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3

漫步National Mall—Sculpture Garden & National Archives

IMG_0134 華府之旅已近尾聲,跟她道別之前,再回到National Mall上的雕塑公園(Sculpture Garden)欣賞立體藝術作品。與國家藝廊隔著第七街相對的雕塑公園,其實也是國家藝廊的一部份。在這個開放空間裡,錯落著17件20世紀的大型雕塑。在陽光下顯得更有立體感的這座金字塔,是美國雕塑家Sol LeWitt的作品Four-Sided Pyramid
 IMG_0138
在金字塔旁邊,是英國雕塑家Barry Flanagan對當代最有名雕塑作品—羅丹的沈思者幽默致意的Thinker on a Rock。坐在石頭上沈思的,換成一隻兔子。 IMG_0150 這件由美國雕塑家Alexander Calder所創作的大型雕塑 Cheval Rouge(紅馬之意)看起來很眼熟。原來西雅圖的奧林匹克雕塑公園裡,也有一件名為「老鷹」的姊妹作。 IMG_0152
在紅馬之旁,有棵沒有葉子的樹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仔細一看,原來是美國雕塑家Roxy Paine所創作的Graft(嫁接嫩枝之意)。 IMG_0149 在雕塑公園裡繞一圈,注意到背景有棟希臘神殿般的雄偉建築,它是成立於1934年的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在國家檔案館中,保存著美國憲法、獨立宣言和人權法案(第一至第十憲法修正案)等重要歷史文件。除此之外,還有系統收藏超過兩世紀的文獻、照片、影片和錄音資料。對於美國人來說,是到華府不能錯過的參觀地點。 IMG_0140 不過對我來說,瞭解那些文檔的歷史意義大過親眼目睹,所以就沒進去參觀了。

有這麼多可看的東西,華府其實是個很適合好好花時間探索的美國城市。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漫步National Mall—Tidal Basin畔的紀念碑

標籤:

5/30/2013

漫步National Mall—Tidal Basin畔的紀念碑

IMG_3195 沿著Tidal Basin池畔賞櫻,可順訪這一帶的兩座紀念碑。其中之一,是落成於1997年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紀念碑(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Memorial)。 IMG_3189
說起羅斯福總統,台灣人可能不陌生,台北市甚至還有一條羅斯福路。跟華盛頓、傑佛遜和林肯總統同榮,可在華府的National Mall擁有一座紀念碑,主要在於他帶領美國度過20世紀中早期的經濟大蕭條與二次世界大戰危機。 IMG_3188 在羅斯福總統紀念碑的石牆上,刻著他說過的話語。「我從沒忘記我生活在一棟由所有美國人民擁有的房子之中,以及他們所賦予我的信任。」。天經地義的一段話,但從古至今,有多少國家領導人確實做到這點? IMG_3197 「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世界上擁有這些自由的人比失去的多還是少呢? IMG_3194 「我痛恨戰爭」。最近台灣叫囂宣戰的聲音不少,除了義憤填膺外,不是因為看在人家軍事能力弱才敢大聲嚷嚷嗎?但戰爭真的是解決爭端的唯一辦法嗎?到頭來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無辜的人民。 IMG_3182 另一頭,則是National Mall於2011年最新落成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碑(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出生於1929年的金恩博士,除了是位演說和寫作能力一流的牧師外,在20世紀中期以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致力於美國的人權運動。他認為人權不應種族、膚色或宗教而有所不同。因為他的貢獻,讓他於1964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不幸的是,他在1968年被人暗殺身亡。這位當年以「我有一個夢」演說出名人權運動家的夢與理念,依舊需要後人貫徹。整個National Mall的紀念碑中,只有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不是美國總統。由此可知他在美國歷史的重要性。 IMG_0173 順帶附上我在華府Adams Morgan區拍到的這張照片。位處西北邊的Adams Morgan,現為華府文化多樣性最高的一區。在1955年以前,美國的白人小孩與有色種族小孩不能上同一所小學。此地的Thomas P. Morgan Elementary School曾是一所全黑人小學,而John Quincy Adams Elementary School 則是全白人小學。在種族隔離制被廢除後,此地以這兩所小學的名字重新命名,成為Adams Morgan。2008年後,美國也出了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人權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回沒時間深入Adams Morgan探索,但在社區邊緣見到這幅很有意思的壁畫。20世紀中葉之後的美國總統排排站,圍繞在一位黑人阿嬤身邊。二百多年來,美國把民主制度玩得很上手(雖然不見得沒有問題),不像才擁有總統直選沒多少年的台灣,老拿前任總統當凡事的擋箭牌。關於民主法治,我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對我來說,旅途上有意思的事不只是美麗的自然風光,各國的歷史也很發人深省。即使嚴肅,多思考了一些事情才不枉費這一遭啊!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2013華府櫻花季

標籤:

5/29/2013

2013華府櫻花季

IMG_0314 每年三、四月,都坐在電腦前羨慕不被上課綁住的人可以出國賞櫻。這回,趁著JY剛好春假有會在華府舉行,讓我們有機會在花季親臨美國賞櫻勝地—Tidal Basin。出發前天天上網察看花開預報,祈禱四月初抵達的時候會是櫻花滿開的時刻。原本預期的時間剛好是我們停留華府的那週,但是今年天氣太冷,一直到我們離開前一天,湖畔的吉野櫻才滿樹花苞,盛開的只有一、二成左右。雖是如此,圍繞Tidal Basin的花樹此刻粉白夾雜,也別有一番風味。 IMG_0168
在西雅圖紀錄過三季的華盛頓大學櫻花,慢慢體會出賞櫻不見得一定要數大便是美。映著背景,留點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更有意思。
 IMG_0025
從前一張照片背景的華盛頓紀念碑和本張照片的傑佛遜紀念館,可知此刻不在日本,而在美國首都。 IMG_0053 頭一回欣賞水邊的櫻花。 IMG_0087 逆時鐘繞Tidal Basin一圈,尋找動人的角落。 IMG_0094 櫻與水影二重奏。 IMG_0054 粉色的吉野櫻花苞讓華府浪漫不少。 IMG_0060 盛開的吉野櫻色比我們的山櫻花含蓄。 IMG_0073 掙脫料峭春寒迎接晨光的花朵。 IMG_0104 每個轉角,都讓人駐足。 IMG_0227 雖然花未滿開,週日的清晨還是吸引許多來自各地的賞花人。 IMG_0262
Tidal Basin畔的三千棵櫻花樹,是東京市長在1912年送給華府的禮物。在池畔西南角,還有一座橫濱市長在1958年送的日式石塔,象徵兩國的友誼與和平。因為這段歷史,讓華府每年的櫻花季帶有濃濃的日本味。 IMG_0269 我的最愛,依舊是逆光的花影。 IMG_0330 JY說台灣人對日本和歐洲比較有興趣,希望這篇華府櫻花可讓最近到訪的朋友覺得親切不嚴肅一點。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Old Town Alexandria

標籤:

5/28/2013

Old Town Alexandria

IMG_3144 在華府郊區有個與喬治城一樣古老,但氣氛更閒散的小鎮Alexandria,適合來個午後的漫遊。從華府市中心前往Alexandria,可搭黃藍兩線地鐵至King Street站下車。出到地鐵站外,再轉搭沿著King Street行駛的免費接駁公車到底,即會抵達這座立基於18世紀的小鎮中心。 IMG_3160 我們在Alexandria最古老、由蘇格蘭商人建於1724年的Ramsay House前下車。現在的它,是遊客中心,可進去拿張小鎮的漫遊地圖。
 IMG_0142
Alexandria的古城區,由許多殖民時期的磚房所組成。 IMG_0140 漫步其中,可遙想舊日風情。 IMG_3147 春日午後的散步,街上沒有什麼人,反倒擔心影響居民安靜的生活呢! IMG_0137 小鎮東倚著波多馬克河,河畔有座在二戰時期負責生產魚雷的工廠。1974年後,工廠搖身一變成了藝術中心(Torpedo Factory Art Center),容納超過150位藝術家在此創作。 IMG_3135 三層樓的魚雷工廠,成了許多藝術家的工作室。 IMG_0139 但不忘在走道擺設幾枚魚雷,提醒旅人它過往的歷史。 IMG_3138 藝術中心外,就是遊艇碼頭。 IMG_0138 對我來說,Alexandria很像我待過的大學城。市容古樸,氣氛恬靜,像是週末午後的一杯下午茶。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首都的小鎮風情—Georgetown

標籤:

5/27/2013

首都的小鎮風情—Georgetown

IMG_0030 在探訪完華府市中心精彩的博物館群和國家圖騰後,需要一個假期中的小假期來調劑一下,所以決定到西北邊的喬治城區(Georgetown)漫步。 IMG_0013
喬治城比華府本身發展得早,早期此區被稱為Rock of Dumbarton,之後來自蘇格蘭的移民定居於此,並於1751年將此地改名為喬治城。此後,喬治城迅速發展成菸草和麵粉的集散港。在鐵路運輸逐漸取代水路運輸之後,喬治城一度沒落。但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喬治城充滿古意的街道與房舍因此保存下來,在1950年後吸引富有的年輕夫妻到此定居,各式特色商店和餐廳也紛紛進駐,讓喬治城成了華府極具小鎮風情的一區。為了保留喬治城的恬靜,居民抗拒地鐵的開發。只能搭乘橘線到Foggy Bottom站,再沿著賓州大道穿過Rock Creek,才會抵達喬治城。 IMG_0012 我的喬治城漫步之旅的第一站,是M Street上的老石屋(Old Stone House)。建於1765年的小巧石屋,是華府現存最古老的房舍。現在的老石屋由National Park Service負責管理,ranger在此講解喬治城在殖民時期的歷史。可惜我來得太早,老石屋還沒開門,只能在後院想像它的舊日歲月。 IMG_0015 接著,我在康州大道右轉上坡,再左轉N Street ,目標是為了欣賞這條安靜街上建於18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連棟街屋。照片中,就是有名的Smith Row。在連棟街屋旁,還有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Kennedy)和夫人賈桂琳於1957到1961年間住過的房子呢! IMG_0016 沿著N Street往西走到底,就是美國第一所天主教大學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 )的所在。建於1789年的Healy Building,像座哥德城堡般橫亙校園入口處,非常氣派。 IMG_0020 欣賞完雄偉的喬治城大學後,沿著35街下坡,重回喬治城熱鬧的M Street。在這條街上,你聽過的美國名店在此都有分店。而最吸引我的,是座落於一棟1866年紅磚房裡的高級熟食店Dean & DeLuca。 IMG_0022 起源於紐約市的Dean & DeLuca,店內販售各種高檔食材,在裡面走一圈可以體驗生活的幸福感。Dean & DeLuca幾年前曾在台北的微風廣場開設分店,可惜現在已退出台灣市場。
 IMG_0023
會想要探訪喬治城,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為了這裡開通於1828年的運河Chesapeake and Ohio Canal (C&O Canal)而來。在美國獨立戰爭後,喬治華盛頓總統決定在美國東岸到五大湖區間興建一條運河,從馬里蘭州(Maryland)到華府之間將近三百公里長的C&O Canal因此開通,並於1831至1924年間營運。
 IMG_0028
為了解決沿線高達184公尺的落差,沿途還設有74個水閘門(canal lock)。 IMG_0035 在運河失去運輸需求後,它成了國家歷史公園,並由National Park Service負責管轄。C&O Canal途經喬治城的這一段水道狹窄,船隻的運行得靠騾子拉動。根據手邊的旅遊書所述,旅人來到喬治城的這段C&O Canal,可以搭乘騾子拉動的復古船隻體驗舊日風情。無奈在國家公園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此服務已經無限期取消。 IMG_0031 雖然如此,旅人還是可以沿著運河旁的步道散步,遙想那段歲月。 IMG_0040 這趟喬治城散步之旅的終點,是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畔的華盛頓港(Washington Harbor)。

在嚴肅繁忙的首都,很欣喜地發現保有如小鎮般恬靜的喬治城區。這裡氣氛悠閒環境高雅,如果有機會在華府住上一段時間,這裡絕對會是我的首選。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華府藝術之旅—The Phillips Collection

標籤:

5/24/2013

華府藝術之旅—The Phillips Collection

IMG_0056 這趟華府藝術之旅,除了National Gallery of ArtCorcoran Gallery of Art外,另一個讓我非常嚮往的美術館是位於杜邦圓環的The Phillips CollectionIMG_0064 出生於1886年的Duncan Phillips,是匹茲堡的商人之子。身為藝術收藏家和評論家的他,在遭受父親和哥哥過世的雙重打擊後,決定在1921年成立一家私人美術館來展示家族藝術收藏。
 IMG_0047
為什麼我會對Phillips Collection有興趣呢,主要因為這家小巧的美術館有精彩的歐洲油畫收藏。例如這一幅,是17世紀西班牙畫家El Greco所畫的The Repentant St. Peter。每回見到El Greco的畫作,都感受到他筆下的色彩很有個人特色,有點陰鬱的味道。 IMG_0045
比起宗教色彩濃厚的畫作,我還是比較喜愛法國印象派的作品。在Phillips Collection有六幅竇加的油畫,這一幅是Dancers at the BarreIMG_0057 而Phillips Collection的鎮館之寶,可說是雷諾瓦的這幅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雷諾瓦的作品總是粉嫩浪漫,很討人喜歡。明天台北也將開始雷諾瓦的特展,喜歡他畫作的人可別錯過。 IMG_0052 接下來三幅是20世紀瑞士畫家Paul Klee的作品。我非常喜歡Klee的畫作,總覺得他的作品充滿童趣和質樸的感覺,也讓我想起中學時期上無聊課時,在公民或三民主義課本上的塗鴉。這一幅,是Tree NurseryIMG_0053 這幅則是Printed Sheet with Picture。有點像孩童的塗鴉,也帶有民族風。 IMG_0051
這幅作品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呢?我覺得很像貓頭鷹,但畫家把它命名為Figure of the Oriental Theater。不知畫家眼中東方劇場裡的角色為何會是這樣? IMG_0050 這幅具象抽象兼具的作品,讓JY與我很欣賞,是德國畫家Franz Mare的Deer in the Forest IIMG_0049 忘了這幅農村景象是哪位畫家的作品,但我很喜歡它的童話氣息。 IMG_0055 除了常設展外,Phillips Collection也有當代藝術家的特展。 IMG_0061
我們很欣賞的特展,是Sandra Cinto以Arthur Dove風景畫為啟發,以油墨和壓克力彩繪於美術館一樓café牆面上的One Day, After the Rain。牆上的畫作,像雲似浪,十分夢幻。在藝術環繞的地方喝杯咖啡,真是幸福。

這趟華府之旅,在參觀過這三家美術館後就值回票價了。心靈,又往美靠近了一點點。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華府藝術之旅—Corcoran Gallery of Art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