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2

滾滾紅塵

IMG_0069 在雨紛紛的四月天上陽明山,可以懂得何謂滾滾紅塵。 IMG_0075 占盡台灣便宜的老蔣,在全台風景優美的地方都有所謂的”行館”。說穿了,其實就是帝王度假的離宮。在陽明山腳下是長年所居的士林官邸,而山上,則有陽明書屋和草山行館兩棟避暑小屋。 IMG_0063 我對這種封建行為興趣缺缺,要不是為了踏遍台北後花園的每個角落和看展覽,實在不會特別探訪這類地方。這回,來到了最近開放參觀的草山行館。面積不大的日式石造平房,除了藝術展覽外,剩下的空間成了景觀餐廳。而它所坐擁的視野,讓我瞭解了為何老蔣要占地為王。從行館露台鳥瞰,整個台北盆地盡入眼簾。就算在此吃一頓午餐不便宜,但以這樣的畫面佐餐,讓我也一見傾心啊! IMG_0074 遠景,是盆地南緣層層疊疊的群山。 IMG_0067 近景,是台北的母親之河淡水河和三重、板橋一帶的高樓。 IMG_0079 剛下過雨的台北,霧氣讓城市恍如漂浮在雲端。 IMG_0080 此時準備降落松山機場的乘客也經歷了這神奇的一刻。 IMG_0082
 見了這畫面,應該可以體會為何我總是自稱山的子民了吧! IMG_0084 這天,就像是發現新的秘密基地一樣。以後想要寫東西的時候,會驅車直奔草山行館,坐在露台上,點一壺茶,聽著鳥囀,望著山下的滾滾紅塵,應該會文思泉湧吧!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爬上火口湖—向天池

標籤:

4/27/2012

橋下的貓咪廣場

IMG_0157 連接士林與天母的福林橋下,似乎是個貓國。每次沿著雙溪河畔單車道騎車或溜直排輪,總會在這裡遇見好幾隻貓。 IMG_0168 牠們往往坐在堤防上曬太陽或睡覺。 IMG_0162 居高臨下睥睨一切,是貓族的最愛。 IMG_0140 橘白貓、乳牛貓、虎斑貓……這裡全都有。 IMG_0146
其中就屬這個小傢伙最可愛。 IMG_0553 總是覺得乳牛貓很有喜感,而這隻似乎正在驗證詩仙「常存抱柱信」的道理。

因為愛貓,所以總會留意旅途上的貓。逐漸發現在我生活的地區,有些貓咪特別會流連的角落。這些被我暱稱為「小貓廣場」的地方,且待之後慢慢道來。

旅途上的貓上一篇“南丫島的貓

標籤:

4/26/2012

在路上,遇見一片花海

IMG_0013 大雨、陰天、陰天、大雨……,台北需要一點顏色。 IMG_0001 想起去年在基隆河右岸的單車道上,遇見的一片金黃色花海。 IMG_0006 這裡的河畔景觀,已經不知是第幾次改變了,老是被JY和我笑稱是”永續工程”。 IMG_0010 這回,芒草被大波斯橘取代。停下車,配小藍去留下記錄。因為不知下回再見,又會是什麼驚奇呢?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重拾風火輪

標籤:

4/25/2012

爬上火口湖—向天池

IMG_0052
從小探訪被我視為後花園的大屯火山群不知多少次了,一直以來總是循傳統路線—從巴拉卡公路經二子坪的方式,走過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和向天池這幾條步道,卻從來沒有從位於西麓北投的興福寮直接上溯火山過。趁著四年來第一次放春假的機會,來了個這條步道的初體驗。 IMG_0094 興福寮是位於大屯山腰的一個小聚落,我們在北投山中複雜的車道迷了好一會路,才找到這個遺世獨立的山村。又在村裡繞了一圈之後,才發現上向天池的登山口。這條步道,可說是前往向天池這座火口湖遺跡最短的山徑,只有1.8公里長而已。但看著手邊地圖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就知道這條路並不輕鬆,接下來將會一路沿著石階陡上好幾百公尺。難怪比起大眾化的二子坪步道,這條路人煙稀少。人少的好處,是多了與在步道邊生活動物相遇的機會。每年的這個時候,是爬蟲類繁衍後代的季節。這一路上,步道旁總是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尋聲望去,發現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印度蜓蜥和攀木蜥蜴。 IMG_0037 IMG_0105 每次見到攀木蜥蜴,都會想像自己身處侏羅紀的時代,隨時會有恐龍從自己身上跨過。 IMG_0041 這天最讓人興奮的,是見到不少小寶寶。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傢伙,比較願意讓人拿在手上觀察。這隻小攀木蜥蜴,只有人的一個指節大呢! IMG_0077 除了爬蟲類外,蟲蟲也出來享受春光。這幾隻金花蟲正在大快朵頤。 IMG_0110 這隻不知是什麼蛾的幼蟲。 IMG_0057 當步道接近向天池的時候,路邊多了不少這種橘色蛾的蹤影。 IMG_0099
申跋的花苞。總覺得天南星科的植物很有外星生物的味道。 IMG_0026
這天第二件讓我興奮的事,是見到了傳說中的七葉一枝花。照片中上面那些看起來是綠色的花瓣,其實是它的花萼。
 IMG_0022
葉子呈心形的大花細辛,是向天池畔的優勢種。好喜歡這種植物的造型。 IMG_0061 揮汗爬了1.8公里後,終於來到闊別已久的向天池。這座火口湖的遺跡,只有大雨過後才會積水,現在可是乾得很。
 IMG_0070
我們坐在池畔樹蔭下,以這城市邊緣的自然風光佐以午餐。而池中鮮豔欲滴的蛇莓,會是什麼小動物的盤中飧呢? IMG_0063 這個季節,很多人都去山那頭的另一座火口湖遺跡—竹子湖賞海芋了。但我更欣賞向天池中的毛茛,此刻這些黃色小花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呢!

賞鳥季結束了,接下來該是爬山的季節囉!

國家公園手札上一篇“舞蝶大屯(下)

標籤:

4/24/2012

費歐娜之夢—1881 Heritage

IMG_0117 從塔內窗戶望向王城的費歐娜公主,覺得浮生若夢。 IMG_0090
從有記憶以來,費歐娜公主就被惡龍關在這座長著樹的高塔中。 IMG_0087 有天,綠色怪獸史瑞克前來解救她,以黃金馬車載著費歐娜返回王城。 IMG_0088 繁華絢麗的宮殿,讓費歐娜看得目瞪口呆。 IMG_0097 該穿著蓬蓬裙,與眾家王公貴族跳一曲華爾滋嗎? IMG_0122 從此在這牢籠般的宮殿履行所謂的皇室義務度過一生嗎? IMG_0111
不,公主跟自己說,這不是我想要的。 IMG_0116
她在皇宮深處,找到另一座塔。只要穿過那扇門,就可以反璞歸真,回到長著大樹的鄉間,與史瑞克建立屬於自己的幸福家園。

在九龍尖沙咀等待夜幕低垂之際,發現了1881 Heritage,這個曾是水警總部的飯店和商店群。維多利亞風的建築,不知為何讓我想起費歐娜和史瑞克。那就這樣來記錄它吧!

難得小旅行上一篇“香港太平山頂夜景

標籤:

4/23/2012

遇見‧夏羽

IMG_0215
台灣,進入雨季。在落雨的空檔與各種盡不完的責任之間,像要拋開煩憂,也似為陸續北返的候鳥送行,我們驅車前往宜蘭。越來越投入的賞鳥行,應該讓我們比身邊的台北人更熟悉宜蘭的濱海小村。連哪裡有廁所(長時間的賞鳥,這點很重要),都調查的一清二楚。

週日臨時起意的蘭陽行,在雪山隧道出口發現回程的車陣已經提早湧現,讓我們決定在礁溪下交流道,就來去下埔和釣鱉池繞繞吧!今年的賞鳥季已經到了尾聲,這片靠近礁溪的濕地釣客比鳥兒還多。繞了幾圈打算空手而歸之時,在竹安溪畔一塊放乾的魚池裡,驚喜發現一小群已經換上繁殖羽的候鳥。鷸鴴科鳥類最難認,在於來台過冬的牠們總是穿著樸素又相近的冬羽。沒想到在這季末時刻,可以見到換穿鮮豔夏羽的鳥兒。更讓人興奮的是,這天記錄到的三種鳥都是賞鳥名單上的新種哩!首先,是蒙古鴴。
IMG_0253
還有長得跟牠們很像的鐵嘴鴴。比起讓我們暈頭轉向的冬羽,夏天的牠們都換上紅褐色的”頭巾”和”圍兜”。分辨這兩種鳥的方法,在於蒙古鴴比鐵嘴鴴體型略小,腳是黑色的,而且”圍兜”較大片。
IMG_0222
最醒目的,是幾隻稀有的過境鳥—半蹼鷸。體長約33公分的牠們,有個黑黑直直的長嘴。牠們的夏羽,是鮮豔的磚紅色。有幸與牠們相遇,真是太讚了!
IMG_0098
同場加映,是兩個月前去壯圍尋白頭鶴時遇見的栗小鷺。能夠看到生性隱密的牠,實在幸運!

雖然賞鳥季暫告尾聲,對鳥況不能太期待,但這回在宜蘭濕地與過境鳥與即將北返候鳥的相遇,讓我們學到新的一課,那就是以後在季節更迭之時,該多多海邊走動,因為有可能見到令人驚喜的鳥種和畫面。

回程的時候,雪隧還在塞車,所以轉走北宜公路翻山回台北。有了高速公路後,北宜車少多了。開起來舒暢不說,還能靜靜(只要不要遇到危害道路安全的重機和跑車族)欣賞沿途秀麗的山景。孤獨地開在這條寂寞公路上,九彎十八拐,一個小時後,台北也已經到了呀!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九龍公園鳥湖賞鳥

標籤:

4/20/2012

九龍公園鳥湖賞鳥

IMG_0026
從網路上發現,位於鬧區中的九龍公園也是賞鳥的好地方,所以我們也前往一探,希望能幸運發現傳說中的叉尾太陽鳥。不過,我們的好鳥運也許都用在新界西北邊的幾個溼地了,走了一圈下來無緣見到太陽鳥,只在鳥湖裡近距離見到一些難得一見的鳥種(圈養中的)。
IMG_0024
其中最吸睛的,就屬紅鶴(Flamingo)了。
IMG_0035
這些原生於西南亞、非洲與南美洲的大鳥,有著一身漂亮的粉紅羽毛。
IMG_0027
再加上粉紅大嘴和粉紅長腳,實在是非常有喜感的大鳥。
IMG_0028
蹲進池子裡洗澡的牠,是想要冒充天鵝嗎?
IMG_0022
雖然我一向不喜歡粉紅色,唯獨火鶴的羽色是例外,真的是太美啦!
IMG_0058
池子裡,還有另一種沒見過的鳥,那就是赤咀潛鴨(Red-Crested Pochard)。主要在南歐和中亞繁殖的牠們,會在印度和非洲過冬,難怪台灣鳥書沒列牠。
IMG_0070
最高興的,則是見到Nene,這種夏威夷的特有鳥種。待過北美的人,應該會覺得牠有點眼熟。是的,牠看起來非常像Canada Goose。研究指出,Nene的祖先應該就是Canada Goose,牠們在五十萬年前來到夏威夷群島後,逐漸演化出Nene。我們2006年到夏威夷度假的時候,一路尋找Nene的蹤跡而未果。沒想到,竟然是在香港第一次見到牠哩!

雖然是在人工圈養的鳥湖見到這些鳥,但我們的香港賞鳥之旅還是可以添上這一筆。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香港濕地公園賞鳥趣(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