋。想起台灣現今保存下來的日式建築,不少在陸續修復中,有的也以藝廊的方式開放參觀。這也許是老屋活用的最佳方式啊!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登天王山小關西

標籤:

12/26/2019

登天王山小關西

IMG_0001 京都夏之旅第五天,繼續逆時針旋轉,目標是位於京都西南邊的小鎮—大山崎,因為這裡有家始建於1912年的洋樓美術館—アサヒビール大山崎山荘美術館。從我們的「基地營」河原町來此,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搭乘私鐵阪急京都線 ,約半小時會抵達。
 IMG_0084
這天是週末,大山崎顯得靜悄悄的。出現在車站附近的,都是準備去一旁海拔270公尺天王山健行的人們。由於美術館十點才開門,我們決定跟隨健行客的腳步,先上天王山探探。 IMG_0003 順著很有台北郊山風格的步道往上爬,來到擁有悠久歷史、始建於724年的宝積寺。雖然位於郊區,宝積寺擁有多件日本的重要文化財。例如鎮守仁王門的木雕密迹金剛力士與那羅延金剛力士,就是其中之二。
 IMG_0004
寺境中的三重塔,建於桃山時代(1573–1603年),同屬重要文化財。 IMG_0007 建於1605年的本堂,內有木造十一面観音立像(也是重要文化財)。它之所以命名為宝積寺,是因為這裡據說有神龍授與聖武天皇的御神器「打出」和「小槌」。這麼厲害的佛寺,似乎因此籠罩在一股神祕的氣氛之中。
 IMG_9953
繼續沿著竹林圍繞的步道往上爬,來到青木葉谷展望広場。話說天王山雖不高,在日本歷史上可是佔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戰國名將豊臣秀吉與明智光秀,就是在1582年於天王山對戰(史稱山崎之戰)期待奪取天下。最後是豊臣秀吉勝出,因此有「天下分け目の天王山」(決定天下的天王山)的說法。 IMG_0011 我不是鐵桿歷史迷,但對展望台望出的風景感興趣。腳下,是自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流出、往大阪灣流去的淀川。配上背景的群山,果然很有「小天下」之感。 IMG_0012 中景,是大阪市區。根據展望台告示,說這裡可見到大阪城的屋頂。可是我看了很久,就是不確定它到底在哪。也許,是被新建的大樓遮住了吧?看看時間差不多,我們沒有繼續往天王山頂爬去,而是回頭往正要開門的大山崎山荘美術館前進。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京都的百年帆布包店—一澤信三郎帆布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