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7

文青新樂園?—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IMG_6955 曾於一個大雨傾盆的午後,在CY學姊引見下跟著在地人、並從事文史工作的High Five學長走了一趟艋舺深度之旅。記得當時跟著High Five鑽進了位於昆明街與康定路之間、狹窄陰暗三水街上的東三水街市場裡,他指著一棟看起來頗具特色的老建築說這是市場最開始的模樣。這棟曾被喚做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的建築,在2006年被列為市定古蹟,正等待修復中。一晃眼五年過去,那棟老市場建築真的重修開放了。我拉著JY跳上捷運來到艋舺,穿過收攤中的傳統市場,想一睹這棟老房子的模樣。 IMG_6974
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在台灣四處走動,大概都知道這個地方的自然或人文之美是藏在層層的人為污垢之下。要掀開這一層又一層的面紗,才能見到事物原始的面貌。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也不例外。這棟建於1935年的小巧建築,現被潮濕陰暗的傳統市場與破敗老屋所包圍。在我們穿越如歷史隧道一般的東三水街市場時,一隻被拴起的三毛貓正在老阿媽的攤上打盹。 IMG_6958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的一側是和平西路三段81巷,這裡還存有幾棟老屋。看起來已久無人居的二層老屋立面有著漂亮的洗石子欄杆。每每見到這個,都會感慨舊時代的人其實比現代人更注重居住美感啊! IMG_6948 穿過市場後,終於來到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前。一旁,有棟重修的事務所,過去作為市場管理員辦公及宿舍使用。 IMG_6949 現在空蕩蕩的「事務所」不知打算作何用途? IMG_6952 旅人倒是可以脫了鞋踩在榻榻米上四處參觀。 IMG_6956
我之所以對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有興趣,在於這是棟少見的馬蹄形建築。要一眼見到這棟主體為磚造、洗石子裝飾外觀、極具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的全貌並不容易,得濾去擋住畫面的鐵皮屋以及背景的高樓才行。 IMG_6957 重修後的市場沒有設計至高點讓人俯瞰建築的馬蹄形外觀,只能從外牆的弧度想像它的模樣。 IMG_6971 從位於側面的大門來進去「迺市場」吧! IMG_6961 進門後,迎面所見是以過去的木製攤架展出台灣市場常見的物品。可惜的是,原本寬敞的市場大廳兩側現被隔成多個工作室與教室之用,空間感頓失。 IMG_6967
這棟馬蹄形建築內也有個馬蹄形天井。 IMG_6968 天井有幫助照明與通風的好處,台灣的老建築往往有這樣的設計。 IMG_6963 另一項台式建築的特色,是高挑的一樓往往會隔出所謂的「半樓仔」來讓攤商做為倉庫或甚至生活空間使用。重修後的市場,也刻意營造保留這樣的記憶。

現在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由建設公司設立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負責維修與經營,更名新富町文化市場。文化並非不能販賣,但繞了一圈下來說實在的我們覺得文化味並不重,展示方式甚至有種廉價感。且不知為何重修後的市場空間吸引了許多所謂的「文青」拿著各式相機在現場「擺拍」?我實在好奇在那些刻意不看鏡頭的虛無影像背後,這些「文青」有多少人真的瞭解市場歷史?這些舉手投足充滿「文青味」的人在這樣的一座市場出沒,所散發出的濃濃違和感讓我們終於忍不住逃之夭夭。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糕點cafe系列—九州鬆餅"

標籤:

5/26/2017

台北糕點café系列—九州鬆餅

IMG_3485 寫部落格超過十年,管他到底是誰在看,對我來說它像本一人編輯的週刊雜誌,每天有不同關於台灣以及世界旅行與生活的專欄等著更新。週五,是甜點日。 IMG_3483 久久來富錦街一次,發現這裡開了家日本來的「九州パンケーキ(九州鬆餅)」。剛開幕的時候一位難求,午後店門口還會掛出「本日訂位已滿」的告示。不知是真的有那麼好吃,還是台灣人就愛湊熱鬧,亦或是店家採飢餓行銷策略,想要在經過時臨時起意進去嚐嚐,門都沒有。在它開幕大半年後,於暑假中找個週間晚餐前再度來到富錦街,這回終可入內吃傳說中的鬆餅了。
 IMG_3489
位於富錦街上的這家九州鬆餅店面不大,裝潢採舒適的鄉村風設計。 IMG_6929 喜歡抹茶的兩人,點了份九州抹茶蒙布朗鬆餅分享。吃了第一口,終於體會為何它這麼風行,因為完全沒有一般鬆餅口感太乾的問題,真的是很令人驚豔哩!

就算家裡沒有來自九州的鬆餅粉,也許該自己做份鬆餅早餐,來迎接即將來臨的長週末?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台北蔦屋書店"

標籤:

5/25/2017

20年後的重逢—奧賽美術館30週年大展

IMG_6930 這一陣子故宮有「印象‧左岸奧賽美術館30週年大展」,印象派畫作可說是我們對西方藝術的啟蒙,在開展的第一天即前往欣賞。創立於1986年的巴黎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以收藏1848到1914年間的法國藝術著名。其實早在它創館十週年時,就曾來過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過「黃金印象」特展。當年我曾前往賞畫,對展出的莫內、梵谷等名家畫作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一晃眼20年過去,這回會跟哪些名畫重逢?又會認識哪些新畫作呢? IMG_6940 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口袋錢不多,不像現在不管是在台灣或是國外美術館賞畫,總會買本印刷精美的畫冊當紀念,那該如何記錄欣賞過的畫作?在那個台灣剛開始舉辦國外美術館特展的年代,曾流行將所有作品印成郵票般大小當紀念品販賣。這比大本畫冊便宜許多,當然成為我看完畫展的收藏。回台灣後在天母建立自己的家,這些「郵票」們被我一起從老家帶了過來。發現「黃金印象」的這份保存狀況還不錯。幾個星期前再度到史博館看畫展,逛博物館禮品店時驚喜地發現20年前「黃金印象」畫展的畫冊還在架上販賣中(刊頭照片),說什麼也要把它帶回家收藏!反倒是這回的奧賽美術館30週年大展,第一天就去看的結果是畫冊還沒來得及上架,只好帶回小本的參觀手冊當記錄。 IMG_6931 因為買到當年的畫冊,剛好可以喚起記憶。這回展出作品中有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的「Young Girls at the Piano」。這幅畫,20年前也來過。年輕時的我,很愛這種粉粉嫩嫩的畫風。不過在年紀漸長後,反而沒什麼感覺了。 IMG_6932 這一回,總算親眼見到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撼動人心的名作「拾穗(Gleaners)」了。20年前,來台的是他的另一幅作品「Norman Milkmaid」。 IMG_6934 這回特展作品中我的最愛之一,是梵谷(Vincent van Gosh)的「Siesta」。那無垠天空的藍與麥草的黃,讓人忍不住移開目光啊! IMG_6933
另一幅我也很愛的作品,是Gustave Moreau的「Galatea」。這幅描述神話故事場景的畫作,感覺好神秘。 IMG_6936 20年前畫展中,我則很喜歡莫內(Oscar-Claude Monet)的「The Saint-Lazare Station」。已錯過蒸汽火車的年代,但火車站是每回歐遊時必經的場景。每次來到這種開放空間式的火車站,都會讓我想起莫內的這幅畫。 IMG_6937 因為買到20年前特展的畫冊,讓我忍不住想回顧最早在台灣欣賞的畫展是哪一個,歷年又看過哪些呢?「考古」的結果,想起生平第一個畫展是1993年法國瑪摩丹美術館來台展出的「莫內及印象派畫作展」。當時的紀念品還在,也是畫作「郵票」集。 IMG_6939 之後在台灣陸續看了奇美博物館的「傳奇之美—女人頌」、法國橘園美術館的「世紀風華」、達文西特展、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的「華麗巴洛克」、牛津大學美術館的「印象畢沙羅」、荷蘭庫勒慕勒美術館的「燃燒的靈魂‧梵谷」、龐畢度中心的「世外桃源」、費城美術館的「馬內到畢卡索」、「永遠的他鄉:高更」、「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莫內花園」、「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的「世紀畢卡索特展」、「羅浮宮珍藏展」、巴塞隆納米羅基金會美術館的「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以及「阿爾卑斯皇冠—列支敦士登密藏瑰寶展」。花了一點時間找到自己看這些畫展所買的畫冊或是明信片,被JY笑說是想要寫回憶錄嗎?在無法常常接觸到西方藝術的台灣,就只能靠這些特展豐富渴望美的心靈啊!

不管如何,20年過去再度與奧賽美術館的名作重逢還是頗感激動。希望下回,可以親臨巴黎,在這些畫作永久的家與它們相遇!

藝文手札上一篇“The power of words—靈光編輯室

標籤:

5/24/2017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台北蔦屋書店

IMG_6450 本週的書店café小系列,依舊在紙醉金迷的台北東區。目標,是名列全球20家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Tsutaya)。不過上榜的蔦屋書店是東京代官山的那家,台北這家位於百貨公司內的分店,是今年新開幕的。
 IMG_6454
沒去過傳說中的代官山蔦屋書店,不知店的風格走何種路線。台北嶄新的分店,顯然基調是金色。
 IMG_6456
大概因為位於百貨公司內,雖然中、英、日文書兼具,書店的規模不算大。最吸引人的,該是店內無所不在的閱讀座位。尤其是刊頭那個走圖書館風的閱讀區,最得我心。 IMG_6455 走複合式經營的蔦屋書店,店內一角為文具區。這些高貴的文具不見得是我愛的風格,但看看摸摸是逛這類型書店必經的過程。 IMG_6453 這回,是週五下班後來訪。飢腸轆轆的我們,到書店附設的Wired Tokyo Café用晚餐。 IMG_6452 比上星期介紹過Café MUJI更大方的蔦屋書店,竟可讓在Wired Tokyo內用餐的客人拿未結帳的新書到餐廳內閱讀(真令人擔心書本會油油的啊!)。既然如此,就趁機翻翻日文版的旅遊與畫畫書,它們的印刷品質真是沒話說呢! IMG_6457 位於忠孝東路與基隆路口的蔦屋書店,設有大片玻璃可俯瞰統一時代百貨的夢廣場。 IMG_6443 我們這天的座位剛好也在這一區,可以以東區的夜景佐餐。 IMG_6441
記得高中時,某大學化學或化工系的學姊來校進行科系介紹,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進了化學(或化工?)系後,此生與衣著光鮮在城市內高樓工作無緣。我雖沒唸化學或化工系,眼前閃亮的辦公大樓對我來說也是遙遠的世界啊! IMG_6446 話雖如此,卻無礙於下班後的小旅行。對著東區夜景填飽肚子後,我們可要去書店晃晃了。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機捷初體驗"

標籤:

5/23/2017

機捷初體驗

IMG_6885 每次去歐洲旅行,總是羨慕大部分國家的機場底下有鐵路或捷運直通鄰近城市,讓初來乍到的旅人可以輕輕鬆鬆往來機場與大城之間。反觀台灣,主要的國際機場—桃園機場早在1979年即已開始營運,一條大家引領期盼的機場捷運卻遲至2006年才動工(中間的招標波折就不談了)。短短53公里的路線卻蓋了十年,直至今年年初才終告通車。對於住在台北盆地北邊的我們來說,搭機捷到機場是否真的便利其實很難說,因為得先拖著行李走到捷運淡水信義線,抵達台北車站後再走過數百公尺的連接道(指標尚稱清楚)來到機捷閘門再次刷卡入站,跳上直達桃園機場的列車(行車時間35分鐘),想想就很耗時。真要搭乘機捷往來機場,也許在不趕時間、沒有壓力的回程時吧!在真的付諸實行之前,決定先來試乘看看,不過是在正式收費營運之後(想到免錢時人擠人、還要領號碼牌,就頭昏)。 IMG_6888
這天,我們跟著指標順利來到機捷閘口。迎面所見,盡是大片枯黃的竹子。才通車兩個月,這捷運大廳造景竟是乾枯的竹林,讓我忍不住問JY這是故意的嗎?幾天後才從報紙得到答案,原來這入口意象是日本建築師、並且是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槙文彥所設計的「竹林瀑布」。根據台大植物專家孫岩章教授到場觀察後發現,這些被種植於地下樓層的竹子竟選用原生於高海拔地區的孟宗竹。這裡的高度、氣候與光線都不是孟宗竹的生長條件,會枯死大半是必然的結果。機捷的回應是選用孟宗竹是槙文彥的堅持,目前打算由承包廠商以一年種植一批新的來因應。見了這則報導我簡直要昏倒,一個不懂植物特性卻硬要使用的建築師可以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肯定,這個獎真有其價值嗎?台灣人會不會太迷信名牌了?而且種植根本不適合生長於此的植物,不僅浪費公帑,更是殘害生命! IMG_6878
刷卡入站後,注意到軌道分為直達與普通車兩種。這天我們不打算搭到機場,而是到林口逛逛,所以只能搭每站必停的普通車。進入車廂後,發現內裝跟北捷很類似,但有座位稍小的感覺。 IMG_6880 發車後,在過了淡水河後列車鑽出地面。在二重疏洪道南側的新北大橋附近轉向西北行。 IMG_6882 在三重站與新北產業園區站之間,列車一路沿著二重疏洪道北上。趁此機會,由空中俯瞰這片濕地。 IMG_6884 遠景,應是高樓越蓋越多的板橋一帶。過了新北產業園區站後,列車一路向西南行來到新莊地區。這一區,不是被遠雄沿著捷運蓋滿了新樓,就是滿滿的鐵皮屋頂工廠,視野醜陋無比。而且奇怪的是,桃園機場明明比台北車站還北邊,這機捷路線卻先往南走,沿途經過一些鳥不生蛋的地方並設站,這暗示著什麼?過了泰山貴和站後,開始林口台地的大爬坡,風景總算從鐵皮廠房變成亞熱帶丘陵森林。 IMG_6886 跨過了高速公路後,我們抵達本次體驗的終點站林口。捷運站入口有個很有宮崎駿動畫中想像飛蟲風格的公共藝術作品。到此,20公里的距離收費80元,是北捷的兩倍價呢!

對於方向感很好、又不怕走路的我來說,並不覺得台北車站像迷宮或是北捷離機捷太遠。以後會不會搭它往來桃園機場,唯一的考量應該是穩定度與時間吧!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誰的那段青春—建國中學紅樓"

標籤:

5/22/2017

誰的那段青春—建國中學紅樓

IMG_6828 自從JY開始學畫後,我們週末的活動逐漸從賞鳥轉變為探訪古蹟與畫展。這回,來到歷史博物館欣賞常玉特展。離開史博館時天氣大好,趁此機會摸進對面的建中,追憶一下JY的青春吧! IMG_6829 建國中學這所台北市最優秀的男校,始設於1898年。歷經多次改名的它,最早稱為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一進入校門,迎面所見的是近藤十郎於1909年所設計興建的校舍。近藤十郎的風格以紅磚建築為特色,他的另件有名作品是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因為這個緣故,這棟兼具後文藝復興與現代風格的折衷式建築被後人稱為建中紅樓。 IMG_6840
這棟優雅的紅樓在1945年5月31日二戰盟軍台北大空襲時,曾被炸彈擊中而重修。劫後餘生的它,到了戰後的1970年代卻差點被教育局拆除。好在在當時校長黃建斌阻止下倖免於難,並於1998年被列為市定古蹟保存。 IMG_6838 高中就讀離建中一公里遠女校的我來說,不諱言當時對它充滿好奇,但從沒踏入過這座校園。不過我的老爸、老弟、JY以及大學管樂團有一半伙伴都曾在此度過他們的青春歲月,以這層關係說來也就不那麼神秘了。
 IMG_6837
男校似乎沒有門禁,週日午後JY與我來到紅樓前,欣賞光影與這棟百年建築的二重奏。對塔有點迷戀的我,好奇地問JY紅樓立面那兩座三層樓高的塔用途為何?「立面正上方二樓是校長室,當時誰會想來這裡出沒?所以答案是不知道!」他這麼回答。 IMG_6833 既然沒有門禁,我跟著他走入紅樓之中。穿堂、窗櫺、 IMG_6835
以及迴廊的圓拱,都是舊時代的建築語彙。我很喜歡,卻越來越少在現代建築中見到它們的蹤跡了。 IMG_6836 在多元入學取代聯考的今天,我們已經搞不清會考、基測、指考、學測……等的不同。這個週末的午後,發現穿堂以及高三教室的門口都掛著粽子來祈求升學順利,顯然最近有大考試吧!在管樂團吹奏的英國民謠組曲樂聲中,跟著JY找到他以前的班級,裡面果然有學生在唸書。JY興奮地拍照留念,我則慶幸早已脫離那段被考試塞滿,以及老是跟教官與父母抗爭練管樂團的歲月。這麼多年過去,台灣的孩子還是不能擺脫被升學主義主宰的青春時光嗎?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糕點café系列—Miopane"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