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007

From Sand Point to Redmond—單車、美酒與逛街之旅

IMG_0008
上回與BlueYacht和小玲一同從我家附近的Burke-Gilman Trail騎到華盛頓湖北端的Kenmore,匆匆一瞥風光優美的Sammamish River Trail開頭後,就念念不忘一定要再回來騎完全程10英里的Sammamish River Trail,到其終點的Redmond。看看地圖,Redmond可是跨越華盛頓湖,位於我家社區所在的Sand Point的正西方。平常去Redmond,都是開車走520浮橋過湖,總要花個20多分鐘才會到。這回沿著華盛頓湖西北岸先往北騎,再沿著Sammamish River南下Redmond,繞這麼大一圈,算算路程大約單程20英里(32公里),來回要騎上60公里,我真的行嗎?

趁著美國國殤日(Memorial Day)的三天假期,JY與我決定選個微寒的陰天,來試試這條路線。東摸摸西摸摸後,我們在早上11點騎出家門。當我們騎到上次回頭的405高速公路旁後,之後就是全新的行程了。一如預期,Sammamish River Trail如其名,還是沿著Sammamish River前行,一路是宜人的河岸風光,沿途有許多照片中十足歐洲味的大樹。
IMG_0021
平坦的步道,騎起來相當輕鬆。一路上的單車騎士不少,還有許多是像這樣拖著載小孩小車的。爸媽既可騎車健身,又可將小小孩帶著跑,不用託人照顧。很好奇,坐在那小車裡的滋味不知如何?會不會顛簸?會不會暈車啊?
wood
這一段步道,與405高速公路齊頭並進了一陣後,便來到一個公園。公園裡有些雕塑,這一個特別吸引人。看它一面是條鮭魚,一面卻像個刻著人臉的月亮呢!
IMG_0013
在風景明媚的河邊跑了5英里後,時間已到中午,我的肚子也在抗議要飯吃了。而好巧不巧的,這時河對岸出現了一家啤酒工廠Redhook Ale Brewery,就到那裡找飯吃吧!問了門口引導的小弟,他說工廠內有家Pub,有提供午餐。太好了,不然要我再騎5英里到Redmond,可能會在半路昏倒。來到Pub門口,第一次看到有一區專門給腳踏車停車的地方,而且已經停的滿滿了。看來,來此解決午餐問題的單車族還不少。
IMG_0011
Pub裡空間很大,而且沒有煙味。雖是以喝酒為主的地方,看來歡迎闔家光臨。如果不喝酒不用餐,還可以參觀啤酒工廠。
IMG_0012
餐廳裡果然滿滿都是人,一身騎車勁裝的人還真不少。從窗子往外望,屋外滿是綠意。
IMG_0009
既然來到啤酒廠,當然要點兩杯啤酒嚐嚐囉!我點的是左邊那杯Blonde Ale,JY的是右邊顏色較深的旗艦Ale ESB。JY與我都不太會品酒,我覺得金黃色的Blonde Ale喝起來很順口,蠻合我的口味的。在運動過後來杯爽口的啤酒,真是一大樂事啊!至於下酒的午餐,我們則點了鮭魚和德國香腸三明治。對於已經饑腸轆轆的我們來說,什麼都好吃。尤其是美國的德國香腸常常太鹹的問題沒有出現,令人相當滿意。環顧整屋的人,不知這樣又吃又喝,剛剛騎車消耗掉熱量的人們,會不會有白做工的感覺?
IMG_0028
看看後來在戶外用品店REI牆上掛的單車地圖,原來這一區還有不少的酒莊。我們非酒國中人,不然可以一探呢!就在酒莊和啤酒工廠附近,則是十足農場景象。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上,有可以滾動灑水的長串輪子。
IMG_0024
由此往南騎到底,則會抵達Redmond這個微軟總公司所在的新興城市。步道終點,是Marymoor公園。我們曾在去年來這個大公園欣賞太陽馬戲團的表演。不然,可以從步道岔出去,來到Redmond Town Center購物中心。這個看起來很新穎的購物中心,也是所有美國購物中心看得到的店都有。唯二比較吸引人的,是REI在這邊有一家分店,另外我們還發現一家Boardgame專賣店。這天,這個購物中心旁還有個週末市集。騎了大半天車,當然很想停車逛逛。先牽著車逛逛白帳篷下賣著鮮花、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的市集,之後索性鎖了車,到永遠不會逛膩的REI去!JY與我兩個熱愛戶外活動的人,每次逛REI都會忘了時間。即使沒特別要買什麼東西,逛逛也爽啊!天氣逐漸進入夏天,購物中心的噴水池,成了孩子戲水的所在,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IMG_0038
逛完REI,其他的店對我們沒多大吸引力,何況還有回程的20英里要騎,還是趁早上路吧!很期待看到今年新生小鵝的我,在回程的步道邊,也遇上了幾群不同時間孵出來的加拿大鵝。這家子的組成比較有趣,有四隻大鵝和三隻小鵝,小鵝身上還依稀可見黃毛。不知那四隻大鵝有什麼關係?
IMG_0032"
這家子比較“正常“,是爸媽鵝加上一大群小鵝。雖說是“小鵝“,可比前一群小鵝大多了,黃毛已消失,一身灰撲撲正在“轉大人“的模樣。
IMG_0041
騎完Sammamish River Trail後,又再度接回Burke-Gilman Trail,我們在Lake Forest Park社區中心停車休息喝杯咖啡。這個社區中心位在一個小型購物區域中,二樓有家我很愛的大型新/二手書店Third Place Book。在這個樓層,一邊是美食廣場,一邊就是這個書店。除此之外,還有個地上版的西洋棋,每個木製棋子大概有一個人的小腿高,非常可愛。這個書店,除了賣書,也可以買書。下回可以把不會再看的書拿來這裡賣掉。我喜歡這個書店的原因,是可以尋寶。依主題分類的擺設,讓人可以很容易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書。新舊書籍並列,同一本書可以找到新書和二手書。而這些二手書,大概只賣原價的一半。像我這天,就找到二本全彩銅板紙印刷的書,一本是北美水鳥照片圖鑑,一本是全世界賞鯨手冊,雖是二手的,卻像全新的一樣。用半價買下來,真是物超所值。附帶一題,那本賞鯨手冊,還有介紹台灣的賞鯨活動,果然很詳細呢!

我又在這樣的大寶庫逛的忘了時間,才在JY催促之下,啟程騎最後的6英里回家。這樣的單車之旅,真的十分推薦。既有運動到,還喝了小酒、逛了小街,沿途的風景極佳,所有的休息站的位置又恰到好處,所有的需求都有被照顧到。如此消磨一天,十分愜意。雖然騎了60公里,但沒有累得像條狗的感覺。也許每天騎車上下班的關係,這天雖騎了長距離,隔天醒來腳卻完全沒有酸痛。完美啊!想要在週末既運動又逛街加喝酒的人,一定要來趟這樣的旅程。

西雅圖手札上一篇“春末夏初是黃花開的季節

標籤:

追尋台灣藍鵲—烏來桶後溪

IMG_0180
把長鏡頭扛回台灣,就是為了能夠捕捉台灣鳥兒的美。在七星山,曾匆匆一瞥一群台灣藍鵲飛過眼前,卻來不及拍下。在回美國前,為了彌補這個遺憾,JY與我又走了一趟烏來,看看能不能追尋到藍鵲的身影。

烏來,小時候覺得它在好遠的深山裡面。從台北市中心出來,得走過公館、再到新店,還要繼續沿著南勢溪往山裡面去,才會抵達有溫泉、泰雅族文化和雲仙樂園的烏來。對於一個小孩來說,那是一個有“異國“風味的地方。坐著小火車和纜車抵達瀑布之上的雲仙樂園,而那深山之中竟然有個遊樂場,真的是匪夷所思,太好玩了!

等到自己有車之後,與朋友開車上烏來賞鳥,已經是大學畢業以後的事了。烏來,似乎不再遙遠。那像“祕境“一般的雲仙樂園卻不曾再去過,不知是否垂垂老矣?那個瀑布之上的遊樂場還在嗎?

這回,JY與我不是為了探詢雲仙樂園的近況而來,而是為了找尋藍鵲。我倆在新店捷運站搭上往烏來的新店客運,一路行經花園新城、青潭、燕子湖、濛濛谷、梅花湖等兒時熟悉或曾前去戲水的地名,抵達烏來。在公車總站下了車,我們從南勢溪和桶後溪匯流處左轉,沿著桶後溪旁往孝義的桶後林道步行賞鳥。地圖來自台北旅遊網
IMG_0198
在經過起始處的溫泉旅館區和烏來國中小學後,狹小林道兩旁的景觀逐漸自然,溪旁是聳立的山壁,密林裡傳來陣陣五色鳥的叫聲。雖不是適合賞鳥的清晨或黃昏,我們應該會有機會與這裡的鳥兒相遇吧!才這樣想著,眼前就飄然出現台灣藍鵲的身影。一百公尺前的路邊電線上,可不就坐著一隻台灣藍鵲嗎?黑頭、藍身、紅嘴和紅爪,加上最醒目的藍白相間尾羽,這可是隻會讓人驚嘆牠的美的大鳥呢!
IMG_0186
又名長尾山娘的台灣藍鵲,就像上次一樣,一次出現好幾隻。生長於台灣低海拔山區的牠們,喜歡小群一起活動。研究指出,牠們會集體育幼。也許因為如此,牠們雖是台灣特有種鳥類,卻數量不少,容易在野外發現牠們的蹤影。我慢慢靠近牠們,只見一群台灣藍鵲在樹林裡不停跳動於枝椏之間。當牠們拖著長尾巴慢慢滑翔過山谷,就是最美麗的時刻。此刻,真的是滿心的感動呢!也許附近有牠們的巢,我也目睹一隻台灣藍鵲飛下來攻擊一隻在路邊的野貓,只可惜來不及拍下。
IMG_0202
就在這群藍鵲附近,也有不少台灣特有亞種的紅嘴黑鵯在聒噪。比起台灣藍鵲,紅嘴黑鵯更常見,甚至在城市邊緣的山坡地上就可以發現牠們。牠們除了紅嘴和紅爪外,其餘一身黑色勁裝,外加一個龐克頭。最愛發出“小氣鬼“和“喵∼“般的貓叫聲,在野外很容易認。
IMG_0209
這天才發現,原來那龐克頭是可以收起來的。不知跟心情有沒有關係?
IMG_0194
天氣炎熱的午後,我們沿著林道慢慢前行。除了鳥兒外,還遇到不少蝴蝶翩翩飛舞。只是牠們的飛行速度太快,風又直吹,沒來得及拍下牠們的身影。不過,在路旁樹幹上做伏地挺身的攀蜥,倒是可以輕鬆入鏡。

在烏來桶後溪遇到了老朋友,真的很高興。此地原始又十足台灣味的地形,和不錯的鳥況,讓我很想沿著溪走一天,走進深山之中,與這裡的蟲魚鳥獸相遇。下回,一大清早來吧!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擾人清夢的Northern Flicker

標籤:

5/28/2007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午後

IMG_0158
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印象,來自於幾個曾在此展出的印象派特展。忘了是奧賽還是橘園來的畫展,讓人不出國也有機會欣賞到世界知名的畫作。美術館本身,卻從沒對它投以太多的注意。大概是當年年紀小不懂欣賞現代藝術作品,歷史課本又只介紹西洋和中國藝術史,對台灣本土藝術家卻隻字未提,讓我對北美館自身的館藏興趣缺缺。只覺得,這個採「井」字形結體的美術館外型,也十分具現代感,更是讓我害怕裡面的展覽大概跟建築物一樣難懂吧!

“長大“後參觀各國美術館的機會增多,雖還是個藝術門外漢,卻漸漸培養出逛美術館的興趣。每次回台灣,都會特別注意那一陣子台北有什麼展覽,藉此充實一下藝術心靈。像上上次回台灣,就特地跑去歷史博物館欣賞我很喜歡的畫家劉其偉的紀念畫展,上次回來,也在史博館看了千佛洞的展覽。岔開一下話題,提到史博館就不得不提一下它樓上的茶座。高中母校就在史博館對面的JY,介紹我認識了這讓人很喜歡的小小茶座。位在植物園荷花池正上方的茶座,付點茶資點壺茶和茶點,就可以在插著花的中國風座椅上,靜靜地欣賞荷花池的風光。自從知道這個小天地之後,每回來這看展覽,都不忘來這喝壺茶,沈澱一下身心再走呢!
IMG_0155
逛完小小的台北故事館,天氣逐漸熱了起來,雖不知這天有什麼特展,JY與我決定到一旁的北美館吹吹冷氣看畫展。樓高三層的北美館,開館於1983年12月24日,挑高的大廳讓人一進去就覺得這是一個寬廣無比的藝術展出空間。以現代化、國際化和本土化為宗旨的北美館,門票只要台幣30塊,而且還提供免費的語音導覽服務,真的是讓人眼睛一亮。這樣一比,隔壁的台北故事館未免太商業化了吧!

這天,一樓有1940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的本土畫家蘇新甜的“循環空間繪畫“回顧展。我從來就不知道台灣有畫家致力於創作具深度錯覺、錯覺循環、多重世界和循環水平線的繪畫作品。走在展覽場中,彷彿進入一個奇幻世界。一幅幅看似“正常“的作品,卻都不合物理常規。這條線不該轉到那邊去,這個平面也不該是另一個世界的一部份,可是所有東西都神奇地共存在每幅畫作中。創作這些畫,應該都要經過精密的計畫吧!雖然看久了會讓人頭昏,但這些作品真的都很有趣。想到大學時修過的知覺心理學,知道錯覺是人類腦中自然產生的現象。把它應用在藝術創作,讓人印象深刻。

二樓,則是北美館的典藏常設展,這一陣子是展出本土畫家的靜物作品。本來對靜物不特別有興趣的我,總覺得那是很學院派的東西、很單調。聽著導覽走在一間間的展覽室中,看著各個畫家以個人風格和個人生活經驗,創作出千變萬化的靜物作品,竟也讓我慢慢體會靜物之美。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陳其寬的水彩作品。他的靜物裡,有山水呢!色彩又很柔和。我很好奇那些山水,是在靜物空間裡的人神遊的地方嗎? Image from 北美館

北美館的每一個樓層都有很大的空間,走著逛著,還會腿酸。用“心力交瘁“來形容參觀後的狀態,一點也不為過。舒適涼爽的展覽空間,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看,很適合來此渡過夏日午後。如果要輕鬆一點,花個一整天來看展覽應該很不錯。要稍事休息的時候,就到地下室去喝杯咖啡、吃塊蛋糕也很棒。另一個讓我很喜歡的地方,是地下室的書店。在這裡可以找到過去和現在特展的書籍,以及許多藝術相關叢書。我們就在此抱了陳其寬、劉其偉和席德進的畫冊回家呢!也看到有爸媽帶著小孩來這裡找書的,從小培養藝術氣質,真是不錯!
IMG_0156
在北美館四周,也有不少雕塑作品可看。像這個由李再鈐創作的“紅不讓“,吸引了一群小孩坐在其上,竟也成了作品的一部份。
IMG_0159
我很喜歡這個在北美館前吹奏音樂的雕塑作品,很有慶典的味道。
IMG_0168
幾年沒來這裡,北美館旁現在是個大公園—中山美術公園。忘了以前這裡是什麼,現在有個沒什麼水的大水池和一些裝置藝術。與北美館一樣,這裡的特色就是寬廣。週日午後,這裡也似乎成了外勞的休憩之處,十分國際化的感覺。
IMG_0167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公園裡到處都是塗鴉。地上、台階上和建築物上,無所不在。怎麼會這樣呢?這大概是我這輩子一次看到最多塗鴉的地方了。難道,這也是美術公園的一部分?

五月初的星期天,我們渡過了一個充滿野趣、懷舊和藝術的一天。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隱身台北城內的童話小屋—台北故事館

標籤:

5/27/2007

春末夏初是黃花開的季節

IMG_0010
為了尋找春末夏初的新生黃毛小鴨鵝,而再度來到聯合灣自然區。鳥兒的部份改天再述,這滿地的黃色鳶尾花和奶油杯(Buttercup),實在太吸引人了。我們一邊賞鳥,一邊賞花呢!

不知是哪戶人家這麼幸運,住在這麼具田園風光的地方?
IMG_0046
自然區裡有好幾個小池塘,在冬天這裡是水鳥的天堂,現在水鳥少了些,水邊卻開滿了黃色鳶尾花。
IMG_0060
水裡的鳶尾,如夢似幻,到底誰是實物,誰是倒影呢?
IMG_0059
我想要營造有靜物感覺的構圖。
IMG_0058
來張特寫吧!
DSCF0003
由下仰望,
DSCF0004
漫步花田的小矮人又出現了。
IMG_0065
這個季節的水邊,到處都開滿了黃色鳶尾。不知為何,沒有其他顏色的混雜其中?
IMG_0099
斜陽下的奶油杯,像是發光的小燈籠。
IMG_0102
現在整個上工之路上,也開滿了這小巧的花朵。
IMG_0101
黃,是這個季節的顏色。

西雅圖手札上一篇“ 西雅圖植物園的杜鵑大道

標籤:

擾人清夢的Northern Flicker

IMG_0002
有個週末清晨,還在享受不需擔心幾點要起床的我,被一陣巨大的金屬敲擊聲嚇醒,看看手錶才五點半,是誰這麼可惡一大清早擾人清夢的啊?決定下床尋找罪魁禍首。那一陣又一陣的敲擊聲,聽起來好近好近,似乎就在床鋪上方的屋頂。從窗戶往上望,果然被我找到該吊起來毒打一頓的傢伙。牠,就是Northern Flicker!這種常在地上找東西吃的啄木鳥,不知從幾何時喜歡利用人類的電線桿和路燈罩(或是今早的屋頂)當成是樹幹,狂敲猛打來宣示領域。這算是一種學習行為嗎?總之,我住的社區裡因此常會傳來此起彼落的“喀喀喀喀喀“金屬敲擊聲。
IMG_0002-2
一天下午,終於被我拍到證據。一聽到金屬敲擊聲,就拿著相機四處張望。尋聲望去,果然在一百公尺遠外的一根路燈上,發現一隻Northern Flicker。看那擦著胭脂的壞鳥,正高踞路燈罩上左顧右盼呢!
DSCF0015
而這愛吵人的鳥兒,對我家的野鳥餵食器也情有獨鍾。本來該在地上覓食的牠,會以如此奇怪的姿勢掛在餵食器上。有時一早拉開窗簾,就看到牠以這個怪模樣盤據在窗上,還會猛嚇一跳呢!現在,只要聽到後門傳來奇怪的聲響,大概就知道牠又來了。

好吧,妥協一下,來吃飯可以,希望你不要再在清晨打擾我們的睡眠了。

與動物相遇手札上一篇“拜訪我家的新鳥種—American Goldfinch

標籤:

5/26/2007

隱身台北城內的童話小屋—台北故事館

IMG_0154
小時候坐車經過中山北路三段,來到兒童樂園、台北市立美術館和圓山飯店交會的基隆河畔,總會被水邊的一棟十足童話風的小屋給吸引目光。這樣的英國都鐸式建築,不是應該只會在歐洲看到嗎?為什麼會出現在台北城內?問大人,他們的回答都是,聽說那是棟鬼屋,其他問不出所以然。這樣,就更加激起我的好奇心了。
IMG_0145
雖然如此,當年網路不發達的時代,我也無從查起這棟小屋的歷史,只會在每回經過這裡的時候,對它投注好奇的眼光。直到我出國前一年,除了補GRE和托福之外,開始趁著空檔到處爬爬走。一天下午跳上公車晃來此處,我一定要靠近瞧瞧它,發掘它的祕密。

1999年,這裡被稱為“圓山別館“,前一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的它,正在進行古蹟調查與修復的工作。只開放的一樓,當時是間小小的咖啡店。至於它到底鬧不鬧鬼,我就不知道了。我想像自己在歐洲旅行,來到英國的鄉村,進到茶屋裡來份下午茶。只是奇怪的是,我身邊的客人竟然是群穿著架裟的年輕尼姑。茶與蛋糕是素的沒錯,可是尼姑喝下午茶,未免太入世了一點吧!

2007年,JY與我在從七星山下來後,搭著公車再度來到此處。這裡,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台北故事館“。想進去參觀,得花台幣50圓買門票。原來,這棟歐風小屋,建於1914年,是台北大稻埕茶商陳朝駿用來招待台灣仕紳、政要和各國商人的洋樓。所以說,它可是幾乎要上百年的有錢人別墅呢!二次世界大戰後,它成了前立法院長黃國書的住宅。如何從有錢人別墅轉換成政要官邸,期間的轉折我就不清楚了,只覺得那時代這樣的事似乎司空見慣。1979年被台北市政府徵購後,1987年交予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而於1990年成立了“美術家聯誼中心“。2003年,律師陳國慈為了推廣古蹟再生,以個人身分贊助八年的營運,而在此成立了現在的“台北故事館“,來介紹台灣的生活文化。

我們到訪的這天,館內正在進行“英國老建築第二春“特展。我們終於可以踏進這棟有尖塔的童話小屋了啊!原來,這棟非常迷你的博物館正在慶祝古蹟再利用四周年紀念,而在館內介紹英國以及台灣的英式老建築再生的例子,有英國的莎士比亞出生地、泰德現代美術館,也有打狗(高雄)和淡水英國領事館等處。我們走在開放參觀的一、二樓空間,除了看展覽外,也藉機欣賞老屋內的壁爐,以及壁爐旁的老瓷磚,想像此處官蓋雲集的日子。也許因為空間狹小,這個特展讓人感覺相當陽春。大部分的資訊都是靠掛在牆上的大木板提供。想想我們曾經拜訪過的國外迷你博物館,大多不會將建築本身遮起,而是盡量將展出品融入環境當中。台北故事館的展出方式顯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過,館方倒是為每棟參展的老建築刻了印章,讓旅人蓋印留念。雖然不知收集這些東西要做什麼,我每趟旅行也是逢章必蓋呢!

回到一樓,這裡有個生活小藝坊,展售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和古蹟紀念品。我很想找這裡老瓷磚的複製品,可惜沒賣。如果我是古蹟紀念品的主事者,一定會發掘這棟建築內的老東西,將之複製展售。這樣的東西,比一般的紀念品有趣多了。JY說,如果這棟迷你博物館的空間是如此狹小,那麼紀念品販賣處不如移往屋外,讓展覽空間可以因此擴大。
sign
小屋外的花園,現在四處錯落著石椅,也別有洞天。每個石椅的兩端,都有這些昆蟲造型的雕刻。我一個一個找下去,發現有蜻蜓、瓢蟲、蝴蝶和蜜蜂,頗有祕密花園的趣味。這天,就有不少小孩在這花園嬉戲。也許修復後的老建築古味流失了一些,但這些孩童的聲音,讓古蹟活了過來。
IMG_0142
庭園的一旁,有個台北某大飯店經營的故事茶坊,提供餐點服務。一看,裡面擠滿了人,要喝下午茶還得排隊。雖然在古蹟的一角有咖啡雅座算是古蹟再生利用的一部份,但價格可不便宜,而且讓整個環境太商業化。不過,以裡面都是人的情況看來,台北人現在已經願意花錢享受生活了。

我們不想湊熱鬧,而踱步到另一側的石牆,去欣賞爬了滿牆的植物藤蔓。
IMG_0143
總覺得,石牆配上藤蔓,有股說不出的味道。

這裡,既然名為台北故事館,也會定期舉辦各種藝文活動,像是“台北故事開講“系列、阿媽的廚房、老房子說故事等等。聽起來都非常有意思。也許,台灣需要的是像陳國慈這樣的有心人,願意以一己之力來讓古蹟再生。這該會讓一心掏空企業資產落跑的大老闆汗顏,也比滿嘴喊著愛台灣有意義多了。在這裡,我看到了台灣的希望。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台北的守護山—七星山縱走

標籤:

5/25/2007

西雅圖植物園的杜鵑大道

IMG_0024
每年西雅圖當櫻花鬱金香花季結束,時序進入四、五月間,就到了植物園中杜鵑花大道上場的時候了。回到西雅圖已接近杜鵑花季尾巴,在晴朗的一天下班後帶著相機直奔植物園,為花兒們留下今年的倩影。
IMG_0002
其實每年五月,也是紫藤花開的季節。這種飄著宜人清香的紫花串,為身處其中的人們帶來一天的好心情。在西雅圖,除了Sand Point Village一家咖啡店外有紫藤之外,另外我還知道的地方就是植物園的遊客中心迴廊。常常想,如果將來有一天有棟附院子的房子,一定要種紫藤。在紫藤飄香下喝茶、看書,一定很有氣質。
IMG_0028
雖然最近直到九點才天黑,植物園裡的杜鵑大道在傍晚已經曬不進陽光。努力抑制沒有陽光就不愛拍照的心情,即使純賞花也不錯。想起大學母校春天會為滿校園盛開的杜鵑舉行杜鵑花節,當年走在杜鵑與大王椰子樹下都會一邊欣賞情侶們以掉落的杜鵑花排的字,杜鵑花也是台北市的市花,但它從來就不是我的最愛。總覺得校園裡的白色或粉色杜鵑,看起來就像被路人隨手亂丟的衛生紙一樣。
IMG_0052
來到西雅圖後,發現這個城市不僅櫻花多,杜鵑花也不少。看種類,比較像是台灣高山杜鵑,會開成一球一球的。
IMG_0027
而且除了印象中固有的紅、粉紅和白色之外,還多了黃色和紫色的品種。花朵有大的像口碗的,也有小如星辰的。
IMG_0022
只是,我捉不住它們的神情,不知如何捕捉它們的美。
DSCF0036
有陽光的角落,那紅花竟把綠葉襯托出螢光綠的顏色。
DSCF0015
還有正含苞待放的。
DSCF0017
這球多張開了一點。
IMG_0039
杜鵑花應該是沒有香味的,但走在杜鵑大道上,卻不斷聞到舒服的花香。原來,是這個季節盛開的紫丁香(Lilac)的味道。如果我有自己的院子,一定也要種棵紫丁香來聞香!
IMG_0035
回台灣前還在開花的楓樹,現在都結了翅果。長著翅膀的果實,即將隨風翱翔到何方?
IMG_0043
走到步道中段,一棵開著像小鈴鐺的大樹,撒落了一地浪漫的白花。
IMG_0056
IMG_0057
由此鑽入林中,偶爾撒下的陽光,將葉子照的發亮。
IMG_0036
西雅圖植物園和一水之隔的聯合灣自然區,就像城市裡的祕密基地一樣,充滿生機和四季變化,不管何時都帶給人無限的驚喜。

西雅圖手札上一篇“2007 U District Street Fair

標籤: