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12

七夕‧颱風‧旅行去

IMG_0213 今年夏天出門小旅行的計畫一波三折,終於到了要出發的時刻了。

本來要去加拿大蒙特婁開會,之後順道去落磯山脈爬山。結果發現暑假北美的機票貴得嚇人,幾乎一人的來回機票都可以買兩個人到歐洲的了。想要當機立斷改去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那個會,卻已錯過投稿截止日期。而經歷過前兩年歐洲之旅後,確認自己雖愛歐洲的文化歷史,卻更嚮往大山大水的自然。所以在三月初找到八月底到瑞士的便宜機票後,最後決定到阿爾卑斯山健行去。兩個星期的行程,不開會純旅行,計畫周遊瑞士德語區一圈。除了大重點少女峰和馬特洪峰山區健行之外,還會去探訪小天使海蒂的故鄉。途中,還安排搭乘黃金和冰河兩段景觀列車。這個可以擁抱阿爾卑斯山自然風光的旅行,真的讓我期待不已啊!等了將近六個月,其間還經歷了投稿、改稿、拒絕、再改投研究文章的痛苦過程,這段旅程都快變成散心之旅了。在要出發之際,竟又有天秤颱風來攪局。從週日晚上開始,三不五十就上氣象局網站研讀颱風路線圖,深怕班機被風雨延誤。最後,還是在今早把原本明天傍晚飛往香港的班機改成明天清晨出發。因為往瑞士的航班在晚上十一點,如果明晨順利飛往香港,還多了一整天在香港走走的時間。

所以,在此先預祝大家七夕颱風情人節快樂和安全,我們兩星期後再見!

8/21/2012

北緯25度的極光

IMG_0037 看極光,應該是許多旅人的夢想。今夏的行程沒到極區,但我們卻在仲夏的台北見到了"極光"。 IMG_0030 很少在夏天探訪關渡溼地,這回是為了看陶藝家陳怡曲在關渡自然公園展出的‪「維妙維鴞-100%陶塑貓頭鷹及生態特展」‬而去。
 IMG_0036
跟原生種貓頭鷹一般大小的‪陶塑貓頭鷹‬很惹人喜愛,我們抱了一隻一頭身Q版鵂鶹回家,但夏天溼地裡的鳥況就普普了。頂著大太陽繞行溼地,此刻水池的光影讓我們停下腳步。陽光穿過樹葉灑入池中,造就了特殊的效果,看起來就像北國天空中眩目的極光一般。 IMG_0038
而浮在"極光"之上的,是蓮葉。這畫面,美得像幅畫。 IMG_0050 "翱翔"天際的,還有隻蛙。
IMG_0049
順著光游去的龜,是否也陶醉於這神蹟一般的時刻呢?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從海面升起的建築—蘭陽博物館

標籤:

8/20/2012

自然避風港—關渡濕地

IMG_1785 關渡是離家最近的濕地,雖然鳥況越來越差,去年還是買了一張年票,沒出遠門賞鳥的時候,就來這裡走走。 IMG_1775 前一陣子有兩回從盆地旁的山崗鳥瞰台北,這回從關渡平原來個從下仰望盆地北緣群峰,總覺得不管從哪個角度,這些影像讓人忘了身在一座擁擠的城市之中。 IMG_0025 這次的關渡之旅,是在年初從香港賞鳥回來後去的,所以影像不是最近的晴空萬里,而是台北冬季常有的陰鬱。
 IMG_0046
抵達的時候,剛好趕上了下午「心濕地」保護區導覽的時間。跟著義工,得以步入平常不得其門而入的濕地區塊。看過香港濕地公園和米埔的經營管理模式後,深覺台灣的濕地不是處於完全沒人管的狀態、就是抱著隔絕民眾接近的心態。面積不算大的關渡自然公園,可以自由參觀的地方小到不行。鳥呢?全在沒有大砲或望遠鏡看不到的地方。而這個難得可以進入的「心濕地」,則是鳥少得可憐。 IMG_0010 這隻池鷺,不是在保護區遇見的,而是在園區外的稻田旁。 IMG_0011 IMG_0021 蒼鷺,倒是關渡常見的冬候鳥。
 IMG_0040
唯一一隻在「心濕地」拍到的鳥,竟然是外來種黑領椋鳥。 IMG_0112 只好回到遊客中心,上到二樓用園方的超級單筒掃瞄濕地。讓我精神一振的,是去年冬天北台灣出現的稀有候鳥,這個午後一起出現在關渡。第一隻,是畫面左上角的東方白鸛。 IMG_0105 再來,是水池平台上的兩隻鳥:花鳧(中間那隻有白色羽毛的)和白額雁(花鳧右邊那隻)。
 IMG_0084 IMG_0088 最後,是濕地中還有四隻白琵鷺。在台灣,白琵鷺比黑面琵鷺還稀有。 IMG_0117
很幸運的,見到四隻白琵鷺飛翔台北天際的畫面。 IMG_1782 雖然關渡總是給人五味雜陳的感受,我還是認為台北缺她不可。在一個高度城市化的邊緣,她就像是心靈和生物的避風港般,支持著我們。 IMG_0034 見到陰霾中的一抹藍天,希望好的日子就在前方(颱風不要來好嗎?我要出國啦!)。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鳳頭燕鷗 @ 蘭陽溪口

標籤:

8/16/2012

半調子的人生

「I am sorry that we cannot be more positive on this occasion, but hope that you appreciate the reasons for this decision.」

如果把投稿當作賽馬,今年打算讓四篇文章上場比賽。第一篇投PNAS,revised後遇到前老闆的仇人而被拒絕。第二篇,revised後順利被接受。第三篇投Current Biology,第一天就被拒絕。第二次改投PLoS ONE,審稿加revision,四個月後在今晨被拒絕。第四篇正在寫,準備最近投出去。 所以今年過了將近三分之二,只有一匹馬跑到終點。是不是該把這一切不順利當作老天給的訊息呢?那就是我並不適合做個科學家。想起上星期三震撼學術界的新聞,一個前途似錦的年輕生化學者自殺,而他可是有CNS paper的呢!反觀自己,一開始就沒有CNS paper,建立自己實驗室的時候學校給的startup funding只有六位數(而且是數字低的這頭,跟台灣某些研究機構或大學比根本只是人家的零頭),國科會計畫拿的也不特別順利,所有進入實驗室的學生都得重頭教,所以早就不對投大paper抱以太多希望,而是把標準降得相當低。結果,還是灰頭土臉。

如果從小就不會唸書,我的人生會不會快樂單純一點呢?還是不甘於單行道生活的個性,讓我一直過著做什麼事都半調子的狀態?愛音樂的我,小學、國中、高中和大學,不是參加合唱團就是樂隊或樂團的一份子。即使如此,卻沒有一些學長姊的勇氣和決心,往職業音樂家之路發展。出國後再到現在,夢想改行當個旅遊生態攝影師,喜歡的東西卻不見得符合大眾口味。不上不下的狀態,真是痛苦。

這半調子的人生,該怎麼過下去啊?

菜鳥教授手札上一篇“Let the Work Speak for Itself

標籤:

8/15/2012

從海面升起的建築—蘭陽博物館

IMG_2298 每次到宜蘭賞鳥,如果北宜高塞車,或是想看海,回程的時候總會改走濱海公路。這條沿台灣東北角海岸而行的路,可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公路之一。一邊是山一邊是海的雄偉景觀,每走一次都要喝采一次。 IMG_2301 自從常跑宜蘭賞鳥後,每次經過頭城烏石港一帶,都會塞在車陣之中。這麼多人來到此地,是為了這幾年新落成的景點—蘭陽博物館而來。這個猶如從海面升起的建築看起來頗讓人眼睛一亮,但每次看到車潮人潮總會讓我們為之卻步。這回因為北宜高塞車讓我們在早上就來到烏石港,決定來去探訪它一下吧! IMG_0011 台灣這幾年來蓋了不少新的遊客中心或博物館,以自然或古蹟旅遊為主的兩人,對這類新興建築總是興趣缺缺。而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出發點的蘭陽博物館,是這類建築中極具設計感的一棟,讓我對它感到好奇。其實與其說它像單面山,不如說更像它北邊的萊萊海蝕平台。不管像什麼,都可以讓人體會建築師的用心。
 IMG_0009
蘭陽博物館,座落於舊烏石港之前。新港不見漁船和魚獲,而是一艘艘準備出海賞鯨或豋龜山島的遊船。而無波的舊烏石港,靜靜映照著蘭陽博物館。 IMG_0004 這一池水,像是特別為蘭陽博物館而生的舞台。 IMG_0018
往天空延伸的石材顏色各異,想必是為了模擬岩石節理的設計吧! IMG_0016 這座博物館既名「蘭陽」,當然就是為了呈現宜蘭的自然與人文特色。我喜歡畫面最前方那個噶瑪蘭族傳統木刻人型圖騰的館徽,點出了宜蘭的歷史。 IMG_2306 博物館的主體除了石材之外,有一大部分是玻璃帷幕。自然採光的大廳,很有空間感。 IMG_2315
參觀動線也很特別,是從高處往下走,分別從自然、傳統往現代前進。 IMG_2318 對於介紹的內容,其實直接到在地看真實的會更有意思。說它是座博物館,不如說是個高級的遊客中心。 IMG_2327 這麼說絕不代表這座博物館虛有其表,而是建築本身更具可看性。 IMG_2330
從一樓往上望,讓人想起在國外探訪過的一些新穎建築。蘭博的紀念品店和餐廳區明亮舒適,也很有國際博物館的架勢。 IMG_2321 而我心之嚮往的,是找個風平浪靜又不熱的一天,搭船豋龜山島去。 IMG_2296 夏天,就是要看海嘛!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來碗艋舺的午後

標籤:

8/14/2012

鳳頭燕鷗 @ 蘭陽溪口

IMG_0104 八月中,已經開始期待新的賞鳥季,趁著好天氣,到蘭陽溪口瞧瞧吧!其實心裡知道,月底冬候鳥才會陸續抵達,現在到宜蘭,主要是看夏候鳥的燕鷗群,和少數動作快的過境或冬候鳥吧!

到蘭陽溪口最快的方式,當然是走北宜高。但這天不知怎麼回事,還沒到南港高速公路就已經開始大塞車。腦中GPS一轉,當機立斷直走接一高,再轉62快速道路,改走濱海公路一路看海過去。在烏石港的時候停車瞧瞧,這裡應該有看到燕鷗的機會。但整個漁港不是去蘭陽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就是準備搭船出海賞鯨的旅人,完全沒鳥影,那就直奔蘭陽溪口吧!我們從加禮遠橋轉進冬山河北岸往清水橋方向尋鳥蹤,五月的時候就是在這裡遇到一大群的黑腹燕鷗。這天,卻是靜悄悄。只好沿著五結防潮堤防北行,往蘭陽溪南岸而去。再找不到鳥,今天就槓龜了。兩個星期前的颱風,讓河岸上佈滿泥沙和漂流木,把通往河岸的消波塊都掩埋,而鳥在哪裡呢?就在我們準備失望而歸時,終於發現在出海口有一群鳥在盤旋。拿出望遠鏡一看,是燕鷗群!
 IMG_0126
往鳥群的方向走去,發現牠們多在河中沙丘上方活動,離岸好遠。 IMG_0131 會是哪一種燕鷗呢? IMG_0091 架起單筒望遠鏡觀察,是有爆炸頭的燕鷗耶!再仔細一看,黑頭白身黃嘴黑腳,確定是夏候鳥鳳頭燕鷗。身長達45公分的牠,在台灣出沒的燕鷗種類中算是大型的。透過單筒望遠鏡欣賞,牠們的長相看起來好逗趣! IMG_0133 這天在蘭陽溪口一帶活動的鳥兒,還有花嘴鴨和早到的鷹斑鷸以及東方環頸鴴。再一個月,這裡應該就會更熱鬧了!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猴孩子 @ 大雪山林道

標籤:

8/13/2012

來碗艋舺的午後

DSCN0506 一個大雨傾盆的午後,接到從新加坡回台CY學姊的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艋舺深度導覽。果然是懂我的CY,這樣在地的活動我當然想去,所以放下當時正在修改中的paper出門赴約去。 DSCN0501 這個活動,是由CY在大學時認識、地理系的High Five高傳棋學長所導覽。參加的成員有CY和Bear學姊,和CY的二姊,都是教授和老師啊!。當我抵達龍山寺時,他們一行人已經看完龍山寺與地下街,正準備展開艋舺美食之旅當作中場休息。還沒聽歷史,就開始跟著吃起來的我,不禁頗覺慚愧。

位於大漢溪與新店溪匯流處右岸的艋舺,可說是台北開始的地方。這裡的老街區,有說不完的歷史。由在地人又從事文史工作的High Five學長帶領探訪,果然讓人看到不一樣的艋舺。而美食之旅的第一站,是龍山寺前的香佳旗魚米粉湯。老店的滋味果然讓人驚豔,讓沒有把小吃當作下午茶習慣的我回味再三。 DSCN0502 吃完米粉湯,High Five學長又帶著我們去逛龍山寺旁的青草巷。早年台灣醫療不普及,民眾往往以漢方青草熬煮來治病。艋舺的青草舖就位於龍山寺旁,步行至此,草香撲鼻。各式各樣新鮮或乾燥草藥各具功效,都是先人智慧的累積。天順青草店的老闆,熱情地請我們喝清涼退火的青草茶。 DSCN0503 轉個彎,一行人來到位於成都路上的太和餅店。從1949年營業至今的太和餅店,不僅烘焙傳統台式糕餅,還開發各種新口味。老闆拿出乳酪蛋糕讓我們試吃,濃郁的乳香讓大夥大呼好吃!最特別的是,這款蛋糕以艋舺鳥瞰圖(即本篇所使用的照片)來包裝。回台灣後,發現越來越多人重視本地文創產業的開發。其中最得我心的,是以台灣小鎮鳥瞰圖所做成的「趣遊碗」。喜歡研讀並收集地圖的我,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個,而且如果能是家鄉台北的最好。無奈「趣遊碗」似乎不太量產,跟台北有關的兩個「來碗西門町」和「來碗艋舺」都買不到。發現太和餅店的蛋糕以「來碗艋舺」紙盒包裝,當然要買一個囉!有趣的是,當初加入本計畫的店家,還能在這個鳥瞰圖上以紅字特別標示自己的店名呢!

吃完蛋糕的下一站,是以八仙果出名的李錦利食品。身為常要講話的老師,大家當然是購入八仙果來顧喉嚨囉! DSCN0504 此次的艋舺深度之旅,當然不只是吃。跟隨High Five學長的腳步,我們走進了老市場、穿過了老建築,拜訪了做喜幛的人瑞,連龍山寺與台灣抗日的關係,以及艋舺根深蒂固的情色文化,都一起串成了艋舺的面貌。

這碗艋舺,果真非常有意思。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漫步森林 @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標籤:

8/09/2012

漫步森林 @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IMG_0867 最後一天的大雪山之旅,陽光依舊燦爛。前兩天都走超過十公里的路,這天想要輕鬆一下。所以沒上鳶嘴稍來小雪山國家步道,而是走進遊客中心旁約2.4公里的森林浴步道往大雪山林道41 K的方向,再從41 K沿車道走回43 K的圈形路線。 IMG_0876 週間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遊客明顯減少,沿著木棧道深入長滿針葉樹的林中,中途還有棵小神木等著我們,一路上卻沒遇到任何人煙。
 IMG_0886
漫步森林,聞松香聽鳥語,我們輕聲漫步,只希望融入成為自然的一份子。 IMG_0891 當頭頂隱約傳來車聲,就知道快要出大雪山林道了。而山神的臨別贈禮,是一隻漂亮的蛇。為牠拍了張照留念,在心裡暗許”大雪山,冬天再見!”。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的秘密花園—松山菸廠巴洛克花園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